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夕凤;龚秀萍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方法:通过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提高我院的用血安全性.仔细分析医院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输血管理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结果:医院虽然手术量增加了,但用血量未增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了.通过制度建设、员工培训、考核,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授权管理、引导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使输血管理形成体系化、信息化、标准化,保证了输血安全.结论:PDCA在医院输血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持续改进工作.
作者:杨可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改革开放以来,公立医院的市场化运作,使得医院间的相互竞争比拼的不仅是规模、技术和人才,还有经营手段,处于劣势的传染病医院更是如此.如何在现有体制下经营医院,提高医院各层级的绩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逐步尝试用经营的理念和手段来管理这家传染病医院.
作者:鱼国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员招聘中的可行性,为优化医院人员招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将胜任力理论应用于医院人员招聘工作实践.结果:构建了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的医院人员招聘结构和医院卫技人员胜任力模型.结论: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员招聘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卫生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与测评模式,优化医院招聘流程.
作者:冯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为复杂的建筑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极强、使用功能复杂等特点,除了具备大型公共建筑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其复杂性比普通公共建筑大、难度高.医院建设管理必须按照基本程序,遵循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作者:朱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终形成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集.结果:确定了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四个因子,依次为企业主体因子,市场需求因子,政府行为因子,外部环境因子.结论: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新时期医药卫生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集群化发展是符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发展模式.企业主体因素,市场需求,政府行为和外部环境是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邱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南京市急救中心借力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在体验馆中用院前急救档案讲好120故事,充分发挥院前急救档案鲜活的生命力.1 院前急救档案建设的重要性院前急救档案是院前急救机构在实施院前急救内部建设,以及执行上级政策和有关要求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是宝贵的档案资源[1].
作者:吴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措施实施和持续改进.结果:2016年较2015年感染率、漏报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能力提高.结论:PDCA循环是一个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上升体系,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管理中取得显著成效,是加强医院感染漏报率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红菊;廖小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南京市惠民医院惠民医疗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各有关部门针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2016年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平均住院费用、人员变动和三、四类手术开展情况,以数据说明.结果:惠民对象就诊人次增加,平均住院费用降低、惠民医院发展迅速.结论:惠民医疗工作有限解决惠民对象就医问题,实现政府、医院、群众三方共赢.
作者:张榕榕;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病案资料在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师发表论文中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描述中构成比的方法,对2009年-2015年儿科医师发表在SCIE、中文核心和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论文中病案的利用情况.结果:儿科医师利用病案资料发表的临床论文共159篇,占论文总数的64.11%.共调用病案达22 813份.结论:病案利用与论文产出之间呈正相关,但有关多中心、以临床结局为评价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及高质量前瞻性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甚少.提示,利用病案发表高质量论文需要儿科医师、学科带头人、医院三方共同努力.
作者:鲍颖芳;成吉华;郁志伟;钱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该文通过江苏省老年医院推进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实现医养融合发展“五个一”目标,即创建一个分院,全面运营管理一个护理院,开创一种“城乡联动”养老模式,开发一套医养结合慢病与健康管理软件,发起成立一个医养协作联合体的实践,表明医养融合是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医疗、养老机构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并指出医养融合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作者:许家仁;周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构建不同级别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建立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杨顺舟;仇永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病案档案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医院未来的发展进程.医务人员通过病案,可以清楚地了解相关医疗情况和医疗效果,并以此为标准对员工进行工作考核和职称评选,因此,病案也是检测一个医生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重要标准[1].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完善医联体发展体系,增进全民健康水平.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医联体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寻求解决方法.结果:缺乏系统的管理架构、基层“接不住”的问题突出、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格局不完善等因素共同制约了医联体健康有序发展.结论:强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强化内部资源共享、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成为医联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丁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1 党组织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的医生、护士、医技及行政后勤人员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当前国内医院大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医院党组织作为党在医院的领导核心,应该在坚持党管文化的原则下,自觉承担起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其导向引领、凝聚唤醒及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刘映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综合并优化干预措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将综合干预措施分为管理类、临床类、医技类进行优化并实施,对比分析3个时间节点全院及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等数据.结果:采取优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平均住院日在第3时间节点均较第1时间节点有明显下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并优化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过栋;董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慢性病防、治、康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但在精神疾病管理机制中,基于精神疾病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精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专科业务能力不足,实际工作难以胜任,非精神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也难以在精神卫生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因此,精神专科医院应发挥专业优势,建立领头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专科医院为依托的“防治康一体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杨雀屏;潘兆麟;姚建军;冯为;李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工会发展离不开职工的维护和支持,职工小家的建设直接关联职工的工作状态、身心发展,只有不断加强职工小家建设,给予职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提升职工对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使工会发展进入佳的良性循环状态.
作者:陶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医院职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和行为准则[1].医院文化在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高群众获得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者:徐必华;关云志;任志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检索2015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种期刊以中医药管理学为主题的文献,并从作者、作者单位、研究主题、项目来源、论文类型、数据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科尚处于初级阶段,后期需要在院校合作、关注热点、积极发声、规范研究方法等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作者: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我国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管理现状,提出完善建议,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一起未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的韩国医师开展诊疗活动的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现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现行管理规定滞后,缺少法律依据、准入门槛过低、部分规定不够明确等问题亟待解决.结论:针对外国医师的准入和监管,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监管模式,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哈玉平;王振球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