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Stat3通路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胃癌前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

李卫强;朱西杰;蔡根深

关键词:Stat3通路,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 胃癌前病变,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PLCC) Stat3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其干预PLCC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12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蜥蜴散80目治疗组、100目治疗组、80目100目等量混合治疗组、胃癌前病变模型对照组、维酶素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以0.017 mol/L的MNNG溶液,按0.5 ml/100 g体质量对大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24周,辅助采取2d饱食、1d饥饿的饥饱失常法,配合情绪刺激等制作PLC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大鼠仍然充足供食及清洁蒸馏水,B组、C组、D组大鼠分别给予复方蜥蜴散80目、100目、80目100目等量混合糊剂混悬液10 ml/kg·d灌胃,每日1次;E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kg·d灌胃,每日1次;F组大鼠给予0.1g/ml维酶素混悬液10 ml/kg·d(1.0 g/kg·d)灌胃,每日1次,连续治疗12周.观察复方蜥蜴散对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Stat3、Bcl-2等抗凋亡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该方对PLGC的干预机制.结果: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图像的光密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治疗前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tat3、Bcl-2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tat3、Bcl-2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复方蜥蜴散各治疗组与维酶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以复方蜥蜴散80目100目等量混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复方蜥蜴散各治疗组间比较,80目治疗组与100目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80目100目等量混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PLCC模型大鼠胃黏膜的增生肠化具有修复逆转作用,且能降低Stat3、Bcl-2阳性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胃黏膜Bax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PLC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滋阴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松皮癣和顽癣范畴.艾儒棣提出扶正祛邪、滋阴活血法,并采用中药桃仁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尤雯丽;陈明岭;艾儒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陈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陈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东方医院肿瘤科门诊与住院晚期NSCLC痰证患者40例给予二陈汤口服2周,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QLQ-C30和QLQ-LCl3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的整体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前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后.结论:二陈汤可显著提高NSCLC痰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燕;王芬;曹阳;肖俐;张可睿;李泉旺;刘传波;李金泽;左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古籍东传对朝(韩)医学理论的影响

    中国和朝鲜(韩)的医学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清宫存藏朝鲜(韩)医籍为对象,以古籍目录学为线索,以清宫遗存的朝鲜(韩)《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刻本医籍为依据,分析中医学古籍对朝鲜(韩)医学的渗透影响,探讨朝鲜(韩)医籍编纂过程及体系的构成.研究表明,《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韩)医学代表著作其理论框架来源于中医学,其所呈现出的医学思想特征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对剖析朝鲜(韩)医学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士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新生机制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肺金生方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对新生血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功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C57BL/6小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荷瘤对照组、顺铂组、肺金生方低剂量组、肺金生方高剂量组4组,每组12只,分别以相应药物干预2周,取瘤块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各组肿瘤质量中,顺铂组(1.65±0.15)g、肺金生方低剂量组(2.42±0.19)g、高剂量组(1.83±0.16)g与荷瘤对照组(3.13±0.21)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抑瘤率分别为:荷瘤对照组0,顺铂组46.61%,肺金生方低剂量组27.32%,肺金生方高剂量组44.29%:各组MVD的值中,顺铂组(16.74±0.96)个,肺金生方低剂量组(19.31±0.85)个、肺金生方高剂量组(17.21±0.77)个与荷瘤对照组(29.98±1.06)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的VEGF和bFGF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金生方高剂量组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金生方可抑制血管新生对抗Lewis肺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bFGF相关.

    作者:王克强;陶琳;王绪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本病临床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优势渐显,作用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故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外基质代谢、干预细胞凋亡、调节微血管新生、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内质网应激7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可为临床中医药有效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渠景连;龚婕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平乐正骨平衡思想在痰瘀痹阻型膝痹病中的运用

    平衡思想是平乐正骨防治骨伤科疾病的理论特色之一,是关于人体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关系的一种辨证平衡观.平乐正骨作为屹立于中原、辐射全国的学术流派,在骨伤科疾病防治中推崇平衡思想,该思想在指导痰瘀痹阻型膝痹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故从平乐正骨的平衡思想内涵、平乐正骨对痰瘀痹阻型膝痹病的认识、平衡思想在痰瘀痹阻型膝痹病中的运用、病例举隅4个方面,挖掘并探讨平乐正骨平衡思想在痰瘀痹阻型膝痹病中的运用.

    作者:刘斌;郭艳幸;郭珈宜;李峰;张云飞;程森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截敏祛风2号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截敏祛风2号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胺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4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0只,先采用经卵清蛋白致敏制备动物模型,成功后分别灌注截敏祛风2号方、截敏祛风1号方、西替利嗪和生理盐水.采用酶联法检测造模,称出鼻黏膜组胺含量.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嗜酸性细胞阳性率以及组胺含量上均以生理盐水高,而截敏祛风2号方在喷嚏、流涕和嗜酸性细胞阳性率在截敏祛风1号方、西替利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组胺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截敏祛风2号方能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胺含量,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

    作者:黄汉英;黄基荣;何光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章永红以毒攻毒治癌经验探析

    “毒”是中医学的独特认识,也是癌症等顽疾的重要成因.章永红教授临证常从“毒”解析癌症,并从“毒”施治癌症,认为癌毒的形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以毒攻毒治法即运用有毒药物攻解癌毒,则是治疗癌症的核心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认知度.以药之“毒”攻癌之“毒”固然成效明显,然亦不可妄加用之,临床选用应强调有据、有度并合理配伍,把握癌症中的正邪关系,权衡施治,方能大程度地解除癌毒,并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作者:丁大伟;章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脾并调”治湿热探析

