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兴亮;蔺景双;崔丽华;王世寿;冯涛;苗伟伟;王莹莹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血糖波动对化疗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根据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 excursion,MAGE)是否高于3.9 mmol/L将患者分为正常波动组42例和高波动组38例.观察并比较2组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高波动组MAGE[(5.75±1.28) 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45±0.64) mmol/L]、变异系数(1.68±0.73)、大血糖波动幅度[(6.58±2.34)mmol/L]、空腹血糖[(7.26±1.52)mmol/L]和餐后2h血糖水平[(9.89±2.63) mmol/L]高于正常波动组[(3.79±1.03)mmol/L、(1.13±0.38) mmol/L、1.25±0.79、(4.11±1.52)mmol/L、(6.28±1.07) mmol/L、(7.68±1.6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波动组患者癌胚抗原[(16.15±1.34) m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8.92±4.32)mg/L]、细胞角蛋白19片段[(7.34±2.28) mg/L]、糖类抗原19-9[(77.26±6.67) u/mL]、糖类抗原153[(51.18±5.73) u/mL]、糖类抗原125[(85.19±7.16)u/mL]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4.57±1.39)μg/L]、白细胞介素-6[(28.79±6.23)mg/L]、高敏C-反应蛋白[(23.46±3.42)mg/L]、肿瘤坏死因子-α[(56.57±7.56)ng/L]水平高于正常波动组[(12.62±2.32)mg/L、(16.39±3.63)mg/L、(5.27±1.47)mg/L、(55.41±5.21)u/mL、(43.25±5.54) u/mL、(62.23±6.43)u/mL、(2.46±0.75)μg/L、(17.22±3.51)mg/L、(11.64±3.25)mg/L、(39.75±5.64)ng/L](P<0.05),高波动组静脉炎(31.58%),消化道反应(31.58%),口腔溃疡(26.32%),肝、肾功能损害(44.74%)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正常波动组(7.14%、11.90%、4.76%、14.2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高幅度的血糖波动不利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控制,且可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汉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6例鼻腔鼻窦血管瘤患者,术前行鼻腔鼻窦CT、MRI、颈总动脉造影等检查,根据肿瘤直径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和破坏情况,分别行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鼻内镜手术切除或鼻侧切开手术.结果 26例中行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16例,鼻内镜手术8例,鼻侧切开手术2例,均痊愈;术后随访1~3 a,无复发,患者鼻塞、鼻出血等症状均消失.结论 鼻腔鼻窦CT、MRI等检查有助于鼻腔鼻窦血管瘤的诊断,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鼻内镜手术切除及鼻侧切开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张灵敏;田秀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西酞普兰浓度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观察西酞普兰在血浆中的稳定性.方法 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5%甲酸溶液-乙腈(30:70),流速为0.1 mL/min,进样量为5L,柱温为35℃,样品室温度为4℃.采用Agela公司Venusil MP C18色谱柱(2.1 mm×50 mm,3μm)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25.22→109.25(西酞普兰)和m/z 265.23→167.37(内标盐酸苯海拉明).结果 西酞普兰的线性范围为0.55~137.04 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均<10%;血浆中西酞普兰低、中、高浓度水平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6±2.1)%、(72.4±0.6)%、(86.3±2.5)%,内标为(77.2±0.7)%,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2.6±7.0)%、(100.7±7.3)%、(106.4±4.4)%;西酞普兰血样长期冷冻稳定性、标准品溶液及内标贮备液长期稳定性、多次冻融稳定性、室温稳定性均较佳.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西酞普兰血浆药物浓度测定.
作者:赵宁民;段虹飞;马爱玲;樊鹏利;李巧艳;马永成;秦玉花;赵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牙髓干细胞是存在于牙髓组织中的具有保持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近年来,随再生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利用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将其作为种子细胞已用于修复组织缺损,且牙髓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免疫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网膜素-1与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50例脑梗死患者为CI组,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AS组,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CI+ AS组,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4组血清网膜素-1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析因分析法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主效应及二者交互作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结果 CI组[(251.63±20.77)μg/L]、AS组[(229.15±18.92)μg/L]和CI+ AS组[(192.07±21.10)μg/L]血清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09.76±21.94)μg/L](P<0.05),CI+ AS组血清网膜素-1水平明显低于CI组和AS组(P<0.05),AS组低于CI组(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均能降低血清网膜素-1水平(P<0.05),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交互效应显著(F=12.905,P=0.000),表现为协同作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0.01).结论 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明显降低,网膜素-1可作为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预测因子.
