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群
目的:探讨SDVHD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对65例SDVHD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DVH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3.85%,60.66%有二种或二种以上心律失常并存,主要表现为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27.69%的患者有心功能不全.结论:SDVHD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病因上占重要地位.
作者:金钰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3月共收治附睾肿块68例,均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单磊;石红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休克型肺炎是以休克为主症的一种重症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可因假象而误诊[1].我院自1984~1999年确诊休克型肺炎70例,误诊15例,误诊率高达21.4%.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勇;袁希平;张青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用回顾性单盲法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T-Td及J-Td的变化,得出Q-Td及J-Td的变化与AMI早期心律失常有着很密切的关系.Q-Td≤50ms或J-Td≤50ms时发生心律失常的人数较少,为1.7%;Q-Td或J-Td≥50ms而小于65ms则发生一般的心律失常;而其≥70ms时则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因而Q-Td或J-Td可以做为AMI病人临床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
作者:邢艳丽;李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性,56岁.患者于入院前8天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同时自己触及腹部有一包块,入院前出现腹胀,无发热,恶心无呕吐.大便次数减少,无脓血便.查体:腹隆,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右中腹可触及一12×10×8cm包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腹透肠管胀气明显,见中量气液平面,钡灌肠未见异常.诊断:小肠肿瘤并不完全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系膜距肠管处有一12×10×8cm大小肿物,质韧,包膜完整,边界较清楚,肿物与肠壁粘连,致肠管变形.肿物完整切除.病理检查示:肠系膜脂肪瘤.术后7天痊愈出院.
作者:马静;张国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剖宫产幅度上升,为了配合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需要,我科于1996年以来开展了15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经过实践观察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对腹腔干扰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腹痛较下段剖宫产轻,术后近期合并症及远期后遗症少,有利于母乳喂养.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新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再发性腹痛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不理想,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其病因涉及较广泛,成为临床上诊治难点,本文对我科近10年收治的20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作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6年3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AMI)64例,其中误诊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丁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小腿下1/3、踝部、足跟部外伤后,挫伤之皮肤容易坏死,易致骨与肌腱外露、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创面经久不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我院自1996年5月~1999年12月运用足背岛状皮瓣修复上述缺损15例,效果满意.
作者:薛金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腹部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52例胸腹部创伤的伤因、伤情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胸腹腔穿刺确诊率88.5%;胸腔闭式引流,疗效满意率97.6%;49例治愈,死亡3例,病死率5.77%.结论:诊断性胸腹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合适的术式、切口,优先处理致命伤,及时手术,均是提高本病救治的有效措施.
作者:陶天锡;李庆生;虞长春;程铮;肖正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人类平均年龄的延长,老年胆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这类病人年龄大,体内各主要脏器多有退行性病理变化或伴有其他多种疾患.因此,在诊治中应特别予以重视.本文总结近4年来,对70岁以上老年急性胆道疾病手术治疗的体会.
作者:俞伟辰;周建平;贺夫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总结我科自1994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的18例桥小脑角肿瘤.认为肿瘤直径较大并手术不易全切除时,手术切除大部肿瘤结合伽玛刀治疗是提高面听神经保留率的值得尝试的方法之一.
作者:朴哲范;董长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加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17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正规治疗1周以上未达到显效、进步标准的患者,采用红霉素加环丙沙星静脉点滴,疗程1周~2周,观察痊愈率及有效率.结果:痊愈率为64.71%(11/17)、有效率88.24%(15/17),无效率0%.结论:红霉素加环丙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炎疗效良好,且降低了住院费用,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贺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2.8%[1].在引起梗阻的因素中,由于腹内粘连导致的占40%左右[2].临床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再次手术,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自1999年11月~2000年7月共收治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32例,均经胃镜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振兴;孟祥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CC)在缺乏儿茶酚胺(CA)测定条件下的定性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CC的临床特点及24小时尿VMA测定,立其丁试验为定性诊断.结果:临床主症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24小时VMA测定、立其丁试验均阳性,阳性率达100%.22例患者全部诊断为PCC.结论:本组病例资料提示:PCC、VMA测定及立其丁试验仍可作为本病的筛选试验,且为价值较高,方便、经济的定性诊断方法.
作者:桂庆云;陈洁华;苏允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乙肝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估计全球已有3亿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1],而乙肝病毒传染途径除了与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外,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据报道,某医院3名医务工作者被乙肝病毒感染,短期内有两人因重症肝炎死亡.1987年英国利用计算机储存资料查明两名手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妇女,她们几个月前由同一医生做过手术,检测当时医生血液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2].我院手术室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扩散,本着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原则,积极地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张小琴;贾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平滑肌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因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加之单一的检查方法,很难确诊.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很困难,误诊和漏诊率颇高.本院从1990年~1999年十年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胃平滑肌肿瘤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传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中度癌痛患者应用达宁1片,tid或qid口服,睡前加服氯硝西泮1~2mg;重度癌痛患者应用达宁2片,tid口服,睡前肌注氯硝西泮1mg.结果:中度癌痛治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23%;重度癌痛治疗有效率为87.5%,显效率2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无显著意义(P>0.05).中重度癌痛治疗总有效率95%.结论: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使二阶梯止痛时间延长.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常规治疗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40例,治愈16例,中残4例,死亡20例.手术组41例,治愈21例,中残3例,死亡17例.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甘露醇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可以改善大脑半球肿胀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食管贲门切除后吻合口瘘时有发生,尤其是胸内瘘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并发症,临床处理较困难;吻合口狭窄及返流的发生,也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从1986年~1998年对580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吻合口实施套装法吻合没有出现吻合口瘘,也减少了吻合口狭窄,增强了抗返流的能力,对预防上述并发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义忠;周家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