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品管圈的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管理实践研究

过栋;丁永娟;卞芸

关键词:风险管理, 品管圈, 医院药事, 药事质量
摘要:为加强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的全面管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该院根据品管圈(QCC)实施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管理,根据品管圈的实施流程完成拟定对策及实施、效果确认、标准操作流程计划书,通过风险评估工具筛选出风险较高的主题圈,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研究认为将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与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结合,是一种有益探索,可以有效控制医院药事质量管理的风险,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医师对手术点数激励方式调查解析与对策

    目的:调查手术医生对手术进行点数管理、考核的认识,以便建立一套科学、公平、便捷的评价指标.方法:对3家三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甲等医院312名手术医生基本情况、手术点数认识、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88.46%手术医生认为,需要转变考核方式,施行手术点数进行全方面管理.结论:医院应实施手术点数管理,加强手术医师精细化管理,转变评价与考核方式,促进医师成长动力,激发事业热情,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作者:曹德林;王文君;吉鹏;周晓宇;赵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SMART原则在规划和实施医院沟通文化中的应用

    将SMART原则引用到医院沟通文化的规划和实施中.从规范明确化,标准文字化;医院沟通工作的可衡量性与考核结果的可衡量性;沟通目标如何能够被医务人员所接受;沟通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沟通目标有时间限制等方面阐述了SMART原则使用中的各个方面.SMART原则更好地将医患沟通统一融合于服务外部客户(患方)和内部客户(医方)的全过程,在全院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

    作者:龚晓霞;谢志娟;封雪;陈重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科学管理工具在医院管理中的选择与应用

    医院管理工具是适用于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常用管理工具,以医疗质量管理为主.学习与运用科学管理工具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运用医院管理工具的重要性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患者就医需求的增长和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迫切需要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管理工具的运用,可以使管理者的思维变得缜密、有序,使医院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明了,易于掌控.将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是提升医院管理效能的基础.

    作者:周瑞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优化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优化药物治疗(OMT,optimal medical therapy)方案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5月,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服用并OMT治疗的患者42例,通过开展出院时和出院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观察患者OMT使用率、服药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PCI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OMT使用率下降至59.5%(P< 0.05),通过延续性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3个月随访时的OMT使用率(88.1%,P<0.05).同时,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好改善.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服药依从性及OMT使用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陈玉红;常芸;黄天熠;刘芳;郑雪梅;袁夏霖;莫秋鹃;倪明鲜;杨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院长现场办公会”的运行模式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院长现场办公会”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医院发展动力.方法:由院领导召集涉及所需研究和解决事项的其他分管领导、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现场办公会议,会前充分准备,会中坦诚交流,会后督办落实.结果:2016年共召开现场办公会14次,督办事项79项,解决57项,正在解决15项,因政策原因有7项无法解决,平均解决率为91.1%,提升了医院的运行效率,推动了医院业务量的不断攀升.结论:“院长现场办公会”制度,提高职能部门服务于临床一线的意识,有利于决策科学化,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王天乐;陈建荣;李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专科医院强化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建设

    目的:观察组建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对于专科医院保障医疗安全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组建多部门协作体、强化应急处置流程、狠抓医疗团队建设处置夜间及节假日出现的突发医疗安全事件.结果:成立应急团队5年多以来共处理医疗突发事件39起,急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具备快速诊治、快速抢救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徐红芹;曹国凡;姚进;何伟;郭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医改形势下合理控制医院药占比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新医改形势下合理控制医院药占比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通过科学设定药占比管控目标、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发挥临床药师职能、控制用药权限、加强考核以及与社区医院联动等措施对药占比进行合理控制.结果:2013年起,通过系统管控措施,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药占比控制在30%左右,并且逐年下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结论:在药占比的管控中不仅要科学设定目标值、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管,还要打好三合理“组合拳”,才能大限度维护患者利益、提升健康福祉.

    作者:钱小蔷;徐永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瑞士奶酪模型”对血站人为差错控制的启示

    血液安全是血站的职责所在,为避免人为差错引发输血相关医疗事故,以人为差错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瑞士奶酪模型”对人为差错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血站已发生的人为差错实例从事故发生涉及的组织因素、不安全的监管、不安全行为的先兆和不安全行为的4个层面系统地寻找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项预防人为差错的措施.