作者:樊秋华;张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氧化应激中NADPH氧化酶及其诱导的活性氧的深入研究,发现特定空间特异性抑制不同NADPH氧化酶亚型可起明显改善作用.NADPH氧化酶靶向抑制剂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抑制NADPH氧化酶对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海燕;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在睾丸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睾丸良性病变患者31例,恶性病变患者31例,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检测睾丸病灶内部及正常睾丸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与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睾丸良性病灶内部和恶性病灶内部SWV[(1.12±0.37)、(2.36±0.41)m/s]高于对照组正常睾丸组织[0.81±0.14)m/s] (P<0.05),睾丸恶性病灶内部SWV高于良性病灶(P<0.05);绘制ROC曲线,病灶内部SWV诊断睾丸恶性病变的AUC为0.856,95%CI为0.786~0.947,佳诊断截点为2.04m/s;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病灶内部SWV≥2.04 m/s诊断睾丸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5.4%,准确率为84.8%.结论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可定量评价睾丸病变组织的硬度,在睾丸病变定性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宋芳;王文伟;胡文茄;吴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颈动脉局部压力波形反射波点对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58例,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者50例为非冠心病组,有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08例为冠心病组,其中单支血管病变45例(单支病变组),多支血管病变63例(多支病变组),根据颈动脉射频血管压力波波形分析(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 technique-pulse wave analysis,QAS-PWA)提取反射波幅值(H)、反射波斜率(R)及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分析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H[(114.415±12.486)、(114.920±13.291)mm Hg]和R(0.513±0.104、0.561±0.111)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106.000±14.000)mm Hg,(0.449±0.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支病变组R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各组AI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力大(回归系数β=7.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532,P=0.000).结论 颈动脉压力波形图中反射波点幅值H与冠心病的发生可能有相关性,反射波点斜率R与冠心病及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波形图反射波点位置随冠心病发生及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前移,对冠心病及病变程度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婷;周琦;姜珏;雷小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u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菌阴肺结核患者66例,入院后行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采集外周静脉血行T-SPOT.TB、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并于电子支气管镜下行保护性毛刷刷检涂片查找结核分枝杆菌,行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42例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记录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T-SPOT.TB检出菌阴肺结核阳性率(86.36%)高于PPD(51.52%)、TB-Ab(34.85%)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62.12%) (P<0.01);T-SPOT.TB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检出菌阴肺结核阳性率为95.45%,高于单一T-SPOT.TB、电子支气管镜检查(P<0.05).结论 T-SPOT.TB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用于菌阴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作者:郝兴亮;蔺景双;崔丽华;王世寿;冯涛;苗伟伟;王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方法 60例经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内镜下表现为溃疡型病变32例(53.3%),浸润型病变14例(23.3%),肿块型病变7例(11.7%),结节型7例(11.7%);30例行超声胃镜检查,显示胃壁第2、3层呈低回声改变,且明显增厚;60例患者的组织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0例(66.7%),包括非生发中心来源22例和生发中心来源18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20例(33.3%).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以溃疡型病变多见,内镜下形态具有多型性,病理类型表现多样.
作者:李莉;赫晓磊;李月娴;阿依努尔·阿合曼;高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1,男,65岁,以“吞咽困难1个月”为主诉于2013年4月20日入院.入院前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胸中段食管管腔狭窄,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病变长6.5 cm(图1);行纤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0~36 cm食管全周病变,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癌;以“食管中段癌”为诊断收入院.入院后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近肺门处占位约8 cm×6 cm×5 cm大小,病变向纵隔延伸侵及左心房及食管(图2);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于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见新生物,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小细胞癌(图3).结合胸部CT表现和支气管镜表现及活检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为右肺下叶小细胞癌侵犯食管.
作者:国建飞;檀振波;张涛;邢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防参止痒颗粒联合依匹斯汀胶囊及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并给予依匹斯汀胶囊10 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防参止痒颗粒10 g/次,3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1.13±0.83)、(1.84±0.78)分]均低于治疗前[(5.21±1.24)、(4.97±1.06)分],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p转阴率(92.3%)、总有效率(88.5%)高于对照组(68.8%、46.9%),不良反应发生率(11.5%)低于对照组(3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防参止痒颗粒+依匹斯汀胶囊+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陈敏;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运动疗法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方法,运动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功能.长期运动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加其生物标志物,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急性运动可促进含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囊泡从骨骼肌细胞内向质膜转运,其信号通路涉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活化、一氧化氮及钙离子释放增加等.本文就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功能及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杜可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腹壁切口疝可引起疼痛、肠管绞窄或嵌顿,影响美观和生活质量等,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分析腹壁切口疝的发病诱因和治疗方法对腹壁切口疝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腹壁切口疝发病诱因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颂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动脉分叉外侧壁和弯曲内侧壁,与流体力学密切相关,其中剪切力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起决定性作用.血管内皮是血流和血管壁之间的重要介质,在剪切力作用下将机械刺激转化成细胞内信号,以影响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本文就剪切力作用下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雪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预注瑞芬太尼在减少胃镜检查时丙泊酚注射痛及丙泊酚剂量中的效果.方法 行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静脉注射0.2、0.3 μg/kg瑞芬太尼30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丙泊酚,插管行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体动反应明显时追加丙泊酚0.3 mg/kg.记录3组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总剂量及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总剂量[(1.95±0.52)mg/kg]较观察1组[(1.45±0.31) mg/kg]、观察2组[(1.33±0.38)mg/kg]多,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40.0%)较观察1组(12.5%)、观察2组(15.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检查前应用0.2 μg/kg和0.3μg/kg瑞芬太尼均可降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减少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用量.
