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市溧水区基层医师人才紧缺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谈笑;吴红辉

关键词:基层卫生机构, 医学, 人才, 招聘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服务也产生了新的需求.然而,卫生医疗资源供给的“正三角”结构与群众卫生需求的“倒三角”结构仍然不相匹配,卫生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供需矛盾.医师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人才队伍的质量是决定全区医疗水平的关键要素.本文拟通过选定的苏南涉农区溧水区进行研究分析,对该区基层医师人才紧张、医师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瑞士奶酪模型”对血站人为差错控制的启示

    血液安全是血站的职责所在,为避免人为差错引发输血相关医疗事故,以人为差错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瑞士奶酪模型”对人为差错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血站已发生的人为差错实例从事故发生涉及的组织因素、不安全的监管、不安全行为的先兆和不安全行为的4个层面系统地寻找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项预防人为差错的措施.

    作者:俞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药品批次信息化管理实践与分析

    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药品流通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报表中不允许出现调价金额,现有药品管理系统不能完成上述要求,导致报表不符合成本核算的规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药品信息系统中对药品实行批次管理,由收益报表向成本报表转变.针对药品的物资和医疗双重特性,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医院HIS系统中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完成从药库-药房-病人的药品完全批次管理,从药品管理与使用上减少医患纠纷,使药品管理更加科学、标准、规范,为医院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该文着重介绍药品在药库、药房按批次管理的流程及程序实现,关注药品库存台帐中批次的生成与消耗.重点在于管理的科学性,操作的方便性以及数字的准确性.同时也对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作者:张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常州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文化激励问题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都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文化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针对儿科医护人员的文化激励问题研究甚少[1-3],儿科医护人员因为具有与成人医护人员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其文化激励也与其它医护人员有所不同.本文以常州市儿童医院为例探寻有效的文化激励对策,以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缓解“儿科医护荒”.

    作者:陈华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消防控制室的体会

    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场所.在长期的值守工作中,工作人员局限于先有报警再处理,对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意识欠缺,未形成系统的消防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如何通过调节可控因素来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是亟须探讨解决的问题[1].

    作者:陈玲;阚洪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视角下过程质量管理在我院的应用与体会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2016年11月1日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对制度内容,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主体、管控形式、组织体系和职责、保障机制、重点环节、风险防范、持续改进方面强化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是体现国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志.医疗质量概念的三维内涵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由美国医疗质量管理之父多那比第安(Avedis Donabedian)于1966年首次提出,密切关注一个问题即“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获得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从过程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丁胜;蒋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院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1 综合医改对公立医院带来的机遇及挑战1.1新医改给公立医院带来的问题及机遇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医院的诊疗压力,而药品“零差价”的实行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药品的良性流通机制也在逐渐构建与完善当中,这给公立医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为公立医院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医院发展之间会出现矛盾,国家鼓励多元办医格局,多种办医模式对公立医院带来了强有力的竞争等都对公立医院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作者:周军伟;李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QCC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管理

    目的:利用QCC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5年全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找不合理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实施.结果:经有效对策后,抗生素合理率从49%上升81.73%.结论:利用QCC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进行管理,管理有效.

    作者:史兰萍;杨香玉;王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型公立医院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大型公立医院不得不向管理要绩效,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造一支现代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人员队伍也是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京市儿童医疗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市儿童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医药卫生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结果:2015年综合医院提供诊疗服务的数量比2014年增长了7.06%,儿童医院提供诊疗服务的数量比2014年增长了7.7%,增长率高于综合医院.2015年综合医院医师的日均诊疗人次为7.7人次,儿童医院为10.28人次,比综合医院高33.5%.儿童医院医师的年均出院人次为114.48人次,综合医院医师为85.5人次,比综合医院高33.89%.儿童医院的住院床位持续处于超负荷状态.结论:儿童医院医师的工作负担在各类医院中重,原因为:儿科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儿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的纵向体系不完善;儿科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作者:王东华;张爱华;张方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微信企业号的应用实践

    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普及,此平台已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对医院管理、宣传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微信公众平台包括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服务号每月只能群发4条消息,申请者多为企业和组织,侧重于向用户提供强大的业务服务,并对用户进行管理;订阅号每天能群发1条消息,申请者多为媒体和个人,侧重于为读者提供及时的资讯.由于服务号和订阅号存在着发送消息次数限制、关注权限过于开放、内部保密性不佳等缺陷,2014年9月,腾讯公司再次推出适合于企业内部管理、宣传资讯的另一款安全管理平台——微信企业号.它是微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移动服务,旨在提供企业移动应用入口,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系统间的连接.

