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杨苗玲;周明君;解洪泉;孙桂荣;石振纲

关键词:舒降之, 高脂血症
摘要:目的:观察舒降之片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高脂血症的85例患者,口服舒降之10mg,每日一次,6周为1疗程.结果:舒降之治疗高胆固醇(CHO)、高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总有效率为91%、51%、100%.在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有显著疗效.结论:舒降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注IVIG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ITP疗效观察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Ⅳ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已被公认[1],但单用ⅣIG治疗,血小板升高后在短时间内下降.自199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IVIG和地塞米松并用治疗11例ITP,已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君;郭渠莲;陈经英;胡晓;王胜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院供应室存在伤害因素的防护

    各级医院的供应室,担负着医疗器械及物品的清洗、消毒等工作,常接触到对健康不利因素,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伤害身体,必须注意防护,现介绍我院防护概况如下:

    作者:钱素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10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1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治疗经过.结果: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如能对围手术期做出合理处理,老年患者均在术后痊愈早期出院,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LC也适合于广大老年患者.

    作者:陈利民;云平;姚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大84岁,小46岁,平均63岁,均有高血压史.发病至手术时间:6小时以内者47例,6小时至24小时者13例,24小时以上者3例.

    作者:郭银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治疗组(A组)30例加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天;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B组)30例,方法和疗程同A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86.7%,明显高于B组70.0%(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郑乐群;王克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程序探讨

    采用系统护理和动态管理对38例真菌性角膜炎手术前后的不同情况区别处理,并根据各阶段的主要病情变化相应调整,以期探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程序.结果:Ⅰ期愈合者36例,原发病灶复发2例,其中1例发生眼内炎经治疗无效而行眼内容物剜出术.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整体护理应从防盲治盲的角度出发,对发病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手术病人护理计划的设置和预期目标的设定应形成动态管理.

    作者:蔡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延迟性脾破裂32例临床治疗体会

    延迟性脾破裂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中央型破裂和包膜下破裂发展而成的真性破裂.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误诊,并发症和病死率均高于一般脾破裂.我院自1980~2000年共收治32例,占同期脾破裂的10.1%,现将临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徐志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尿酸、肌酐、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尿酸(UA)、肌酐(Cr)、血脂与冠心病(CHD)发生及恶化的关系.方法:收集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60例非AMI和42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测定UA、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总胆固醇(HDL-C)、低密度总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并加以比较、对照.结果:显示AMI、非AMI组中UA、apoB、LDL-C和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而AMI、非AMI组中UA水平接近,无统计学意义.TG、apo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UA、Cr、TC、LDL-C、apoB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UA水平与冠心病恶化程度无关.动脉硬化、缺血致肾功能不全造成UA排泄减少.UA可能是CHD发生的又一危险因素.

    作者:胡越;何仲海;许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硝普钠加多巴胺治疗重度非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急诊常见疾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治疗虽不能干预其预后,但对于缓解症状,实施进一步后继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重度心力衰竭,不但危险性大,且抢救难度高,硝普钠对于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疗效较肯定.近4年来我科采用小剂量硝普钠加多巴胺联合治疗重度非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平;彭辉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母乳中巨细胞病毒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母婴间巨细胞病毒(CMV)传播的意义.方法:采用直接酶标探针及化学发光自显影技术检测哺乳期妇女乳汁标本和婴儿尿标本中CMV-DNA.结果:血清CMV-IgM阳性产妇乳汁检测CMV-DNA阳性率为44.4%(4/9),CMV-IgG阳性产妇乳汁检测CMV-DNA阳性率为16.7%(2/12),母子配对检测结果,母婴传播率为40%(2/5).结论:巨细胞病毒能够通过母乳传播.

    作者:杨波;彭京红;李刚;孙正芸;李雪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例胃肠错吻分析

    例1,男性,35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73年8月30日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取BillrothⅡ式结肠前法,术后3天开始流质饮食,腹泻3~4次/日,呈水样,误认为胃切除后胃肠道功能紊乱,采取控制饮食综合治疗,直至术后21天方改为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仍有腹泻,3~4次/日,大便呈糊状或水样.患者日渐消瘦,术后27天并发右侧渗出性胸膜炎,术后53天考虑有胃回肠错吻的可能,即行钡餐检查,发现钡剂经胃肠吻合口迅速到达回盲肠部和升结肠.再次手术证实胃与回肠下段吻合,遂切除原胃肠吻合口,端端吻合回肠,重行残胃与空肠吻合.术后加强支持治疗.于12月4日痊愈出院.共住院110天.

    作者:秦吉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改良式脑室-腹腔分流术21例体会

    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术式,我们对皮下隧道进行一个小小的改良,避免了隧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奇东;江泉;漆松涛;罗建坤;曾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放免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和2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组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水平变化与脑梗塞容积大小密切相关,即脑梗塞体积越大,TNF水平越高.本研究认为TNF参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并起重要作用.州F可做为判断病情及脑梗塞体积大小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满侠;张庭华;李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青年心脏性猝死

    青年猝死虽不多见,但发病突然,一旦出现心脏骤停而迅速死亡.据资料分析,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2%,近年来逐渐受到医学界重视.为探讨青年心脏性猝死,我们对本院近年1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周明君;杨苗玲;姬会霞;吴昌锋;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控制医院的每个感染环节.供应室作为医院内各种无菌器材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大量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由于供应种类多,涉及科室广,如消毒、灭菌不彻底,可造成全院性的院内感染,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效果.因此,充分发挥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浅谈个人观点.

    作者:韩佩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在残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方法:通过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输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临床表现,并监测营养支持前后血糖、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其他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残胃功能恢复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处于正常范围.体重、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在营养支持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残胃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是一种治疗残胃排空障碍的有效手段.

    作者:贺夫林;王梦炎;俞伟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病人意外情况的处理

    我科近五年来共行气管切开60余例,其中6例术后分别发生了伤口出血、皮下气肿、气管内套管阻塞、套管脱出、内管取出与安放困难、气管套管拔出困难等意外情况.对其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做了阐述,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温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清洁内管等几项防止意外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变异干髓术治疗恒牙感染根管的临床观察

    牙髓病及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为解除患者的痛苦,近5年内我们采用了变异干髓术治疗86例,并经1~3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儿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初产妇及巨大胎儿的增多,以及CT、MRI问世.婴儿颅内出血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我院1998年2月~2000年6月收治该病30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炳华;徐锋;管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37例恶性肿瘤的急诊症状特点

    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急诊科接待的肿瘤患者也越来越多.我院从1992年~2000年3月在急诊科留观的恶性肿瘤患者237人次,占总留观人数的11.2%,不少患者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现就恶性肿瘤急诊症状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罗翌;刘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