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群;邢晓雪;吉学群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的抗焦虑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天敌应激复制小鼠焦虑模型,与地西泮阳性对照组比较,观察高、中、低3个浓度的六味地黄丸对焦虑小鼠体质量、体温、饮水量、行为、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lic,acid,GAB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减轻、体温升高,平均饮水量大,OE%、OT%、血清GABA浓度低;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体质量增加,阳性对照组体温降低,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平均饮水量小且与阳性对照组的OE%、OT%、血清GABA浓度均较高;与六味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体温降低,平均饮水量小,OE%、OT%、血清GABA浓度高.结论:六味地黄丸滋肾阴而抗焦虑,具有量效依赖性,提高GABA水平是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陈嵘;李菊;谭丽萍;殷华;朱晓松;汝晶;杨杏芝;朱梦茹;季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国医大师郑新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基本特征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亏虚为本,风、湿、热、毒、虚致瘀为标,是风湿热毒虚致瘀,困遏三焦,导致肺气虚失于通调、肃降,脾气虚失于运化、统摄,肾虚失于开阖,精室扰动、肾络灼伤,诱发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以补肺健脾益肾治本,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瘀总则,分辨致瘀成因(风、热、温、毒、虚)进行分证论治.
作者:刘洪;杨敬;黎颖;郑新;熊维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脉学渊薮,它在分析脉理、阐述脉法、分类脉象时多征引阴阳,书中述及阴阳脉处颇多.为了解阴阳脉涵义,故结合后世注疏梳理如下:“阳”指阳和之胃气,“阴”指真脏之阴脉;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太过为阳,不及为阴;阴阳为脉象分类纲领.《内经》所述阴阳之脉在不同语境中涵义有所不同,后世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脉理及具体情况加以辨析.
作者:陈慧娟;袁开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苔颜色和厚薄特点.方法:采集103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中、舌根、舌尖、舌两边舌苔颜色及全舌舌苔厚薄信息,不同部位舌苔颜色用红绿蓝三基色分值量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厚苔为主(73.79%);不同部位舌苔三基色分量值分析,舌中大、舌根小,舌边(左)与全舌接近,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位不只在心而是五脏兼顾,故用舌苔颜色和厚薄来指导辩证确有依据.
作者:陈艳;史大卓;董国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从噎膈反胃病名概要及命名依据、噎膈反胃临床表现及其相互关系、噎膈反胃病症的病因病机、噎膈反胃病症的特殊性以及精神调摄的价值等5个方面阐释了历代医学文献有关噎膈反胃的若干重要理论成果.
作者:李如辉;王静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民国中医期刊承载了近代中医药的珍贵文献资料,促进了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故以《现代国医》为例,研究民国中医期刊在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和中药发展三方面的史料价值,同时介绍了民国中医期刊连载的专著、名家医案及中医名家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作者:张云;李文林;陈仁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芳香性中药的药性独特,难以用四气五味来概括,且芳香性中药在临床应用广泛,效用奇特.故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文献研究论述了芳香性中药与脏腑关系,探讨芳香性中药主要通过脾胃,行“香”的中正之气,运偏颇之“邪”,其又可入心(脑)及肺、肝、肾,以发挥醒、悦、行、散、通、透、化、开、宣、泄等作用,达到驱邪外出、令体正安的目的,对临床治疗危重疑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部环宇;王秀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旨在从“深度翻译”的视角探讨中医英译.中医包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关中医内容的英译在本质上是对中医文化的翻译.“深度翻译”既是一种具体翻译方法,也是一种翻译研究方法,其阐释性和文化再现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语言和意义的双重转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背景知识、话语语境、主体意图的充分解读,能够将中医文化保留在译文中,使译文读者有条件更好地理解、欣赏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理解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再现,从而让中医通过译介真正走向世界.
作者:蒋辰雪;刘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和灵魂,其翻译在表达形式和词语取舍上要符合传播的需要.中医药古籍书名因其品类繁多、文化负载词丰富、古今词义变迁等原因使得该领域译本众多、差异甚大,很难统一规范.在此语境下提出的“辨证论译”取义于中医的“辨证论治”,即全面分析、辨别、认识书名的特点与共性,对其成书背景、主要内容、作者身份、研究领域、文化信息、书名来历等进行“望闻问切”,然后针对每一书名的“辩证结果”,运用相应的译则或译法对其灵活施译,不拘泥于某种流派,不固守于某家之言,才是恰当的翻译方法.
