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葵胶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李昭永;谢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黄葵胶囊, 肾功能, 血脂
摘要: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黄葵胶囊口服.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 h尿蛋白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5);多普勒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Vs显著降低,Vd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改善肾功能、肾血流并能降低血脂,延缓病情进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55),观察组接受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5.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为(4.1±1.3)d,对照组为(7.5±1.7)d,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时照组(t=4.095,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两侧椎动脉VM及基底动脉VM明显上升,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其两侧椎动脉PI及基底动脉PI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显著减轻其眩晕症状且无不良反应,疗效及安全性均十分优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瘤以脾虚为本探析

    在河图数理哲学的指引下,用五行理论去解析癌细胞的生长过程,认为癌细胞则是木太过而火不及,其运动是不圆的,而根本原因却在土这一环节出了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发病过程中存在着多糖不足、缺氧、干细胞越位、微循环障碍等表现,而这些表现与中医脾虚存在着关联性,得出结论为肿瘤是以脾虚为本的.

    作者:罗安明;戎志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24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郁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糖郁疏免煎制剂治疗,每日1剂分3次口服,同时服用帕罗西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片用法同上,治疗持续12周,均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PTSD-SS量表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72%,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治疗组治疗后相应不同时期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经x2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郁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与西药帕罗西汀比较,具有起效快、撤药后减少其症状复发、减少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的优势,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低于西药帕罗西汀.

    作者:赵欢;杨东东;史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姚乃礼治疗肝病用药特点分析

    探讨姚乃礼主任医师治疗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用药特点,提出肝脾同治、补益正气、祛除肝络温热疫毒等治疗方法.

    作者:马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恶病质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恶病质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气阴两虚型肺癌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益气养阴方联合甲羟孕酮)15例,对照组(单纯甲羟孕酮)15例,2组均配合常规支持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体力状况、临床症状、进食量、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食欲与增加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方面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2组均能增加体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恶病质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丁大伟;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肤止痒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肤止痒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舒肤止痒霜外用,对照组20例外用湿毒清软膏,疗程4周.结果:用药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9%,对照组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肤止痒霜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优于湿毒清软膏.

    作者:刘冷;孟宏;赵嘉勇;申亚丽;陈勤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章穆饮食服饵养生研究

    章穆是清代江西名医,临证50余年治验无数,尤其擅长日常生活的饮食调理.他认为饮食既可以安脏腑又可以祛百病,同时提出饮食的卫生及禁忌,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名著《调疾饮食辩》.故以章穆的《调疾饮食辩》为蓝本,综合概括其食养、食治及饮食卫生与禁忌等诸多方面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河宝;曹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热饮论治小儿肺炎初期

    详述热饮阻肺为小儿肺炎初期关键病机的观点,并论述验效于临床的治热饮阻肺三法,本论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颠覆了本病初期惯苦寒的传统论治方法,有望促进小儿肺炎中医诊疗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闫永彬;马淑霞;丁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穴位特异性研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针对穴位对治疗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是否具有惟一特异性,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关解决思路.方法:查阅近30年的穴位特异性研究以及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研究文献,分析穴位特异性研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对穴位特异性和软组织损伤针刺效应的研究已深入到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和基因指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有一定疗效.但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如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机理、针刺效应的量化难点等问题.结论:穴位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是否具有惟一特异性,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忆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李中梓的佛教因缘

    李中梓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号“荩凡居士”,是一位出儒入佛的典型医界代表,他行医济世一生,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者:李超霞;梁飞;李健;张卫;张瑞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椒黄颗粒洗剂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

    目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探讨椒黄颗粒洗剂的止痛药物和镇痛方法.方法:体外抑菌实验对金黄葡萄球菌中度或高度敏感,对豚鼠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结论:动物实验证明,椒黄洗剂有抗小鼠耳廓肿胀作用,能提高小鼠痛阅值,提高磷酸组胺对豚鼠致痒和局部抗溃疡及促愈等作用.

