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肛灌肠给药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

罗登立

关键词:灌肠给药, 临床急症, 给药途径, 应用, 肝门脉系统, 意识障碍, 效果满意, 口服给药, 接触面积, 给药治疗, 不规则, 药物, 吸收, 患者
摘要:经肛灌肠给药由于其接触面积小,吸收少而不规则,临床很少将其作为常规给药途径.但是,经肛灌肠给药,药物不经肝门脉系统,破坏少,而且作用快,应用于某些临床急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口服给药不配合时,应用经肛灌肠给药不失为一种好的给药途径.我科应用经肛灌肠给药治疗临床急症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4例气胸误诊分析

    笔者统计了本院近10年50岁以上的气胸病例134例,全部X线胸片确诊,其中24例继发性气胸病例,由于病史、症状与其他疾病混淆,体征不典型,存在不同时间范围内的误诊,误诊率达17.9%,特分析误诊原因,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唐至隆;郭凤娟;朱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足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小腿下1/3、踝部、足跟部外伤后,挫伤之皮肤容易坏死,易致骨与肌腱外露、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创面经久不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我院自1996年5月~1999年12月运用足背岛状皮瓣修复上述缺损15例,效果满意.

    作者:薛金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胆总管末端狭窄术中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附28例报告)

    胆总管末端狭窄在胆道手术胆总管探查中经常碰到,因其处理上的复杂性及重要性,术中术式应用需根据狭窄原因、胆总管条件及病人情况作严格选择.本院1992年~1999年间共收住28例,术式应用合理,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氨力农与消心痛联合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分析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常需用强有力的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以维持必要的血液循环功能.近年来氨力农、消心痛单独用于治疗心衰的疗效已得到肯定[1~3],而两药联合应用治疗患儿心衰少见报道.我院儿科自1995年以来观察、比较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应用静脉滴注氨力农、消心痛与两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培喜;徐华;刘淑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宫破裂1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方法:对1990年4月~2000年4月收治的子宫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子宫破裂病例中7例为疤痕子宫,3例有三次以上妊娠或人流史,2例使用促宫缩药不当,1例腹部按压助产过度.结论:疤痕子宫为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其次还有多次妊娠或人流术、宫缩剂的不当使用及助产不恰当等原因.

    作者:任永变;孙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结肠代食管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至此次手术有关治疗基本结束的时间.1999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因误服硫酸致食管全程狭窄的病人,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邵月娥;姜秀荣;苗华云;孙香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2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其发生率有明显增高,发病年龄有明显提前的趋势.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早期胃癌往往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而被延误.作者收集了32例早期胃癌作一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王佩飞;胡韶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1990年4月~2000年3月用PD治疗重症ARF26例.结果:26例患者存活15例,存活率57.7%.结论:PD对重症AR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京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AMI早期Q-T及J-T间期离散度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本文通过用回顾性单盲法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T-Td及J-Td的变化,得出Q-Td及J-Td的变化与AMI早期心律失常有着很密切的关系.Q-Td≤50ms或J-Td≤50ms时发生心律失常的人数较少,为1.7%;Q-Td或J-Td≥50ms而小于65ms则发生一般的心律失常;而其≥70ms时则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因而Q-Td或J-Td可以做为AMI病人临床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

    作者:邢艳丽;李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1例尿毒症胸部X线表现

    本文收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作者单位经住院治疗的21例尿毒症(原发疾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现就其胸部X线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松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新药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进行临床研究.方法:65例随机双盲对照法分成治疗组35例,用一般护肝药加拉米夫定100~150mg,qd,疗程1年;对照组30例用同样一般护肝药.结果:治疗组4个月时累计97.1%HBV-DNA和74.3%HBeAg阴转,85.7%ALT复常,12个月时累计72.7%HBV-DNA和52%HBeAg持续阴转,较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停药后半年仅11.4%HBV-DNA和8.6%HBeAg持续阴转,22.9%患者ALT保持正常.结论:拉米夫定确实能迅速明显抑制HBV,使HBV-DNA转阴,ALT复常,短期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副作用轻,耐受性好,但耐药和停药后累计反跳率较高,远期持续有效仅22.9%,值得注意.

    作者:杨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8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常规治疗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40例,治愈16例,中残4例,死亡20例.手术组41例,治愈21例,中残3例,死亡17例.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甘露醇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可以改善大脑半球肿胀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再发性腹痛208例临床分析

    再发性腹痛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不理想,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其病因涉及较广泛,成为临床上诊治难点,本文对我科近10年收治的20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作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室乙肝病毒术中感染的预防措施

    乙肝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估计全球已有3亿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1],而乙肝病毒传染途径除了与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外,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据报道,某医院3名医务工作者被乙肝病毒感染,短期内有两人因重症肝炎死亡.1987年英国利用计算机储存资料查明两名手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妇女,她们几个月前由同一医生做过手术,检测当时医生血液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2].我院手术室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扩散,本着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原则,积极地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张小琴;贾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CC)在缺乏儿茶酚胺(CA)测定条件下的定性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CC的临床特点及24小时尿VMA测定,立其丁试验为定性诊断.结果:临床主症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24小时VMA测定、立其丁试验均阳性,阳性率达100%.22例患者全部诊断为PCC.结论:本组病例资料提示:PCC、VMA测定及立其丁试验仍可作为本病的筛选试验,且为价值较高,方便、经济的定性诊断方法.

    作者:桂庆云;陈洁华;苏允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红霉素加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霉素加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17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正规治疗1周以上未达到显效、进步标准的患者,采用红霉素加环丙沙星静脉点滴,疗程1周~2周,观察痊愈率及有效率.结果:痊愈率为64.71%(11/17)、有效率88.24%(15/17),无效率0%.结论:红霉素加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炎疗效良好,且降低了住院费用,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贺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3例不明原因贫血与内窥镜下大肠癌的诊断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意义重大[1].因此,对有症状人群的检查十分重要.收集本科1998年4月~2000年5月间以不明原因贫血而来我科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大肠癌的23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4例新生儿死亡诱因分析

    新生儿由宫内生活转为宫外生活,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瞬间发生巨大变化,而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袭击时易发生机体内环境紊乱与各器官功能和器质性损害而发生病情加重或死亡.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死亡诱发因素,对我院近十年44例新生儿死亡诱因分析如下.

    作者:吕利平;黄由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类型.方法:通过近10年来治疗的41例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8~75岁.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18例(43.9%),以单一神经病变为首发15例(36.6%),以植物神经病变为首发8例.结论:凡是中老年人隐匿或急性起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应及时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作者:阮永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59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之一,典型的甲亢诊断并不困难,但近4年甲状腺不肿大或肿大不明显的甲亢发病率增加,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秋娥;段顺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