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体会

郭银章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破入脑室, 临床资料, 手术时间, 女性, 年龄, 男性, 发病
摘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大84岁,小46岁,平均63岁,均有高血压史.发病至手术时间:6小时以内者47例,6小时至24小时者13例,24小时以上者3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甲酸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TRL13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1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封清海;肖少琴;孟存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肝素治疗

    肾病综合征常易导致高凝状态,本文研究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时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对其凝血机制及蛋白尿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阎炜炜;李润芳;李云胜;樊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放免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和2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组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水平变化与脑梗塞容积大小密切相关,即脑梗塞体积越大,TNF水平越高.本研究认为TNF参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并起重要作用.州F可做为判断病情及脑梗塞体积大小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满侠;张庭华;李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症38例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的效果.方法:将38例重症MAS患儿根据血气及胸片结果分为肺不张组与肺气肿组,对两组所用呼吸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治愈26例(68.4%),死亡(包括放弃)12例(31.6%);常见合并症为肺炎、气胸、持续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结论: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及通气模式,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MAS的关键.

    作者:张振坤;武爱莲;钱秋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滴丙球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1994年8月至1997年11月间以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给予一般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静脉输注及肌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辅佐治疗.在停用丙球后一年多的随访观察中,可以看出静滴丙球在预防和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菊香;王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0例

    目的:了解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中、大量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抽放胸水,控制抽液速度30~50ml/min,每次抽液至无液流出,以后根据临床情况不定时反复彻底抽液.对照组按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1~2次,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不超过1000ml.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治疗中、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极为安全,治疗疗程大大缩短,胸膜肥厚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吕群;洪子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配合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实施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范春竹;田金花;介小霞;杨苗玲;孙丽平;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葡萄糖测定时间对结果影响的探讨

    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及,有的实验室为求方便,采用血清样品一次完成,包括血清葡萄糖测定在内的成套生化检查.由于成批测定时,标本多,标本采取时间和测定时间具有一定距离,以致造成葡萄糖体外消耗,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现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吕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硝普钠加多巴胺治疗重度非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急诊常见疾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治疗虽不能干预其预后,但对于缓解症状,实施进一步后继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重度心力衰竭,不但危险性大,且抢救难度高,硝普钠对于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疗效较肯定.近4年来我科采用小剂量硝普钠加多巴胺联合治疗重度非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平;彭辉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尿酸、肌酐、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肌酐(Cr)、血脂与冠心病(CHD)发生及恶化的关系.方法:收集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60例非AMI和42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测定UA、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总胆固醇(HDL-C)、低密度总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并加以比较、对照.结果:显示AMI、非AMI组中UA、apoB、LDL-C和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而AMI、非AMI组中UA水平接近,无统计学意义.TG、apo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UA、Cr、TC、LDL-C、apoB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UA水平与冠心病恶化程度无关.动脉硬化、缺血致肾功能不全造成UA排泄减少.UA可能是CHD发生的又一危险因素.

    作者:胡越;何仲海;许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探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脑出血患者高血糖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为此我们对9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高血糖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毓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足月妊娠蓖麻油引产的临床观察

    引产是妊娠晚期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催产素是多年来常规用于引产的药物,近年来用蓖麻油煎鸡蛋引产也为较常用的方法,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麻下温热蒸馏水腹腔灌洗对循环和体温的影响

    近年来,胃癌根治术后采用温热低渗液腹腔灌洗(IPHP)来预防腹膜种植转移,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但IPHP对循环及体温的影响报道不多.1997年以来,我们对80例IPHP病人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国慧;王文钧;裘剑波;贺夫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肺癌56例首发症状分析

    我县属肺癌高发地区,在临床工作中,我院所接诊的肺癌患者首发症状常呈多样化,给患者就诊及临床初诊带来一定困难,有的患者因症状不典型而被延误诊治.现对我科1994年~1999年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首发症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降之片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高脂血症的85例患者,口服舒降之10mg,每日一次,6周为1疗程.结果:舒降之治疗高胆固醇(CHO)、高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总有效率为91%、51%、100%.在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有显著疗效.结论:舒降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作者:杨苗玲;周明君;解洪泉;孙桂荣;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与治疗

    目的:临床研究胃手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施行各类胃手术5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7例,其中发生在毕罗氏2式14例,毕罗氏1式3例.除1例予以手术探查,其余均予以保守治疗.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可能反而延长残胃恢复时间.

    作者:陈炳辉;朱聘礼;王观良;边明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防治的探讨

    医源性胆道损伤可发生于上腹部的各种手术中,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及时诊断与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1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就其防治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作者:戴华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研究与应用

    注重儿童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他们有特殊的需要和特性,全面考虑患儿、家长、社会的需要.对儿科病人的护理重点由疾病的治疗转为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维护,采用全方位,连续的护理,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具体的护理活动,运用协同式护理方式,准许父母留下照顾患儿并参与护理活动,并把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结果显示:缩短了住院日,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病人满意率大大提高.说明该整体护理模式适合儿科病房特点,可促进儿童的康复和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惠敏;王晓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例胃肠错吻分析

    例1,男性,35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73年8月30日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取BillrothⅡ式结肠前法,术后3天开始流质饮食,腹泻3~4次/日,呈水样,误认为胃切除后胃肠道功能紊乱,采取控制饮食综合治疗,直至术后21天方改为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仍有腹泻,3~4次/日,大便呈糊状或水样.患者日渐消瘦,术后27天并发右侧渗出性胸膜炎,术后53天考虑有胃回肠错吻的可能,即行钡餐检查,发现钡剂经胃肠吻合口迅速到达回盲肠部和升结肠.再次手术证实胃与回肠下段吻合,遂切除原胃肠吻合口,端端吻合回肠,重行残胃与空肠吻合.术后加强支持治疗.于12月4日痊愈出院.共住院110天.

    作者:秦吉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胸段食管切除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切除的途径及方法,证实全胸段食管切除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用性.方法:对全胸段食管切除的2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从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5年生存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例患者无1例切缘癌残留,手术时间比主动脉弓上吻合平均延长1J时,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全胸段食管切除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法.

    作者:卞万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