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精”的涵义及其结构层次探讨

宋琳;邸智勇;朴钟源;房秋菊;沈宁;谢宁;郑杨;桑希生

关键词:精, 涵义, 结构层次
摘要:对《内经》精的涵义进行梳理并划分为5个结构层次:按医学与非医学分为生命层面之精与哲学层面之精;“中医学精”分为人体精微物质之精和非人体精微物质之精;“人体精微物质”层面分为广义与狭义精微物质;“狭义的人体精微物质之精”的层面按生殖功能、来源、贮藏部位及物质的不同特点分类;“狭义之精的贮藏部位”层面按精分布于五脏分类.精的结构层次不同其涵义也不同,我们对精的分类越细化对其认识也就越准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中药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白介素-18及尿酸影响的大样本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白介素-18及尿酸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410例,根据应用药物不同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白介素-18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尿酸水平及IL-18水平下降明显,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降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尿酸和白介素-18蛋白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右归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成脂诱导的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左、右归丸诱导大鼠骨髓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及成脂的影响.方法:以左、右归丸水煎液和阳性对照药补佳乐、蒸馏水分别给予SD大鼠灌胃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分别加成骨和成脂诱导剂干预BMSCs,成骨诱导后采用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成脂诱导第10天油红O染色.结果:左、右归丸组与空白组比较,可显著提高细胞中ALP活性,促进钙化结节形成;左、右归丸可减少脂滴形成,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结论:左、右归丸对BMSCs分化的调节具有双向性,既促进BMSCs成骨分化同时又抑制BMSCs成脂分化.

    作者:徐岩;宋囡;任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肾结石属于尿石症范畴,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其中以广东东莞及粤西地区发病率高.近现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石淋”包括“虚”“热”“瘀”3个病机特点.笔者根据该病的临床病变特点,结合中医学理论,总结了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结石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临床体会,总结广东地区肾结石的病因病机,根据结石的大小判定血瘀的程度,指导辨证和处方用药,并分析了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典型案例.

    作者:卢洪梅;郑明慧;邓少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张杰补肾降浊法学术思想探讨

    张杰认为浊邪致病是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若长期大量摄入高盐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及经常饮酒,超越了人体正常所需,过则有害,精化为浊;肾主藏精,为“封藏之本”,肾中精气乃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若肾气亏虚,无处藏精,泛而为浊;肾主水液,若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多余之精无力代谢,聚而为浊.故治宜标本兼治、补肾填精、兼以降浊,以增强机体功能,清除体内代谢物质.

    作者:章天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温建民经验方治疗女性更年期骨关节痛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建民教授经验方治疗更年期骨关节痛症的临床疗效,并将其与口服尼美舒利胶囊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127例更年期骨关节痛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美舒利胶囊治疗,所有入选病例均治疗6周(1个疗程),并观察2组关节疼痛缓解程度及中医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颈、腰背及膝部疼痛积分有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对照组颈、腰背及膝部疼痛程度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该经验方治疗女性更年期骨关节病症疗效优良,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卢晨;杨春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张琪通络解毒法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经验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因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受到世界口腔医学界的关注,而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提高此类疾病的中医治疗水平是目前口腔医学界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孟河医派经验认为,“毒瘀阻络”为口腔潜在恶性病变发生、复发及恶变的基本病机,以“通络解毒”法指导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口腔癌的发病率,为目前困扰世界的口腔潜在恶性病变提供了中医治疗思路.

    作者:张秋华;黄霞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刘贵颖临证脉学经验

    刘贵颖教授重视脉诊的应用,认为脉为医之关键,能整体、动态地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助于判断疾病性质和预后.临证中宜深究脉理,细察脉象且不失偏颇.

    作者:朱振刚;袁琛;刘贵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黄瑾明诊治不孕症思路探析

    不孕症是妇科疑难杂症,病因复杂,疗效不确切.黄瑾明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是“咪花肠”(胞宫)的龙路、火路网络阻塞,导致气血瘀滞.临床辨治主张辨病为主、辨病论治,辨证为辅、病证结合,结合西医参照检查,提出“调气、解毒、祛瘀、补虚”治疗四法,其中以调气、祛瘀为主,摸索出一套壮医与西医相结合而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中药、壮药内服治疗的综合方法,擅用壮医脐环穴,注重突出壮医特色,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宁;李浪辉;秦祖杰;黄凯;李美康;黄贵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预防方法概况

