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高危妊娠救治1例

戴春雷;季建峰;储晓彬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 高危妊娠, 救治
摘要:目的:介绍1例MDT模式下的高危妊娠产妇的救治案例.方法:该案例是在妇产科、泌尿科、麻醉科、输血科以及重症监护室、介入科等科室的共同参与下,在医务处等职能科室的协调指挥下,开展MDT救治模式.结果:该案例以MDT模式救治高危二胎产妇,MDT救治团队奋战历时12个小时,手术结束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术后恢复和心理状态良好,两周后予以出院.结论:通过MDT模式来进行高危妊娠的诊治是可行且有效的.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分配制度研究

    医师多点执业渐行渐近,探索多点执业背景下医师薪酬制度设计,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及薪酬分配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分配制度,包括协商,谈判及第三方介入,为卫生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指导政策及多点执业医院制订薪酬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张莹;张小丽;黄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终形成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影响因子集.结果:确定了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四个因子,依次为企业主体因子,市场需求因子,政府行为因子,外部环境因子.结论: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新时期医药卫生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集群化发展是符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发展模式.企业主体因素,市场需求,政府行为和外部环境是影响海南省健康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邱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深化基层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为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效,贯彻落实江苏省卫计委等六个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市从强化绩效考核入手,着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模式,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初见成效[1].

    作者:姚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慢性病防、治、康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但在精神疾病管理机制中,基于精神疾病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精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专科业务能力不足,实际工作难以胜任,非精神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也难以在精神卫生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因此,精神专科医院应发挥专业优势,建立领头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专科医院为依托的“防治康一体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杨雀屏;潘兆麟;姚建军;冯为;李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联体发展中的问题与建议

    目的:完善医联体发展体系,增进全民健康水平.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医联体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寻求解决方法.结果:缺乏系统的管理架构、基层“接不住”的问题突出、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格局不完善等因素共同制约了医联体健康有序发展.结论:强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强化内部资源共享、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成为医联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丁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南京鼓楼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鼓楼区居民健康素养的现状,为辖区制定健康素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1 439名15~ 69周岁的常驻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并根据江苏省健康素养综合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鼓楼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为23.0%.男性与女性在健康素养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鼓楼区在今后的健康素养工作中,需要根据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宣教活动,多途径、多形式的推进健康素养工作.

    作者:陈伟;黄健;刘波;石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高危妊娠救治1例

    目的:介绍1例MDT模式下的高危妊娠产妇的救治案例.方法:该案例是在妇产科、泌尿科、麻醉科、输血科以及重症监护室、介入科等科室的共同参与下,在医务处等职能科室的协调指挥下,开展MDT救治模式.结果:该案例以MDT模式救治高危二胎产妇,MDT救治团队奋战历时12个小时,手术结束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术后恢复和心理状态良好,两周后予以出院.结论:通过MDT模式来进行高危妊娠的诊治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戴春雷;季建峰;储晓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的研究现状

    检索2015年《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经济》、《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种期刊以中医药管理学为主题的文献,并从作者、作者单位、研究主题、项目来源、论文类型、数据来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管理学科尚处于初级阶段,后期需要在院校合作、关注热点、积极发声、规范研究方法等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作者: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改背景下新晋级三级医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医院职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和行为准则[1].医院文化在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高群众获得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做好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者:徐必华;关云志;任志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应用

    作者概述了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南京鼓楼医院的应用.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和医院检验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的互联互通,实现医院输血流程闭环管理,减少人工输入产生的差错,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分配血液资源,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王月乔;鲍瀛;宋俊毅;李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JCI认证中门急诊管理实践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信息技术完善了急诊预检分诊体系,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分诊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差异;优化了门急诊危急值报告流程,通过优化门诊危急值报告流程,不仅可以将危急值第一时间通知患者,而且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创建了基于二维码的门急诊病人的自我评估系统,患者自我评估系统的使用,提升了患者主动参与诊疗的积极性;通过门诊概况对患者以往就诊信息进行全面回顾,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规范了门急诊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通过门急诊流程的优化改造,门急诊管理上了一层台阶,在患者安全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吴晓苏;姬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用品管圈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改进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流程”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管理后,可复性清洁工具合格率比管理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可复性清洁工具处理的合格率,同时使参加该品管圈的人员在运用品管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上有所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也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肖夕凤;龚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院输血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思路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方法:通过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提高我院的用血安全性.仔细分析医院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输血管理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结果:医院虽然手术量增加了,但用血量未增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了.通过制度建设、员工培训、考核,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授权管理、引导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使输血管理形成体系化、信息化、标准化,保证了输血安全.结论:PDCA在医院输血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持续改进工作.

    作者:杨可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构建合理的临床师资队伍

    临床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医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学习阶段,并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1].非直属附属医院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在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必须依托完善的科学的临床师资队伍,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以申请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契机,通过分析本院面临的教学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生教学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作者:何艺娟;季秀海;陆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江苏省老年医院“医养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该文通过江苏省老年医院推进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实现医养融合发展“五个一”目标,即创建一个分院,全面运营管理一个护理院,开创一种“城乡联动”养老模式,开发一套医养结合慢病与健康管理软件,发起成立一个医养协作联合体的实践,表明医养融合是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医疗、养老机构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并指出医养融合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作者:许家仁;周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在基层医院的现状分析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1].目的在于通过一批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即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前提,以诊疗技术体系为支撑,终把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或转化成政策,扩大成果覆盖面,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作者:赵有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香港医院全人护理模式启示及借鉴

    全人护理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下产生的全新护理概念,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合一的护理,引导患者有尊严地进行正确的治疗及康复[1],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与我们内地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不谋而合,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现将学习收获汇报如下.

    作者:凡国华;林征;王林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2-2016年南京市惠民医院惠民医疗工作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南京市惠民医院惠民医疗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各有关部门针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2016年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平均住院费用、人员变动和三、四类手术开展情况,以数据说明.结果:惠民对象就诊人次增加,平均住院费用降低、惠民医院发展迅速.结论:惠民医疗工作有限解决惠民对象就医问题,实现政府、医院、群众三方共赢.

    作者:张榕榕;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层党支部创新思路服务居民健康的实践探索

    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推动基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综合医院通过申报大学创立的基层党支部主题建设项目的契机,创新思路,服务居民健康,为老百姓做实事.实现居民健康服务与发挥党员先进性的相互促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金慧瑜;张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云港海滨城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和思考

    连云港海滨城区医联体既有传统地域医联体的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色,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医联体发展现状、取得成就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海滨区域医疗联合体改进的措施,旨在实现促进海滨区域医联体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海滨区域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海东;刘永波;高元元;俞卫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