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坚
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感染,是造成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我站于2000年6月~2001年6月开展了宫内感染检测新项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合黄芪注射液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症状,并同单纯西药治疗组进行对照.现将我们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郭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们用酚妥拉明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住院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3例,男5例,女18例,年龄16~63岁.根据wHO糖尿病(DM)诊断标准,1型DM6例,2型DM17例.糖尿病病程7~15年,神经源性膀胱病程0.5~2年.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尿流缓慢、变细、尿不尽及尿失禁;排尿后膀胱区叩诊仍有尿液充盈;B超膀胱残余尿量》100ml;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尿路梗阻和外伤等所致排尿异常.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0.5mmol/L,B超膀胱残余尿量265~680ml.
作者:刘娟;习杰英;高翠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肺大疱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误诊误治较多.我院于1995年12月~2001年3月收治肺大疱患者16例,其中首诊误诊为气胸患者7例,误诊率45.75%,总结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如下:
作者:韩玉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巢良性肿瘤的传统术式是切口随肿瘤大小而定,或肿瘤过大改行卵巢切除术.我们于1999年5月~2001年1月对100例卵巢良性囊肿瘤,改良术式,施行小切口,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红;宋文月;殷宝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如何有效防止DN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苯那普利是新兴的第三代ACE的抑制剂,笔者用苯那普利对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证实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荣;黄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我科试用灯盏花素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感.患者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39~72岁,病程4~15年;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7~69岁,病程3.5~14年.
作者:夏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NS)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既往用普通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剂防治NS并发血栓形成,因易出血或效果欠佳而受到限制.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速避凝)是经普通肝素化学或酶促解聚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抗凝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量效关系明确、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有逐渐取代普通肝素的趋势.我们从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对14例原发性NS高凝状态患者,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荣;刘美荣;王育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的一种常见手术,传统上分为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鞘内子宫全切术,能防止宫颈残端癌的发生,保持阴道完整性,保持盆底及部分宫颈.我院妇产科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做鞘内子宫全切术77例(A组),同期行传统子宫全切术89例(B组),现将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作一对比分析.
作者:李灵洁;杨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系指心、肝、脑、肺、肾、消化道和凝血等两个以上的生命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发生功能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0例,并发MOF4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经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胫骨不稳定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法是跟骨牵引加夹板外固定,其疗程漫长,治疗过程中骨折移位机会多,多需数次整复,不少病人出现软组织嵌入,骨折迟延愈合甚至不愈合,后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自1982年洛阳正骨医院推广付氏钳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以来,我院已用付氏钳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100余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高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主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即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肝功能.其中肝炎病毒被清除是治愈的关键.本文就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乙肝,尤其是对乙肝病毒的转阴作用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运转;王洁翡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优点很多,一可避免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二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护患间的隔阂.三是为及时准确的用药提供方便,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静脉留置针和普通的静脉针相比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对护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要有更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更精细的护理技巧.现将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岳晓红;杜书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衰为其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我院1985年4月至1999年月12月共收治25例妊高征并发急性心衰,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亢黎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66例50岁以上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诊断分别是功能性子宫内膜(37.96%)、功能失调性内膜(19.17%)和恶性肿瘤(13.91%).结论: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作者:周琼青;陶琨;袁亚;陆培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过期妊娠的诊断是临床根据妊娠时间达到或超过42周计算,但在确诊时必须要注意孕妇的月经周期、哺乳情况、胎儿发育大小、胎心和胎动出现时间等,以校正妊娠时间是否可以诊断为过期妊娠.现将58例过期妊娠在围产期对孕妇、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等方面的危害分析如下.
作者:李清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从左侧贵要静脉穿刺置入5F气囊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内膜临时起搏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65.2±11.4(45~82)岁,SSS5例,Ⅲ°AVB3例,AMI3例,永久起搏器更换2例,外科手术保护5例.
作者:卢建平;朱阳亮;邱林林;王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表明为全身性血管炎的疾病.我院于1994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川畸病7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冠心病(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人类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直接促炎作用,而且和CHD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我院CHD患者CRP浓度的测定,探讨其对CHD患者的影响及对其预后的作用.
作者:李素芳;肖爱萍;郭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帕金森病(PD)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锥体外系进行性变性疾病[1].主要病变位于黑质和纹状体.随着神经电生理学的发展,已明确各种不同的诱发电位(EP)可反映其相应神经通路的功能状态,将EP应用到PD病人的研究中,将可了解PD病人是否存在多发性神经损害.目前,这类报道不多,我们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对PD患者的视听神经传导通路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