作者:曹金良;张良清;许晓梦;阮骆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对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18只大鼠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常温停循环组和常温不停循环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深低温停循环、常温停循环和常温不停循环处理.观察3组大鼠电镜下海马线粒体形态学、二维参数和三维参数变化.结果 常温不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呈长条形或椭圆形,基质均匀,大小正常,板状嵴及双层膜清晰;常温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肿胀明显,部分呈空泡化,数量明显减少,板状嵴变形,双层膜破损,基质中出现絮状物;深低温停循环组海马线粒体轻度肿胀,数量减少,双层膜尚完整,板状嵴部分断裂,少数线粒体出现空泡化改变;深低温停循环组和常温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直径[(116.22±7.23)、(154.26±6.41) μm]、周长[(433.6±15.2)、(594.7±17.0)μm]、灰度(131.2±12.4、133.4±11.8)、平均体积[(0.187±0.001)、(0.249±0.002)μm3]、数密度[(0.131±0.004)、(0.099±0.002)μm2]和体积密度[(0.111±0.004)、(0.098±0.001)μm-3]均大于常温不停循环组[(86.37±5.84)μm、(319.5±12.5)μm、108.7±8.6、(0.164±0.001)μm3、(0.178±0.005)μm2、(0.129±0.003)μm-3](p<0.05),常温停循环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直径、周长、平均体积大于深低温停循环组,灰度、数密度和体积密度与深低温停循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缺氧能引起海马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深低温能改善海马线粒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
作者:朱耀斌;李志强;范祥明;刘东海;张伟华;廖秋明;杨尧;李刚;刘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微小RNA(microRNA,miR)是一类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以转录后调节的方式改变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429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或下调,并通过与多个靶基因作用抑制或促进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耐药,发挥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miR-429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对肿瘤的诊断、耐药、治疗和预后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miR-429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稳稳;陶瑞雨;冯学亮;闫开旭;韩晓鹏;李洪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体外肾盂成形术与小切口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期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婴儿期先天性肾积水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体外肾盂成形手术31例为腹腔镜辅助组,小切口肾盂成形术36例为小切口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肾盂分离减少值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值.结果 腹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78±12)min]较小切口手术组[(70±10)min]长(P<0.05),术后住院时间[(7.5±1.2)d]、术后肠道恢复时间[(1.2±0.2)d]均短于小切口手术组[(8.5±1.3)d、(1.5±0.5)d](P<0.05),术中出血量[(10.1±2.2)mL]少于小切口手术组[(12.6±3.2)mL](P<0.05);腹腔镜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肾盂分离减少值[(16.4±9.6)mm]、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值[(10.3±2.7)mL/min]与小切口手术组[8.3%、(17.3±8.2)mm、(9.6±3.6)mL/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体外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儿期先天性肾积水可达到与小切口肾盂成形术相同效果,患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王晓晖;张书峰;鲍俊涛;王旭辉;高建;朱林超;孟庆磊;王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化(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cardiovascular damage,CV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110例SSc患者中,70例(63.6%)并发CVD者为并发CVD组,40例未并发CVD者为单纯SSc组;比较2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SSc并发C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并发CVD组患者发病年龄[(35±9)岁]小于单纯SSc组[(40±8)岁],病程[(6.0±3.3)a]长于单纯SSc组[(4.6±3.6)a],改良Rodnan皮肤硬化评分[(19.7±2.0)分]、血清胱抑素C水平[(1.36±0.17)mg/L]、总胆固醇[(4.9±2.3) mmol/L]、既往使用激素比例[(55±10)%]高于单纯SSc组[(15.9±2.2)分、(1.03±0.09) mg/L、(2.6±1.9) mmol/L、(30±8)%](P<o.05);并发CVD组患者常见损害为高脂血症、稳定性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和心肌供血不足多见,心脏超声异常以心包积液多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改良Rodnan皮肤硬化评分(OR=2.301,95%CI:2.066~2.794,P=0.007)、血清C反应蛋白(OR=2.003,95%CI:1.904~2.138,P=0.008)、总胆固醇(OR=I.485,95%CI:1.204~2.201,P=0.007)和胱抑素C(OR=2.001,95%CI:1.990~2.313,P=0.009)水平升高是SSc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结论 CVD为SSc患者常见临床特点;对改良Rodnan皮肤硬化评分、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的SSc患者,需高度警惕CVD的发生.
作者:吕婷婷;杨西超;李羽;殷振杰;张岩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