    通过对湿热病成因、致病特点的分析,指出湿热病无论是由外感或内伤所致,在病机上的一个重要共同点是容易阻滞气机,而气机阻滞更导致湿邪缠绵难化.故依据这一特点,结合名家的相关论述,着重从调节气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肺脾并调”这一治则治法在湿热病治疗上的重要意义,并对体现这一治则治法经典方剂“三仁汤”的组方用药进行了详细分析,希冀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黄俊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盗汗小儿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盗汗小儿中医体质类型及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张君教授提出的均衡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5种体质分型标准设计调查表,对盗汗小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3例,发现盗汗小儿体质类型阴虚质和阳虚质占比高,是盗汗小儿体质类型的主要两类,而阳虚质多于阴虚质.而本病多发于1~6岁,尤以阳虚质在6岁以下多见.结论:盗汗非独阴虚,亦多阳虚也,由此为盗汗的治疗开拓思路,为体质调养提供基础.

    作者:王娟;孟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观小学之竅见大象之妙 探形音之赜索悬隐医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秋的表述中“容平”、“急”等字按一般意义难以将字义与文段的主旨相贯通,历代鲜有注解到位者.故从秋时天地大象基础上,立足传统小学以诸字之音、形、义解析切入,引用诸经籍相关例句作为旁证,以“敛-实-安-舒”的动态过程释“容平”,以“裹缩”释“急”,以“鸡应酉而酉为秋门”释秋三月“与鸡俱兴”,以“以刀守法”释“刑”,以“澂”训“清”,疏通诸字与全段主旨的关系,并就“秋”字读音蕴含秋时大象及古人基于象思维构建中医理论略作阐述.

    作者:李强;李贺;张志斌;范逸品;于大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对免疫性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进展

    目前卵巢早衰的确切病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已公认的与其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医源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代谢障碍、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心理应激等.近年来免疫相关因素导致的卵巢早衰临床较为常见,对该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早期干预此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免疫性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已较成熟,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具有独特优势,故拟从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调节免疫的角度,阐述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实验的进展情况.

    作者:左亚威;王佩娟;卢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阳明蓄血”致“其人喜忘”探析

    从蓄血、阳明两部分论述《伤寒论》“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的理论,认为蓄血本身可致喜忘,而阳明证是蓄血的重要病因,一旦阳明邪热与蓄血互结,血不得养其心脑,邪热扰其心脑,易导致喜忘,故临床中不可忽视张仲景从瘀辨治喜忘的思路.

    作者:于佳佳;孙西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型和用药规律文献讨论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检索1999年至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和用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终筛选合格文献63篇、证型26个,常见证型有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肾虚血瘀、肾阴虚、痰湿阻滞、肾虚痰湿共占56.33%.证素有10个,其中虚证占81.88%,主要有阳虚、气虚、阴虚、阴阳两虚和血虚;实证占18.12%,主要有痰湿、痰瘀、气滞、血瘀,其中痰湿占总证候要素的6.97%.用药148味,按功效归为15类,补虚药使用多占比39.83%,其次是化痰湿药、活血药、理气药,前4类共占比84.19%.结论:本病病机复杂,以肾虚为主,痰湿瘀阻为标,肝病是重要发病环节,故补肾调肝兼祛痰化瘀是治疗大法.

    作者:朱红梅;李君仪;洪燕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徵调音乐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徴调音乐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语言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调音乐组、西洋音乐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徵调音乐组配合聆听微调音乐,西洋音乐组配以聆听西洋音乐.观察患者语言功能和大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徴调音乐组语言功能明显优于其他2组,音乐干预2组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试验前均显著提高,试验后徴调音乐组左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徵调音乐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脑血流灌注.

    作者:陈锦秀;林润;吴长明;蔡丽娇;冯木兰;吴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技术对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国内外所有研究石膏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抉择提供可靠的循证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及手工全面检索石膏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S.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项研究、474例患者纳入到本评价系统,3项研究描述了传统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良率,2组间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篇文献2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的小夹板固定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叶洁;尹萌辰;夏烨;许金海;莫伟;俞志兴;陈妮;莫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马一乾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经验

    马一乾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以湿热壅盛、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宜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共同祛邪抗病毒、扶助正气、调整阴阳脏腑以治疗水肿、尿蛋白、血尿等症.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是治疗个体化,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耐药性和病毒变异率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霞;薛维峰;马一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东乐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东乐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试验组用东乐膏,对照组为功能主治相似的跌打镇痛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d时采集症状和体征等观测指标,并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痊愈率12.7%,对照组痊愈率9.1%;试验组有效率96.8%,对照组90.9%;2组受试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乐膏外用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对疼痛减轻、痊愈率、总体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优于跌打镇痛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郎森艳;高云;张兴平;石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试析体质偏性与六淫致病的关系

    体质对六淫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易感性,六淫致病其发病形式、病变类型、疾病转归都与个体体质因素关系密切.故探讨六淫的概念及其致病机理、体质的相关问题及其形成机制,旨在阐释个体体质偏性对六淫致病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体质偏性与六淫致病的关系,这将为临床上诊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肖勇;刘英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沈绍功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拾萃

    沈绍功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临证50余栽,在治疗恶性肿瘤时提出治疗恶性肿瘤应当先开胃口后调阴阳,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和综合优势,重视扶助正气,治疗过程中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同时注意病机证类相一致,在临床中收效甚佳.

    作者:刘大胜;王凤;信富荣;韩学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