姜姗;赵京生
介绍黎烈荣教授运用桑叶治疗更年期崩漏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特点.黎列荣教授认为更年期崩漏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加之脾气不健,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利用桑叶清热凉血、填精益肾之功,通过恰当配伍可起到止血塞流、清热澄源、滋阴复旧作用,为临床扩大桑叶应用、发散治疗思维提供借鉴.
作者:方鸿浩;游方;韦文双;黎烈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浆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含量、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5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血浆5-HT含量较前升高,CGRP、NO含量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脑电图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升高血浆5-HT含量、降低血浆CGRP、NO含量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脑电图改变有关.
作者:李乐军;杨崇河;李玉梅;杨赞;顾静;杜青;李祥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本组纳入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组治疗后PaO2变化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PaC02变化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FEV1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林文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调气三法”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浩教授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特点总结出的相应治法,包括调理阴阳、调和营卫以及行气解郁.李浩认为气机失于敛降是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核心,治疗当以调理气机为本.临证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阴阳调则升降有序,营卫和则出入有节,气机畅则枢运有常,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郗川月;李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高荣林教授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对失眠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睡眠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有关,尤其与肝胆关系密切,在治失眠症方面着重从肝胆论治[1].笔者跟随其临证学习,发现他运用膏滋方治疗以血虚肝郁型为主的失眠症疗效明显.膏滋方善于补虚扶弱,对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等疾病患者能有效促使虚弱者达到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血虚肝郁型失眠症本质系虚证,属于膏滋方善调疾病范畴.
作者:吕品;提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近10年来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贴敷时机、药物选择、刺激量、疗效评判等方面对近10年来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报道.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在今后临床中改进.
作者:李红玉;宣丽华;姜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探讨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术语国际化标准》(简称WHO版)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简称世中联版)共有的中医病机术语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英译差异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构成术语的词的翻译是否一致,二是术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翻译是否一致.研究表明,词的选择、词组语义逻辑的判断和是否考虑原术语中的句法结构这三个方面是导致版本术语英译不同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术语核心词和功能词的翻译应尽量统一;对语义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术语,应透彻理解中医病机术语深层逻辑关系,译出术语的真正含义,同时运用英语相应的句法结构来表达汉语词组外显和隐含的意义.
作者:付甜甜;都立澜;刘艾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探讨将“肝主疏泄”与“五脏应四时”理论相结合,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择气温条件相似的春分、秋分两个观察时点,从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维度对健康大学生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处于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在躯体和心理两个维度、春秋两季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处于春分节令时各种不适表现更为明显,主要集中在肝的疏泄功能不能适应自然界气机消长变化所呈现的善太息、纳呆、腹胀等躯体表现以及多梦、抑郁等心理表现.
作者:赵勇;杜彩凤;梁文静;谷加族;赵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延缓复发、转移是肿瘤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结合临床实践,阐述通调气血法及其在肺癌辨治中的运用,并指出其预防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在于大限度地恢复肺主气及主治节的生理功能,从本源上消散“癌毒”.并在此基础上“观其脉证”,“攻其所得”,不断清扫造成“癌毒”复发、转移的“土壤”,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祥麒;张克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医粹精言》撰辑时间、主要内容的考察,发现该书作者徐延祚自己撰著的内容极少,且有掩饰相关文字材料来源的主观意图,这使得学者多认为此书所载以徐延祚的独立见解为主.故利用此书须注意辩明相关学术观点的来源,以免在研究中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朱鹏举;傅海燕;赵明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陈宝田教授认为头痛病因病机复杂,但以风、瘀为主,所以治疗大法为活血疏风,基本方选用桃红四物汤加防风、独活、羌活、白芷、鸡血藤,再依风寒、风热、瘀血、痰湿、阴虚阳亢不同见证,随证加减.
