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舟;仇永贵
临床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医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学习阶段,并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1].非直属附属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在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必须依托完善的科学的临床师资队伍,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以申请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契机,通过分析本院面临的教学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生教学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作者:何艺娟;季秀海;陆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推动基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综合医院通过申报大学创立的基层党支部主题建设项目的契机,创新思路,服务居民健康,为老百姓做实事.实现居民健康服务与发挥党员先进性的相互促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金慧瑜;张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南京市惠民医院惠民医疗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各有关部门针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2016年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平均住院费用、人员变动和三、四类手术开展情况,以数据说明.结果:惠民对象就诊人次增加,平均住院费用降低、惠民医院发展迅速.结论:惠民医疗工作有限解决惠民对象就医问题,实现政府、医院、群众三方共赢.
作者:张榕榕;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全人护理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下产生的全新护理概念,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合一的护理,引导患者有尊严地进行正确的治疗及康复[1],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与我们内地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不谋而合,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现将学习收获汇报如下.
作者:凡国华;林征;王林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连云港海滨城区医联体既有传统地域医联体的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色,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医联体发展现状、取得成就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海滨区域医疗联合体改进的措施,旨在实现促进海滨区域医联体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海滨区域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海东;刘永波;高元元;俞卫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工会发展离不开职工的维护和支持,职工小家的建设直接关联职工的工作状态、身心发展,只有不断加强职工小家建设,给予职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提升职工对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使工会发展进入佳的良性循环状态.
作者:陶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方法:通过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提高我院的用血安全性.仔细分析医院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输血管理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结果:医院虽然手术量增加了,但用血量未增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了.通过制度建设、员工培训、考核,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授权管理、引导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使输血管理形成体系化、信息化、标准化,保证了输血安全.结论:PDCA在医院输血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持续改进工作.
作者:杨可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南京市急救中心借力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在体验馆中用院前急救档案讲好120故事,充分发挥院前急救档案鲜活的生命力.1 院前急救档案建设的重要性院前急救档案是院前急救机构在实施院前急救内部建设,以及执行上级政策和有关要求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是宝贵的档案资源[1].
作者:吴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医院档案则是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它承载着一个医院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医院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医院档案的完整齐全及现代化管理水平,对医院医疗水平、科研教学、科学决策、人文传承、文化建设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医院要抓住机遇,勇迎挑战,医院档案工作者也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务求取得实效,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加务实、踏实、充实,充分发挥档案存史鉴今、扎根医院、服务社会的根本目的[1].
作者:王苏军;盖峻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方法:高淳人民医院作为高淳区医疗机构的龙头,通过区级人才挂职乡镇,实现基层医疗管理技术帮扶的医疗人才模块;设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块;设立医学影像和心电图诊断中心的远程技术模块;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医疗服务模块;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基层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模块;坚持下乡联合健康宣教制度的义诊宣教模块与镇、村医疗机构纵向协作打造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结果:医疗人才模块有效地帮扶和推进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卫生服务模块实现了区域卫生服务集中管理;远程技术模块实现了对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模块实现了城乡基层医疗分工协作;教育培训模块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义诊宣教模块实现了乡村居民疾病防治结合.结论:多模块纵向协作的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高淳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作者:吴晓蓉;赵有发;杨建民;高玉华;方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效,贯彻落实江苏省卫计委等六个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市从强化绩效考核入手,着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模式,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初见成效[1].
作者:姚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医院职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和行为准则[1].医院文化在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高群众获得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者:徐必华;关云志;任志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措施实施和持续改进.结果:2016年较2015年感染率、漏报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能力提高.结论:PDCA循环是一个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上升体系,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管理中取得显著成效,是加强医院感染漏报率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红菊;廖小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对数量众多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做好系统建设的质控工作是目前医院信息部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将PDCA管理模型的理论基础与信息处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构建科学的信息化质控体系,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各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终使各系统的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作者:黄忠秋;殷悦楚楚;张昕;郭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为复杂的建筑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极强、使用功能复杂等特点,除了具备大型公共建筑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其复杂性比普通公共建筑大、难度高.医院建设管理必须按照基本程序,遵循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作者:朱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病案不仅是医疗纠纷、伤残鉴定、医疗付款、司法举证等事务中的法律凭证,更在医院管理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在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病案的实现在技术上已趋成熟.
作者:马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病案资料在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师发表论文中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描述中构成比的方法,对2009年-2015年儿科医师发表在SCIE、中文核心和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论文中病案的利用情况.结果:儿科医师利用病案资料发表的临床论文共159篇,占论文总数的64.11%.共调用病案达22 813份.结论:病案利用与论文产出之间呈正相关,但有关多中心、以临床结局为评价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及高质量前瞻性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甚少.提示,利用病案发表高质量论文需要儿科医师、学科带头人、医院三方共同努力.
作者:鲍颖芳;成吉华;郁志伟;钱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员招聘中的可行性,为优化医院人员招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将胜任力理论应用于医院人员招聘工作实践.结果:构建了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的医院人员招聘结构和医院卫技人员胜任力模型.结论: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员招聘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卫生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与测评模式,优化医院招聘流程.
作者:冯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慢性病防、治、康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但在精神疾病管理机制中,基于精神疾病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精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专科业务能力不足,实际工作难以胜任,非精神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也难以在精神卫生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因此,精神专科医院应发挥专业优势,建立领头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专科医院为依托的“防治康一体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杨雀屏;潘兆麟;姚建军;冯为;李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南京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及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抽样调查法,对南京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对象的工作压力总体得分平均为2.904±0.535,处于轻度压力(2分)与较大压力(3分)之间,不同护龄、技术职称的护士工作压力总体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在工作中大的压力来源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病人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病人的家属不礼貌”.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源,医院管理部门可通过增加护士人员配置,改进护理支持系统,减少针对护士的不必要检查和考核,关心护士家庭生活等方法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同时对护士进行应对工作压力的心理辅导,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保障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杨建伟;周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