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雷;季建峰;储晓彬
对数量众多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做好系统建设的质控工作是目前医院信息部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将PDCA管理模型的理论基础与信息处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构建科学的信息化质控体系,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各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终使各系统的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作者:黄忠秋;殷悦楚楚;张昕;郭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病案档案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医院未来的发展进程.医务人员通过病案,可以清楚地了解相关医疗情况和医疗效果,并以此为标准对员工进行工作考核和职称评选,因此,病案也是检测一个医生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重要标准[1].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员招聘中的可行性,为优化医院人员招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将胜任力理论应用于医院人员招聘工作实践.结果:构建了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的医院人员招聘结构和医院卫技人员胜任力模型.结论: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员招聘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卫生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与测评模式,优化医院招聘流程.
作者:冯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基层组织是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工会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医院发展大局,以创建给力、魅力、活力“三力”工会为动力,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提升工会履职能力.
作者:丁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为复杂的建筑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极强、使用功能复杂等特点,除了具备大型公共建筑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其复杂性比普通公共建筑大、难度高.医院建设管理必须按照基本程序,遵循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作者:朱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作者概述了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应用.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和医院检验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的互联互通,实现医院输血流程闭环管理,减少人工输入产生的差错,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分配血液资源,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王月乔;鲍瀛;宋俊毅;李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构建不同级别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建立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杨顺舟;仇永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管理后,可复性清洁工具合格率比管理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的合格率,同时使参加该品管圈的人员在运用品管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上有所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也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肖夕凤;龚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目标化管理方法对于降低街头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目标化管理前2年和后1年街头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施目标化管理方法后,ALT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并在较低水平逐步稳定.HBsAg、抗-TP检测不合格率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明显.结论:有针对性地强化目标化管理的方法在降低ALT检测不合格率方面是有非常有效的.
作者:夏国珠;孙国珍;陈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1].目的在于通过一批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即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前提,以诊疗技术体系为支撑,终把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或转化成政策,扩大成果覆盖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作者:赵有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完善医联体发展体系,增进全民健康水平.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医联体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寻求解决方法.结果:缺乏系统的管理架构、基层“接不住”的问题突出、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格局不完善等因素共同制约了医联体健康有序发展.结论:强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强化内部资源共享、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成为医联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丁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介绍1例MDT模式下的高危妊娠产妇的救治案例.方法:该案例是在妇产科、泌尿科、麻醉科、输血科以及重症监护室、介入科等科室的共同参与下,在医务处等职能科室的协调指挥下,开展MDT救治模式.结果:该案例以MDT模式救治高危二胎产妇,MDT救治团队奋战历时12个小时,手术结束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术后恢复和心理状态良好,两周后予以出院.结论:通过MDT模式来进行高危妊娠的诊治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戴春雷;季建峰;储晓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推动基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综合医院通过申报大学创立的基层党支部主题建设项目的契机,创新思路,服务居民健康,为老百姓做实事.实现居民健康服务与发挥党员先进性的相互促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金慧瑜;张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师多点执业渐行渐近,探索多点执业背景下医师薪酬制度设计,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及薪酬分配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分配制度,包括协商,谈判及第三方介入,为卫生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指导政策及多点执业医院制订薪酬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张莹;张小丽;黄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鼓楼区居民健康素养的现状,为辖区制定健康素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1 439名15~ 69周岁的常驻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并根据江苏省健康素养综合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鼓楼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为23.0%.男性与女性在健康素养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鼓楼区在今后的健康素养工作中,需要根据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宣教活动,多途径、多形式的推进健康素养工作.
作者:陈伟;黄健;刘波;石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病案资料在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师发表论文中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描述中构成比的方法,对2009年-2015年儿科医师发表在SCIE、中文核心和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论文中病案的利用情况.结果:儿科医师利用病案资料发表的临床论文共159篇,占论文总数的64.11%.共调用病案达22 813份.结论:病案利用与论文产出之间呈正相关,但有关多中心、以临床结局为评价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及高质量前瞻性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甚少.提示,利用病案发表高质量论文需要儿科医师、学科带头人、医院三方共同努力.
作者:鲍颖芳;成吉华;郁志伟;钱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病案不仅是医疗纠纷、伤残鉴定、医疗付款、司法举证等事务中的法律凭证,更在医院管理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在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病案的实现在技术上已趋成熟.
作者:马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方法:高淳人民医院作为高淳区医疗机构的龙头,通过区级人才挂职乡镇,实现基层医疗管理技术帮扶的医疗人才模块;设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块;设立医学影像和心电图诊断中心的远程技术模块;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医疗服务模块;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基层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模块;坚持下乡联合健康宣教制度的义诊宣教模块与镇、村医疗机构纵向协作打造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结果:医疗人才模块有效地帮扶和推进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卫生服务模块实现了区域卫生服务集中管理;远程技术模块实现了对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模块实现了城乡基层医疗分工协作;教育培训模块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义诊宣教模块实现了乡村居民疾病防治结合.结论:多模块纵向协作的新型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高淳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作者:吴晓蓉;赵有发;杨建民;高玉华;方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医院职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和行为准则[1].医院文化在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高群众获得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者:徐必华;关云志;任志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终形成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集.结果:确定了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四个因子,依次为企业主体因子,市场需求因子,政府行为因子,外部环境因子.结论: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新时期医药卫生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集群化发展是符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发展模式.企业主体因素,市场需求,政府行为和外部环境是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邱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