    作者:郑惠兰;周艳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的实践和探讨

    《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5]89号)、《江苏省医改综合试点方案》以及《2016年省政府深化医改试点工作任务》等文件要求,到2016年6月底,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并量化区域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定期公示主要监测指标,初步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城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总量增幅和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增幅有所下降.镇江市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在医疗控费方面率先采取了系列措施,市直8所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胡庆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实施病历处方点评制度对医疗质量指标的影响分析

    该文通过对高邮市各医疗机构从2011年至2016年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分析,提示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病历、处方点评制度,对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和“三合理”水平,对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十分有效.

    作者:龚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单病种付费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实施单病种付费方式.方法:选取2012-2016年医保性质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测算每年的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目前医院实行的单病种付费方式,可以控制总量,降低成本;但也存在病种覆盖范围小,支付标准低和限制新技术发展的缺陷.结论:为弥补单病种付费方式的缺陷,可引入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以实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三赢”局面.

    作者:钱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患双方医疗信息安全的认知差异分析及防控对策建议

    目的:分析某大型医院医患双方在医疗隐私信息安全认知方面的差异,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苏北某大型医院的病房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就17个医疗隐私信息相关的项目进行了调查.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方法比较两类人群在医疗信息重要性方面的认知差异.结果: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医护组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患者组;医疗信息安全的认知程度上,医护组的整体得分(41.55±8.43)明显高于患者组(39.01±8.23),主要表现在对身份信息、住院信息、治疗信息等8种医疗隐私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上(P<0.05);文化程度越高,对医疗隐私越是重视.结论:医护人员对医疗隐私信息安全的认知明显高于患者,就控制对策的总体而言,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隐私保护的意识.

    作者:程亦鹏;王守林;徐康;孙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随着人们医疗卫生需求的增强,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机构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不得不通过补充、调剂编外人员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目前,编外人员在医疗单位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他们的人事档案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编外人员档案管理成为人事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现以连云港市东方医院编外人员档案管理为例,进行现状分析与思考[1].

    作者:曹静;程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医院后勤的服务对象包括病员患者及家属和所有医院职工,后勤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医疗秩序的稳定,对医院日常工作有序进行至关重要.后勤管理涉及部门多,管理协调难度大,后勤员工的技术水平、职业素质等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处理不到位,患者评价差,设备配件浪费严重等问题.在医院搬迁到新址后,作为后勤服务人员应在后勤外包、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思考,在医院规模翻番后依然可以将医院后勤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吴振宇;刘盛虎;吴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品管圈的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管理实践研究

    为加强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的全面管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该院根据品管圈(QCC)实施医院药事质量风险管理,根据品管圈的实施流程完成拟定对策及实施、效果确认、标准操作流程计划书,通过风险评估工具筛选出风险较高的主题圈,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研究认为将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与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结合,是一种有益探索,可以有效控制医院药事质量管理的风险,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过栋;丁永娟;卞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凝聚事业发展活力——宜兴市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医院文化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发展的灵魂.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宜兴市中医医院深刻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能够引领广大职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院文化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现阶段二级医院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对策探讨

    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医院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本应作为区域内面向基层群众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二级医院,由于自身规模、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在自身建设发展中不断遭遇瓶颈,陷入病源大量流失、财政投入不足、科研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医疗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等困境.作者通过分析二级医院发展现状,列出二级医院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邓晶;崔元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医院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为强化医院质量与安全内涵建设,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需建立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院长为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通过对各专业委员会进行考核,督促各专业委员会履行职责,发挥各委员会功能;采用专项调研、个案追踪、系统追踪等多种方式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行综合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的质量安全问题;积极推动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定期对职能处室进行考核,加强职能处室管理水平;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督促各处室开展应急演练等.经过三年的努力,医院质量安全内涵建设卓有成效.

    作者:张骞峰;李小民;刘萍;倪爱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