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梅
目的:走动式管理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探讨.方法:门诊部干事每天巡视诊区,及时解决问题.结果:自助设备使用率上升、预约率上升、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走动式管理可以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提高分诊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艳;马勇波;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提高医疗技术、加强技术管理将成为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根据平衡计分卡思路,通过将医疗技术实施能效评价分为效益指标、内部质量管理与运营指标、个人学习与成长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4个维度,来探讨开展医疗技术动态管理模式及方法,以期加强医疗技术管理,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卞洁;李扬;马克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为探索松散型区域医联体的运行管理模式,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2015年,无锡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在管理模式、制度建设、运行流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医联体信息平台,开展专家下沉、专科帮扶、培训义诊、双向转诊等,由独立设置的医联体办公室开展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理顺了医联体内部服务流程,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作者:郭华;陈卫平;朱华淳;郑孔林;姜武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估“5+1”分阶段糖尿病管理模式(SDTM)对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DTM管理模式,对参与南京市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小屋”管理的36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管理,从SDTM平台导出数据,对管理对象的干预前后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管理前后,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数及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指标均数也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OR=2.36,95%CI=1.37~4.07)、高密度脂蛋白未达标(OR=1.66,95%CI=1.04~2.66)是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5+1”分阶段糖尿病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糖尿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独立因素.
作者:年娟;茅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岗前培训是医院以新员工为主要对象的集中培训,是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和重要途径.新入职员工是医院的新生力量,面临着身份转换、环境适应、心理适应等诸多问题,成功的岗前培训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1].通过近几年的岗前培训实践,经过不断调整、提升,使岗前培训内容更具体、更系统,新入职员工受益更大.
作者:韦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医院后勤管理中落实JCI标准,提升后勤管理质量,关键是后勤员工的执行情况.无锡二院从后勤员工的思想现状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从员工的基础培训、知识引导,到理念转变,到工作实践,终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实践证明,应将JCI标准贯穿于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一系列养成教育,让其深植于后勤员工内心.
作者:卫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2年5月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要求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做好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并及时向辖区公安部门通报,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妥善处理因医疗纠纷等引发的治安事件,维护正常诊疗秩序;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建立警务室[1].无锡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29日起建立警务室,通过警医之间的磨合,有效控制了医患矛盾的激烈程度,引导患者依法解决医患纠纷.
作者:顾晓峰;田玥;葛焕青;吴兵;周东;钱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医院其他所有工作,为医院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证.探索在提高党员参与率、增加工作的实效性上扩宽思路、努力创新,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1 PDCA循环在积分制考核中的应用PDCA循环圈在党员积分考核中的应用,使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更趋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积分制管理,就是全方位地对党员的能力、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通过实时记录公示和累加永久使用,从而有效地调动党员积极性,促进党建工作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杨彩虹;朱舒婷;孙伟;鞠永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文章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例,针对患者反映强烈而又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焦点问题,探寻改善方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通过总结、分析,提炼承诺内容,推行服务公示制.在实施过程中,经过调研提议、动员部署、公示承诺等过程,改善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管理能力,减轻了患者诊疗负担,并从医护联合查房、设立服务督导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
作者:杜乌林;李萍;金琰斐;张晓羽;尹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各级医院贯彻执行中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医院管理协调中枢的办公室,担负着“参谋部”、“协调部”和“后勤部”的重要职能,医院办公室主任的作用和位置十分重要.
作者:李传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药价格改革是医改中的重要一环,药事管理在其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基层医院存在对药事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人员编制不足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深化医改的当下,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基层对药学人员的教育培训,规范制度建设,加强研究,将药物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于药事管理,促进医院的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作者:臧宝华;夏少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跨境医疗作为当前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一出现便备受青睐,主要原因是其巨大的利益创收.然而,在跨境医疗迅猛发展的势头下,患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本文通过对欧盟及我国跨境医疗患者权益立法保护现状及医疗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跨境医疗存在的患者权益保护问题提供法律对策.
作者:王梦娟;胡佩佩;邢冬妮;刘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策划和宣传报道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医院宣传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1 案例2015年3月26日,常州市本地“化龙巷”网上出现一则网帖:寥寥几句,配上一幅医生为老人系鞋带的图片,把一个医生细心、热情地为民服务的形象直白地展现在网友面前,引发数万网友点赞、转载,省内外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注入一股和谐的春风,在塑造了医护人员细心为人民服务形象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
作者:潘亚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无线移动查房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医院管理效率和力度,减少临床医疗事故和差错,实现了医院的数字化管理.方法:构建医院无线内部网络,实现楼层病区内部无缝漫游,与HIS核心网络连接,使用移动设备和查房系统,实现临床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结果:在医院临床科室里的任何角落,医护工作人员可随时查看患者的医嘱、电子病历、检查检验报告以及护理记录等情况.结论: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简化了医疗工作流程,推动数字化医院建设,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朱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张家港市卫计委以达到江苏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为背景,针对医院高收入、高成本的运行状况,在全市开展“十大绩效比拼”活动,发挥政策导向和监管作用,引导公立医院提升综合绩效,逐步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本研究以市内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A医院为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引入绩效考核,实施以“十大绩效比拼”目标为核心要素、多种考核方法并存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关键指标考核解决医院突出问题,通过全方位绩效评价大程度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运行两年来,A医院服务效率和内涵质量进一步提升,业务收入结构和职工薪酬体系进一步优化,对实现医院良性运行、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靖江市人民医院通过创“三级医院”,从科室流程、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行风建设、就诊环境、服务价格等方面入手,抓医院内涵建设,引送优质资源下沉,推进上下联动和双向转诊,实现了我市医疗秩序的正常化,但分级诊疗任重道远,运行上还存在盲区,缺少统一的标准,需要多部门联合协调,制定相关政策,细化服务流程并持续改进,科学引导老百姓就医.
作者:高峰;张正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出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儿童医疗保健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儿科医师短缺形势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我国生育政策的阅读和儿科资源建设相关文献的阅读汇总,分析了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医疗机构设置不足、资源配置失衡,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就诊冷热不均,医师培养数量不足,离职转岗频繁等,就此提出了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强儿科医师队伍建设的相应措施,为进一步缓解儿童医疗保健资源供需矛盾,稳定发展儿科医师人才队伍提供参考.
作者:黄慧敏;孙敏;黄松明;邵海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5年10月起江苏省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部分检验检查价格,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这会导致医疗收入面临结构性的调整,医院的发展趋势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内涵型方向发展,使得医改下的公立医院不得不对自身的物价管理工作重新思考.
作者:储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疗卫生行业文明,是由医疗卫生行业所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被医护人员所广泛认知和遵循.所以,医院文化建设是培育行业文明的主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1].常州二院已有80年建院史,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在50年代初成立江苏省第五康复医院救治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时期的“康复精神”;有在医院建设发展中克难求进,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形成的拼搏精神,并发展成为如今“德技双馨,病人至上”、“爱院爱岗爱人,勤业敬业精业”的医院精神,也是我院行业文明建设的总遵循.
作者:李春旻;王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遵照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全面贯彻落实党建工作新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防病新期盼,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近几年来,中心党总支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动力,通过建立党员分类管理积分考核制度、开展“五型”党支部创建和党组织结对共建等“三大”党建载体建设,加强了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作者:谢云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