    作者:李春雨;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阳和汤治疮疡看肾虚证的非定位性

    一般认为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但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已见阳和汤.(1)阳和汤的主要功效是温补肾阳,较早认为阳和汤的功效是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现代认为其主要功效是温补肾阳并基本成共识;(2)阳和汤所治疮癌的主要病机是肾阳虚;(3)阳和汤所治肾阳虚性疮疡可以是局部的肾阳虚:一般认为阳和汤所治的肾阳虚性疮疡是机体整体的肾阳虚,疮疡局部的“虚、寒”只是整体肾阳虚的表现,体现在强调机体整体的肾阳虚表现;但实际上机体局部与整体的病理在性质和程度上也可以不一致,所以阳和汤所治的肾阳虚性疮疡可以是局部的肾阳虚,特别是相对于内、妇、儿科疾病,外科疾病“病因主要作用于局部”的现象更加突出;阳和汤可单纯外用治愈疮疡更证明肾阳虚性疮疡可以是局部的肾阳虚;(4)机体的任一局部均可“肾虚”,说明肾虚证是非定位的.

    作者:陈小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肿痛安胶囊对风痰瘀血阻络型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对风痰瘀血阻络型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风痰瘀血阻络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肿痛安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骨桥蛋白浓度,并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滑液中OPN平均浓度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滑液中OPN浓度差值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WOMAC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能够改善风痰瘀血阻络型KOA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显著降低膝关节液中OPN平均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鹏;崔书国;国延军;赵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龚居中《红炉点雪》痰火证诊治探讨

    《红炉点雪》为明·龚居中所辑著,是主要论述虚损痨瘵的专著.是书以“水亏火炽金伤”立论,提出益水清金降火之法,以甘温为从治法,在补阴之时不忘顾护阳气;强调临证审脉辩证以别虚实,并以脉之虚实辨人参之取舍.其用药多遵守张元素五脏虚实补泻,亢害承制之理且间有新意.其用药剂量轻灵,盖因虚劳之疾乃沉疴痼疾宜缓缓图之.此外,龚居中提出灸法治疗热证,使拔除病根;提出痰火禁忌及养生却病延年之法,使病轻浅者可不药而愈.

    作者:谢静文;潘桂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东坡养生集》中食疗与药疗法

    北宋文坛巨匠苏轼对中医理论及养生学颇有研究,尤其在饮食方面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属性,而施行食疗与药疗,形成一套科学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据《东坡养生集》及其笔记杂著中的养生史料,分析其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食疗与药疗法,旨在为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作者:薛芳芸;杨继红;周蓉;冯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辨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10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54例,采用氯沙坦50mgbidpo治疗,观察组给予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辩治,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从一般情况看,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在SBP、DBP、FPG、2 hPG、HbA1c、TG、TC、UAER、β2-MG、ACR指标分别为(131.5±9.43) mmHg、(84.6±6.84) mmHg、(6.73±1.03) mmol/L、(11.9±1.84) mmol/L、(7.21±0.94)%、(1.47±1.34) mmol/L、(5.21±1.02) mmol/L、(115.93±23.8) mg/24 h、(337.93±82.1)ug/L、(98.35±31.42);观察组划分别为(124.2±8.23) mmHg、(79.5±5.79) mmHg、(6.03±0.47) mmol/L、(10.5±1.48) mmol/L、(6.99±0.73)%、(1.13±0.83) mmol/L、(5.02±0.69) mmol/L、(91.63±20.31) mg/24 h、(214.83±76.4) vg/L、(78.93±29.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总效果看,对照组显效例数为20例,所占比率37.04%,有效例数为22例,所占比率40.74%,无效例数12例,所占比率22.22%,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显效例数39例,所占比率72.22%,有效例数12例,所占比率22.22%,无效例数3例,所占比率5.56%,总有效率9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亚健康失眠诊断标准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8-15分的患者进行为期2周治疗,采用PSQI评分法和失眠疗效诊断标准比较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114例,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临床有效率88.60%,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降低.结论: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希民;李欢;侯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制六黄一白蛋黄油生肌膏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皮肤溃疡的中药外治方法.方法:采用临床长期探索定型后的自制药膏局部贴敷,选择病例治疗观察,总结疗效.结论:自制六黄一白蛋黄油生肌膏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效果肯定.

    作者:杜仲平;白仁琴;冯道忠;杜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通调水道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肺通调水道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肃降、输布津液到机体各部,濡养机体.该功能还与肺主气和肺朝百脉的功能密切联系.肺通调水道则肺气升降有序,血液运行通畅;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则会引起多种病变.通过探讨肺通调水道的生理病理意义,以加深中医理论内涵研究并能对临床进行理论指导.

    作者:孟庆岩;张庆祥;高思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细辛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浅析

    整理总结细辛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中共有21处应用条文及运用规律,经方中细辛主要应用于温肺散饮、温经散寒,脏腑之寒、里外之寒也均可应用.

    作者:姜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