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和患方对肿瘤疾病就医期望值分析

唐琴;陈瑞;周守君

关键词:期望值, 知情同意, 医患沟通, 医患纠纷, 医患关系, 肿瘤疾病
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和患方(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疾病的就医期望值、危重病人抢救、知情同意、医患关系等相关问题并探讨原因、分析思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完成有效问卷200份,建立数据库,利用对应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方的就医期望较高,部分患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部分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缺乏信心.结论:目前医患双方对肿瘤治疗的医学期望值不同,在治疗中易产生医患纠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专科医院“12345”政府服务热线分析研究

    医疗纠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患方对医疗效果期望值的增加及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建服务型政府和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重大举措,南京市“12345”政务呼叫中心应运而生,该文通过对某院近三年接收的“12345”医疗质量类工单进行分析,了解该院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分析其发生规律,为医务人员防范类似纠纷提供参考.

    作者:周楠;任红润;王文梅;邓润智;闫翔;邵辰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常州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文化激励问题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都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文化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针对儿科医护人员的文化激励问题研究甚少[1-3],儿科医护人员因为具有与成人医护人员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其文化激励也与其它医护人员有所不同.本文以常州市儿童医院为例探寻有效的文化激励对策,以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缓解“儿科医护荒”.

    作者:陈华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江苏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出院患者第三方调查满意度剖析

    患者满意度是人们基于在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的一种评价,是经历医疗保健服务后形成的情感状态的反映[1].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能够反映出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真实想法.一方面出院患者诊疗已结束,不因负面评价影响自己的治疗,能够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出院患者参与了全面的就诊治疗流程,对医院整个环境和流程比较熟悉,认识全面[2].通过调查了解医院在为患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服务中的瓶颈,使得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不断上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王绿萍;蒲皆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篇”新媒体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医院的文化活动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信、微博以其及时、互动、便捷、高效、普及的传播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样也深受广大医务人员的喜爱.人们通过它们分享身边的时事热点,发表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抒发自我情感.随时关注、发送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无锡二院根据员工这一心理特点,尝试运用“美篇”这个新媒体作为活动手段,起到宣传医院动态、传递医界声音、表达员工愿景的作用,有效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发展[1].

    作者:华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专科医院强化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建设

    目的:观察组建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对于专科医院保障医疗安全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组建多部门协作体、强化应急处置流程、狠抓医疗团队建设处置夜间及节假日出现的突发医疗安全事件.结果:成立应急团队5年多以来共处理医疗突发事件39起,急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具备快速诊治、快速抢救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徐红芹;曹国凡;姚进;何伟;郭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专科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举措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2016年的全国火灾情况统计:从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等引发的火灾占总量的30.4%,电气仍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当前,现代化医院的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电力来维持,包括常规照明和医疗用电等等,大量的医疗器械、机电设备的长时间运作会导致线路发热,电力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存在隐患,火情一旦发生会迅速蔓延.

    作者:安恩光;肖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视角下过程质量管理在我院的应用与体会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2016年11月1日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对制度内容,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主体、管控形式、组织体系和职责、保障机制、重点环节、风险防范、持续改进方面强化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是体现国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志.医疗质量概念的三维内涵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由美国医疗质量管理之父多那比第安(Avedis Donabedian)于1966年首次提出,密切关注一个问题即“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获得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从过程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丁胜;蒋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和患方对肿瘤疾病就医期望值分析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和患方(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疾病的就医期望值、危重病人抢救、知情同意、医患关系等相关问题并探讨原因、分析思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完成有效问卷200份,建立数据库,利用对应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方的就医期望较高,部分患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部分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缺乏信心.结论:目前医患双方对肿瘤治疗的医学期望值不同,在治疗中易产生医患纠纷.

    作者:唐琴;陈瑞;周守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以项目为抓手 问题为导向 发挥医院各管理委员会作用

    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提高质量、确保安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1].为加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根据国家、省、市卫计委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我院成立了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医疗争议鉴定管理委员会、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等13个相关管理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自己专属的管理制度与目标、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但所有的管理委员会都是围绕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确保医院安全稳定而开展工作的.