    在中国知网数据平台上,广泛收集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中医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文献资料,从内服中药、中医外治、饮食调节、生活起居4方面对中医药预防流感的方法和研究进行汇总,综合阐述汤药、香囊、滴鼻剂、咽部喷雾剂、中药足浴、蜂疗、醋熏、按摩、运动处方等多种中医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具体方法,为中医药预防流感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立;赵静;姜帆;寇爽;高原;吕诚;姜淼;王燕平;吕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选穴规律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库3个数据库2012年之前文献中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录入处方,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余年小儿外感发热的推拿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小儿外感发热推拿处方57个涉及60个穴位,其中41个为小儿推拿特定穴,应用频次占所有选穴频次的78.66%;得到穴位组合共81个,其中35个两穴组合、31个三穴组合、13个四穴组合、2个五穴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天河水、肺经、天门、坎宫、太阳、六腑6穴,可以作为小儿外感发热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凯;王杰;王艳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海派中医医家人文精神探究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又是人文的核心.近代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故从海派医家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方面探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以期更多的人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医家留存的文化遗产.

    作者:刘金涛;陈叶;田广军;黄任佳;金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灌肠疗法研究进展

    中医灌肠疗法既可以发挥整体治疗作用,又可以直达病所作用于病变部位,其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故对中医灌肠疗法的应用基础现状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中医灌肠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赵旭;崔应麟;赵君颖;汪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比较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分析软件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40篇,包括4743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纳入文献质量属于低、中质量,全部文献评价得分在1~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存在明显优势,有效率RR=1.20(95% CI:1.15~1.2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伟;孔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化瘀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2组给予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凝血酶(2000U),治疗组服用化瘀止血散,疗程5d.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红蛋白改善程度、出血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瘀止血散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温艳东;易亮;范铁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天香丹对动脉粥样硬化秽浊痰阻证ApoE-/-小鼠斑块内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香丹对As秽浊痰阻证ApoE-/-小鼠斑块病理变化、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香丹对As秽浊痰阻证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2只ApoE-/-小鼠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36只ApoE-/-小鼠以高脂饲料复合寒燥环境喂养12周,构建As秽浊痰阻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模型组.12周后处死、HE染色测定PA/LA比值,免疫组化检测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PA/LA比值上升,斑块内MMP-9比值上升,TIMP-1比值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PA/LA比值减小,斑块内MMP-9比值下降,TIMP-1比值上升.结论:天香丹可有效降低As秽浊痰阻证ApoE-/-小鼠PA/LA的比值,降低斑块内MMP-9水平的表达,增加TIMP-1水平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纤维分解,对As秽浊痰阻证斑块具有稳定性作用.

    作者:马文慧;安冬青;古丽加玛力·尼亚孜;耿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椎基底动脉流速减慢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的内皮功能特点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流速减慢型血管源性眩晕的内皮功能特点.方法:选取29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眩晕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采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技术,检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相对于动脉基础内径变化的百分率(FMD).结果:病例组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组FMD异常率37.9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67%).结论:部分椎基底动脉流速减慢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存在内皮功能损害.

    作者:张帅;张根明;高树彪;高颖;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当归炮制品抗血栓抗炎镇痛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当归4种炮制品抗血栓、抗炎、镇痛、泻下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抗血栓药物体内筛选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炭末推进法观察当归各炮制品的抗血栓、抗炎、镇痛、泻下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当归、酒炙当归抗血栓作用显著,当归炭无显著抗血栓作用,生当归、酒炙当归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生当归、酒炙当归、土炒当归均能明显抑制小鼠对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反应,生当归、酒炙当归均有显著提高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作用,而当归炭有显著抑制小肠推进作用.结论:当归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王雁梅;王瑞芳;王文宝;邢志霞;赵喜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因机证治探讨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传染病,笔者认为属于中医学暑温病范畴.本病因暑热温邪挟湿直中阳明、上壅咽峡所致.早期邪盛,后期可有气阴损伤.若邪毒壅盛或正气衰脱可出现内陷厥阴心肝证或心阳虚衰证并危及生命.治则初期清热消暑化湿解毒利咽,后期兼顾益气养阴生津,变证需清肝息风或回阳救逆.

    作者:孙桂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针配合药物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按照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及1988年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昆明会议修订的AS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采用腹针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3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在不同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作者:唐上德;陈冠华;吕洲明;林武军;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郑启仲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经验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郑启仲教授应用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并列举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的治疗验案,并总结其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的特点.

    作者:周正;郑宏;郑启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