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
病案档案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医院未来的发展进程.医务人员通过病案,可以清楚地了解相关医疗情况和医疗效果,并以此为标准对员工进行工作考核和职称评选,因此,病案也是检测一个医生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重要标准[1].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终形成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集.结果:确定了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四个因子,依次为企业主体因子,市场需求因子,政府行为因子,外部环境因子.结论: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新时期医药卫生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集群化发展是符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发展模式.企业主体因素,市场需求,政府行为和外部环境是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邱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慢性病防、治、康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但在精神疾病管理机制中,基于精神疾病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精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专科业务能力不足,实际工作难以胜任,非精神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也难以在精神卫生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因此,精神专科医院应发挥专业优势,建立领头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专科医院为依托的“防治康一体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杨雀屏;潘兆麟;姚建军;冯为;李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效,贯彻落实江苏省卫计委等六个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市从强化绩效考核入手,着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模式,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初见成效[1].
作者:姚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目标化管理方法对于降低街头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目标化管理前2年和后1年街头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施目标化管理方法后,ALT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并在较低水平逐步稳定.HBsAg、抗-TP检测不合格率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明显.结论:有针对性地强化目标化管理的方法在降低ALT检测不合格率方面是有非常有效的.
作者:夏国珠;孙国珍;陈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基层组织是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工会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医院发展大局,以创建给力、魅力、活力“三力”工会为动力,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提升工会履职能力.
作者:丁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医院档案则是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它承载着一个医院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医院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医院档案的完整齐全及现代化管理水平,对医院医疗水平、科研教学、科学决策、人文传承、文化建设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医院要抓住机遇,勇迎挑战,医院档案工作者也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务求取得实效,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加务实、踏实、充实,充分发挥档案存史鉴今、扎根医院、服务社会的根本目的[1].
作者:王苏军;盖峻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医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学习阶段,并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1].非直属附属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在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必须依托完善的科学的临床师资队伍,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以申请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契机,通过分析本院面临的教学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生教学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作者:何艺娟;季秀海;陆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师多点执业渐行渐近,探索多点执业背景下医师薪酬制度设计,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及薪酬分配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分配制度,包括协商,谈判及第三方介入,为卫生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指导政策及多点执业医院制订薪酬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张莹;张小丽;黄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综合并优化干预措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将综合干预措施分为管理类、临床类、医技类进行优化并实施,对比分析3个时间节点全院及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等数据.结果:采取优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平均住院日在第3时间节点均较第1时间节点有明显下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并优化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过栋;董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信息技术完善了急诊预检分诊体系,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分诊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差异;优化了门急诊危急值报告流程,通过优化门诊危急值报告流程,不仅可以将危急值第一时间通知患者,而且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创建了基于二维码的门急诊病人的自我评估系统,患者自我评估系统的使用,提升了患者主动参与诊疗的积极性;通过门诊概况对患者以往就诊信息进行全面回顾,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规范了门急诊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通过门急诊流程的优化改造,门急诊管理上了一层台阶,在患者安全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吴晓苏;姬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管理后,可复性清洁工具合格率比管理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的合格率,同时使参加该品管圈的人员在运用品管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上有所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也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肖夕凤;龚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检索2015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种期刊以中医药管理学为主题的文献,并从作者、作者单位、研究主题、项目来源、论文类型、数据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科尚处于初级阶段,后期需要在院校合作、关注热点、积极发声、规范研究方法等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作者: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介绍1例MDT模式下的高危妊娠产妇的救治案例.方法:该案例是在妇产科、泌尿科、麻醉科、输血科以及重症监护室、介入科等科室的共同参与下,在医务处等职能科室的协调指挥下,开展MDT救治模式.结果:该案例以MDT模式救治高危二胎产妇,MDT救治团队奋战历时12个小时,手术结束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术后恢复和心理状态良好,两周后予以出院.结论:通过MDT模式来进行高危妊娠的诊治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戴春雷;季建峰;储晓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构建不同级别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建立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杨顺舟;仇永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疗设备不仅对医护人员和病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还体现着一家医院的综合水平.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的数量庞大,设备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疾病的诊疗.因此,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降低医疗风险发生率,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邱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措施实施和持续改进.结果:2016年较2015年感染率、漏报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能力提高.结论:PDCA循环是一个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上升体系,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管理中取得显著成效,是加强医院感染漏报率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红菊;廖小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方法:高淳人民医院作为高淳区医疗机构的龙头,通过区级人才挂职乡镇,实现基层医疗管理技术帮扶的医疗人才模块;设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块;设立医学影像和心电图诊断中心的远程技术模块;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医疗服务模块;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基层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模块;坚持下乡联合健康宣教制度的义诊宣教模块与镇、村医疗机构纵向协作打造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结果:医疗人才模块有效地帮扶和推进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卫生服务模块实现了区域卫生服务集中管理;远程技术模块实现了对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模块实现了城乡基层医疗分工协作;教育培训模块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义诊宣教模块实现了乡村居民疾病防治结合.结论:多模块纵向协作的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高淳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作者:吴晓蓉;赵有发;杨建民;高玉华;方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民生领域的投入范围在不断拓展,投入资金也在日益加大,但是对权力部门的监督制约机制并没有适时跟进.本文针对职务犯罪易发环节和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提供借鉴.
作者:金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1].目的在于通过一批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即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前提,以诊疗技术体系为支撑,终把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或转化成政策,扩大成果覆盖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作者:赵有翼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