    作者:俞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品批次信息化管理实践与分析

    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药品流通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报表中不允许出现调价金额,现有药品管理系统不能完成上述要求,导致报表不符合成本核算的规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药品信息系统中对药品实行批次管理,由收益报表向成本报表转变.针对药品的物资和医疗双重特性,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医院HIS系统中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完成从药库-药房-病人的药品完全批次管理,从药品管理与使用上减少医患纠纷,使药品管理更加科学、标准、规范,为医院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该文着重介绍药品在药库、药房按批次管理的流程及程序实现,关注药品库存台帐中批次的生成与消耗.重点在于管理的科学性,操作的方便性以及数字的准确性.同时也对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作者:张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传统分类与命名文化的认知图式分析

    中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命名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药品种繁杂,分类不同,名称各异,但名称和分类的背后是文化的作用,文化影响认知,认知形成中药分类和命名.通过对中药传统分类法以及其命名文化规律的分析,发现中药分类及命名文化的认知图式.有助于对中药文化与知识的关联效应作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吕云霞;周晨婷;汪鑫;申俊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内涵及实施难点

    1“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内涵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中,基层首诊制的贯彻落实是基础,双向转诊是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的核心,分级诊疗是终落脚点.1.1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概念剖析

    作者:林妍妍;冯星;田健美;罗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现阶段二级医院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对策探讨

    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医院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本应作为区域内面向基层群众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二级医院,由于自身规模、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在自身建设发展中不断遭遇瓶颈,陷入病源大量流失、财政投入不足、科研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医疗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等困境.作者通过分析二级医院发展现状,列出二级医院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邓晶;崔元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职能部门全方位巡查服务在医院管理中的实践

    根据医院十三五规划“区域性医学中心”,“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计划”要求,院领导班子民主商议、科学决策提出了“职能部门全方位巡查”计划,2015年10月院办公室制定了《职能部门负责人日巡查服务制度》,11月起开展日巡查,联合行政、医疗、护理总值班巡查及后勤、信息部门专项检查,开展全方位巡查服务,引入PDCA循环全程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效能,形成持续有效的质量持续改进体系,提升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切实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作者:朱莉;钱大禹;王龙凤;顾爱芹;殷屹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常州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文化激励问题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都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文化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针对儿科医护人员的文化激励问题研究甚少[1-3],儿科医护人员因为具有与成人医护人员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其文化激励也与其它医护人员有所不同.本文以常州市儿童医院为例探寻有效的文化激励对策,以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缓解“儿科医护荒”.

    作者:陈华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型公立医院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大型公立医院不得不向管理要绩效,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造一支现代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人员队伍也是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幼保健机构集团化之路的初探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初探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之路,20年的探索成效证明了整合卫生资源、组建医院集团是新形势下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医院集团多为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间的联合少之又少,本文结合妇幼保健发展现况,探索以专科发展为纽带的妇幼保健医院集团建设,在新生育政策的大环境下,应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上升,塑造独特服务品牌,与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杜宣宁;沈嵘;衡永乐;沈旴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为强化医院质量与安全内涵建设,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需建立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院长为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通过对各专业委员会进行考核,督促各专业委员会履行职责,发挥各委员会功能;采用专项调研、个案追踪、系统追踪等多种方式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行综合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的质量安全问题;积极推动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定期对职能处室进行考核,加强职能处室管理水平;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督促各处室开展应急演练等.经过三年的努力,医院质量安全内涵建设卓有成效.

    作者:张骞峰;李小民;刘萍;倪爱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京市溧水区基层医师人才紧缺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服务也产生了新的需求.然而,卫生医疗资源供给的“正三角”结构与群众卫生需求的“倒三角”结构仍然不相匹配,卫生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供需矛盾.医师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人才队伍的质量是决定全区医疗水平的关键要素.本文拟通过选定的苏南涉农区溧水区进行研究分析,对该区基层医师人才紧张、医师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谈笑;吴红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信公众平台献血健康教育对无偿献血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建立及维护献血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比较微信公众平台干预前后特定人群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及献血行为的变化,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在献血健康教育及招募中的作用.采用微信平台实施献血健康教育对无偿献血认知度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微信平台有潜力成为未来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

    作者:吕亚璟;吴晓晖;赵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军民共建,打造模范双拥医院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双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区双拥办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立足实际,服务大局,全面做好国防教育、征兵体检和拥军优属等各项工作.2016年12月,我院被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军分区联合表彰为泰州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集体嘉奖荣誉称号.

    作者:金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