作者:龙亚秋;何文星;李华;秦劭晨;陈宝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环境毒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导致疾病发生的一种病因,有着独特的致病特点和演变规律.故首先提出环境毒邪的概念,指出环境毒邪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并探讨了环境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具有的病因学特点.由此进一步分析环境毒邪与肺系疾病的关系,探讨了环境毒邪所致肺系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论述了相关治疗策略,这将有助于环境毒邪所致肺系疾病的治疗,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王振兴;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为推拿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CTR、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共16项研究总计10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Fugl-Meyer评分中有7个亚组、Ashworth评分和NDS评分各有4个亚组、Barthel指数评分有3个亚组、CSI量表有1个亚组,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据目前临床证据表明,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效,但本评价所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仍期待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作者:范江华;黄永;王开龙;马甜;雷龙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石药发瘨”出自《素问·腹中论》,导致发瘨的石药是指经高温炼制的矿石类药物.“发瘨”即引起、引发、产生瘨疾之意.研究表明,发瘨包含发癫、发狂、发疽三重含义.石药愈疾与致病与否与诸多因素相关,“石药发瘨”是药物因素、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栗林杰;于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张磊教授从医近70年,医理纯熟,医术精湛,善治临床各种疑难杂症.故撷取张磊教授治疗汗血、食亦两奇证病案各一则,分析其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总结其辨证治疗的思路,以飧同道,希冀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些许借鉴.
作者:崔家康;陈晓;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及手法在防治儿童视力低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51名一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法培训,合格后令其自行按摩,每日1次,连续操作20个月,以治疗前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及眼轴变化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视力低下组双眼裸眼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双眼角膜曲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双眼眼轴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视力正常组右眼裸眼视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眼角膜曲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双眼眼轴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角膜曲率及眼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种小儿特定穴的手法配伍应用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对儿童视力低下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珍珠;左伟斌;朱琳;张慧;姜苗;翁志文;唐棠;王昊;许家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Ⅴ号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给予冠心Ⅴ号合剂小剂量(0.5 g/ml)、中剂量(1 g/ml)、大剂量(2 g/ml)及血脂康胶囊连续干预4周,以心脏彩超观察心脏结构及心功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mRNA、Myd88mRNA、NF-κB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梗死区心肌组织TLR4mRNA、Myd88mRNA、NF-κBmRNA表达上调,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干预组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冠心Ⅴ号合剂大剂量组上述指标低于余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Ⅴ号合剂能够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TLR4信号通路并改善心室重构.
作者:左可可;柯峰;顾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多从补肾入手,并结合现代研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实验效果.故从超声评价、组织形态学、激素受体表达、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5个层次,就补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同时借助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揭示补肾方药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在生殖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使中西医相互促进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妊娠率成为可能.
作者:李婷婷;连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谢强老师在40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博古通令,归纳诸家,总结出用轻剂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经验,用药轻灵,将轻剂广泛运用于五官科急、慢证.认为五官属“清窍”,赖清阳之气载精血津液上奉濡养方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故病变于上,每取质轻气薄辛散之品,轻扬治上,易于直达病所;即轻以治上启下、轻以调畅气机、轻以通阳利湿,轻以舒络行血,轻以理肺化滞,轻以疏肝散郁,轻以理胃化滞,善用轻剂调补脾胃,擅用轻清药引药上达,此经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麦低聚肽是否具有健脾作用.方法:先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组36只2组,雌雄各半.给予造模组大鼠灌服10 g生药/kg体质量的大黄水溶液,每天1次,连续2周.然后,再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小麦低聚肽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各12只,雌雄各半.小麦低聚肽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277 g/kg体质量和0.554 g/kg体质量的小麦低聚肽,每日1次,连续7周.在给药同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继续灌胃相同剂量的大黄水溶液,隔天1次,连续7周.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材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麦低聚肽高剂量组大鼠的脾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鼠胃黏膜厚度均明显增加,外周血清中D-XY、AMY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小麦低聚肽能够改善大黄所致的大鼠脾虚证并具有健脾作用.
作者:胡明华;潘静华;汪文来;张方珍;赵宏艳;刘梅洁;鞠大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