作者:孙俊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IL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众多的专家学者从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但从中医角度论述的文献偏少.因此从中医的病名、病因病机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增加对COPD-ILD中医方面的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本病的发展与转归,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明;张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对《醉花窗医案》的分析探讨脉诊特色.该书作者王堉十分重视脉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基本上是凭脉辨证,用脉理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并通过对脉象的诊查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同时其脉诊精微多种诊法并用,在临证时善于依据脉象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
作者:李一群;邢晓雪;吉学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肝气窜证指患者自觉有一股气遍窜全身,所到之处或胀或痛,莫可名状,痛苦异常,以老年妇女为多见,属于神经官能症一类,西医学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多证属肝气郁结、气血不和,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举其验案报道如下.
作者:盖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通过中央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36例,脱落1例,男3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78±8.61)岁;对照组36例,脱落2例,男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64±10.12)岁,终完成69例.试验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治疗,均治疗3周.以Garland和Wedey腕关节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影像数据为评定标准,采集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介入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康复方法、焦虑情绪4个因素与腕关节中医康复疗效有相关性,康复方法的选择和焦虑情绪是影响腕关节功能中医康复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系统完善的中医综合康复指导及治疗对腕关节康复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焦虑情绪作为影响腕关节功能康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赵勇;董青青;秦伟凯;闫安;张宽;赵国东;王钢;耿进朝;王站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总结姜良铎教授从态论治经验,从案例解析其从态论治”疑难病症的具体操作思路,即运用当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研究背景,结合现代科学对疑难病的新认识,辨证时着眼于病灶的微观状态,又关注患者的脏腑、三焦、气血宏观状态,总的立法以通调三焦为大法,治疗时整体把握,结合心理、行为等方法多因素干预,使复杂病症得以合理有效的治疗.
作者:王春勇;康雷;姜尚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医典籍重言词作为中医语言一大特色,具有形美、音美、义美的特点.从翻译美学理论入手分析中医典籍重言词及其译文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以美学取向为归旨,探讨在审美再现过程中如何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更加符合翻译的审美要求,从而达到中医典籍重言词翻译的艺术性.
作者:白杨;陶宝琛;张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补肾助孕方是基于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提出的“心(脑)-肾-子宫轴”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经验方剂.临床研究已证实,其为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LPD)不孕症的有效方药,并能提高患者胚胎着床期P、LH等水平,实验结果提示其能改善卵巢黄体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基于中西医对LPD性不孕为生殖轴功能失调认识上的一致性,课题组认为补肾助孕方能够作用于垂体,提出“通过GnRH受体后信号通路调控垂体GTH表达进而调节生殖轴功能”的作用新机制假说.首次从GnRH受体后PKC-MAPK、Ca2+-CAM、cAMP-PKA信号通路,开创性地研究补肾助孕方对垂体GTH表达分泌的调控及补肾法治疗LPD的助孕新机制,为中药治疗LPD不孕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戴佳轩;徐建亚;谢彤;蒋凤荣;姜淼;周伯如;周惠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天突深刺治疗吞咽障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枫教授数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50名,女30名,平均年龄(58.65±8.30)岁.实验组为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吞咽障碍,对照组只使用天突深刺方法治疗吞咽障碍.使用配对£检验,并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SSA评分和VFSS评分表明,实验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t=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比仅使用天突深刺方法效果要好.
作者:董继革;蔡向红;陈枫;申岩;罗丽华;凌梦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谷参肠安胶囊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病房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美沙拉秦治疗(4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谷参胶囊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肠镜下炎症改善情况,治疗组83.33%,对照组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疾病活动指数降低,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谷参肠安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那坤;武亮;赵冬琰;李莹;胡菱;王玉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医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大众进行中医健康理念、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传播与指导,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和灵魂,是重要方法和首要环节.中医健康教育内容涵盖中医健康概念、中医健康理念、中医病因、中医治未病总则、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干预方法等,极具中医健康教育特色优势.广泛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使健者中医健康素养极大提高,养生保健防病知识技能迅速普及,以期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心身健康,延年益寿,将有力提升治未病服务,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作者:袁尚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天麻首乌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8 min,5%~15%乙腈;18~32 min,15%~26%乙腈;32~35 min,26%~ 27%乙腈;35~48 min,27% ~40%乙腈),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分析时间48 min.结果:根据10批样品建立了天麻首乌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包含天麻、何首乌等6味药的特征峰.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且分析速度较快,可用于天麻首乌片的质量评价.
作者:苏文俏;彭艳梅;李跃辉;周润维;朱立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