    作者:文永思;朱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优化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优化药物治疗(OMT,optimal medical therapy)方案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5月,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服用并OMT治疗的患者42例,通过开展出院时和出院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观察患者OMT使用率、服药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PCI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OMT使用率下降至59.5%(P< 0.05),通过延续性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3个月随访时的OMT使用率(88.1%,P<0.05).同时,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好改善.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及OMT使用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陈玉红;常芸;黄天熠;刘芳;郑雪梅;袁夏霖;莫秋鹃;倪明鲜;杨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集成支付管理平台在医疗领域的设计实现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环节之一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宝、微信等)已经逐渐被人们熟悉并接受.但在医疗领域,由于医院支付服务建设水平较为落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之中[1-2].所谓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的资金支付“中间平台”.其运作的实质是在收款人与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只有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决定资金的去向.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网银在线、快钱、财付通、易宝等[3].对医院而言,若为每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分别与HIS做接口,工作量非常巨大,也很复杂,为此集成支付平台的概念应运而生.

    作者:朱卓谨;华履春;赵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JCI标准和“三查七对”制度谈患者身份识别

    本文通过对JCI标准及国内关于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现状及其局限性的分析,探讨对临床患者身份识别执行过程的认识,并提出对临床近百种患者身份识别场景进行分类分级,制订规范的识别流程,以指导医护人员有效落实身份识别制度,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史婷奇;刘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幼保健机构集团化之路的初探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初探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之路,20年的探索成效证明了整合卫生资源、组建医院集团是新形势下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医院集团多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间的联合少之又少,本文结合妇幼保健发展现况,探索以专科发展为纽带的妇幼保健医院集团建设,在新生育政策的大环境下,应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上升,塑造独特服务品牌,与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杜宣宁;沈嵘;衡永乐;沈旴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品管圈的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管理实践研究

    为加强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的全面管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该院根据品管圈(QCC)实施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管理,根据品管圈的实施流程完成拟定对策及实施、效果确认、标准操作流程计划书,通过风险评估工具筛选出风险较高的主题圈,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研究认为将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与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结合,是一种有益探索,可以有效控制医院药事质量管理的风险,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过栋;丁永娟;卞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微信企业号的应用实践

    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普及,此平台已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对医院管理、宣传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微信公众平台包括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服务号每月只能群发4条消息,申请者多为企业和组织,侧重于向用户提供强大的业务服务,并对用户进行管理;订阅号每天能群发1条消息,申请者多为媒体和个人,侧重于为读者提供及时的资讯.由于服务号和订阅号存在着发送消息次数限制、关注权限过于开放、内部保密性不佳等缺陷,2014年9月,腾讯公司再次推出适合于企业内部管理、宣传资讯的另一款安全管理平台——微信企业号.它是微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移动服务,旨在提供企业移动应用入口,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系统间的连接.

    作者:郑惠兰;周艳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科学管理工具在医院管理中的选择与应用

    医院管理工具是适用于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常用管理工具,以医疗质量管理为主.学习与运用科学管理工具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运用医院管理工具的重要性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患者就医需求的增长和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迫切需要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管理工具的运用,可以使管理者的思维变得缜密、有序,使医院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掌控.将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是提升医院管理效能的基础.

    作者:周瑞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以“党组织统一活动日”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党内生活,深化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内民主,有效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1].近年来,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坚持每月“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制度,以此作为推进各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做到活动开展制度化、活动内容规范化、活动主题鲜明化、活动特色品牌化,实现党员形象有新转变、党组织活力有新提升、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新突破的目标.

    作者:徐可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京市儿童医疗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市儿童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医药卫生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结果:2015年综合医院提供诊疗服务的数量比2014年增长了7.06%,儿童医院提供诊疗服务的数量比2014年增长了7.7%,增长率高于综合医院.2015年综合医院医师的日均诊疗人次为7.7人次,儿童医院为10.28人次,比综合医院高33.5%.儿童医院医师的年均出院人次为114.48人次,综合医院医师为85.5人次,比综合医院高33.89%.儿童医院的住院床位持续处于超负荷状态.结论:儿童医院医师的工作负担在各类医院中重,原因为:儿科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儿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的纵向体系不完善;儿科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作者:王东华;张爱华;张方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单病种付费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实施单病种付费方式.方法:选取2012-2016年医保性质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测算每年的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目前医院实行的单病种付费方式,可以控制总量,降低成本;但也存在病种覆盖范围小,支付标准低和限制新技术发展的缺陷.结论:为弥补单病种付费方式的缺陷,可引入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以实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三赢”局面.

    作者:钱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型公立医院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大型公立医院不得不向管理要绩效,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造一支现代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人员队伍也是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