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丛勤
本文分析应用国产鲁南欣康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报道使用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MP)引产,认为其促宫缩成熟作用及引产效果较好,但其佳用药剂量、用药途径、是否适用于病理妊娠及其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作者:胡巧玲;闫珊;冯玉华;刘春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克拉霉素属于<中国药典>抗生素类药,其标准品的含量标定,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牵头,并组织两个省药品检验所进行协作标定.我所是参加单位之一,该项工作技术性强,试验方法难度较大.由于方法设计严谨,操作规范,取得了准确度较高的结果.
作者:崔春英;杨淑先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停服各种药物2周,每人卡维地洛5~10mg/次、1~2次/d,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以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显著下降、左心室肥厚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对TC、HDL-ch、血糖、血肌酐及血尿酸无显著影响.结论: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对高血压合并心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患者较安全.
作者:李凌;董建增;张金盈;陈庆华;赵洛沙;张彦周;黄振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999年1月~2002年2月临床诊断的AMI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既往有无高血压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AMI的梗死部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两组间的区别.结果:45%的AMI有高血压史;高血压组发生Killip3级以上心力衰竭高于对照组(33%与17%,P<0.05);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在AMI的发生过程中占有很大比例,高血压病人合并AMI时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增多,临床上应予以重视,AMI并发心律失常与既往有无高血压无明显关系,可能与局部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作者:顿驭光;邢永生;王忠民;陈瑞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并有上升趋势,研究发现静脉系统的血栓发生率多于动脉系统,前者的发生为25%,后者为16%[1].溶栓在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中非常重要,现在对静脉血栓性疾病溶栓的治疗现况综述如下:
作者:郑炳行;师天雄;谭焕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大黄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近研究和临床证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消炎抑菌、利胆通便等多种功效.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药学界的重视.本品与西药联用现象亦与日俱增.大黄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蒽醌类和鞣质类成分与西药发生作用,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其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占业;卢鹏伟;刘红涛;郭淑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非酮高渗综合征(亦称高糖高渗非酮昏迷)是糖尿病的少见严重并发症,但随着完全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1],急性胰腺炎并发非酮高渗综合征时常发生,现就1990~2000年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德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沙利度安(thalidomide,反应停)是由德国药品制造商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发上市的一种镇静剂,用于妊娠反应的治疗.
作者:陈亚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异丙酚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静脉全麻药.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镇痛效果好等特点.现已逐步运用于人工流产术.它可明显减轻手术刺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我院2001年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87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花香;李华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I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对照组(14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临床缓解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57.1%)和总缓解率(9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7%,78.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42.8%)明显低于对照组(85.7%).结论: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张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用于脑出血后再发脑梗塞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菱克栓酶并与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该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陈振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稳定的利福平含量测定方法,满足利福平质量控制之需要.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8(4.6mm×10cm 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mol/L枸橼酸溶液(30:30:36:4);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精密度日内RSD为1.2%,日间RSD为1.5%.结论:建立了一种稳定、专属、灵敏、快速、简便的测定利福平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作者:刘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病例:患者,女,38岁.以乳腺癌术后5月,心悸、胸闷1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5月在当地医院查体时发现,左侧乳房内上象限有一大小约2.0cm×2.0cm×2.0cm无痛性包块,活动度差,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左侧乳腺导管浸润性癌,于2001年5月10日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愈合良好,于6月10日行CAP方案化疗,CTX0.4IV d1、3、5,ADM60mgIV d1,DDP 40mg CD d1,连用三个周期.
作者:李军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完成LC2000例,出现各种并发症41例.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0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非技术性死亡,轻度并发症21例.结论:严格规范化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针,采取正确的胆囊三角解剖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顺利开展LC的关键.
作者:王修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球挫伤后不同受伤部位、程度与视网膜电图(ERG),视诱发电位(VEP)敏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VEP使用黑白棋盘格反转刺激128次(P-VEP),纪录结果.ERG则采用单次闪光暗适应ERG(F-ERG),统一纪录条件,分别记录.结果:轻度视网膜损伤就可表现为F-ERG的b波下降,较严重病例才表现为P-VEP异常.不同组病例F-ERG和P-VEP改变与眼球挫伤部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视网膜损伤多表现为F-ERG改变,其中以b波降低敏感.P-VEP对于轻度视神经损伤就有较高敏感性,严重病例P-VEP可熄灭.
作者:朱慜;侯桂玲;郭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缓解期小儿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在急性发作期症状控制后每次给予口服氨茶碱2mg/kg,每8h一次,连服1年,并设立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记录观察后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就诊次数,观察前和观察1年后大呼气流速值(PE-FR)变化.结果:1年后治疗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就诊次数及PEFR值变化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氨茶碱口服对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
作者:何旸;李劲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头痛、腹痛、肢体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已逐步被肯定.现将近6年来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脑电图证实、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并确诊为头痛型癫痫的25例患者的脑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魏丽红;张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以顺铂为主的腹腔化疗已成为卵巢癌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使患者免受腹壁长期留置导管之苦,现多采用单次腹腔穿刺给药[1].
作者:赵秀娥;徐廷香;胡棉利;仲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疏血通与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98例,分为2组,疏血通组50例.用疏血通6ml加5%GS或0.9%NS注射液500ml,静滴,qd;川芎嗪组48例,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5%GS或0.9%NS注射液500ml,静滴,qd,2组疗程均为20天.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94%,不良反应少.川芎嗪组总有效率79.1%,组间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较川芎嗪显著.
作者:孙守福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