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古代文字语言发展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申俊龙;魏鲁霞;马洪瑶

关键词:文字语言, 中医思维, 医学演化
摘要:文字是文化的基因,语言是文化的工具,文字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也就决定了文化的形态.东西方文字类型的不同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影响了思维方式,终导致东西方医学发展演化的不同方向、不同路径及不同的效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性肾病的中西医诊治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痛风和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性肾病也已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疾病之一.故对痛风性肾病的中西医诊治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中西医诊治思路.

    作者:尉万春;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艾儒棣从脾胃论治银屑病经验

    探讨艾儒棣教授从脾胃论治湿热型白疙的思路,认为本病痛机以脾虚为本、湿毒为标,久则入于血分而外发于肌表.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应以健脾除湿为大法,注重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治疗用四君子汤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养阴益肺.

    作者:尤雯丽;艾儒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从肝肾论治骨质增生

    目的:观察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从肝肾论治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骨质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肝补肾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增生发病与肝肾亏虚有关,从肝肾论治本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于晖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为总结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通过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选取国内外近20年来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lgE)含量、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鼻神经肽水平等途径对本病产生治疗作用,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鲁栋;庄子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虚劳要旨》学术思想探赜

    通过对清末名医张生甫先生著作《虚劳要旨》进行整体分析和归纳,探赜其对虚劳病证的认知及其诊疗特色.其撰用内、难、金匮诸书,以劳倦、情志久伤脏腑阴阳气血为虚劳主要病因.诊治虚劳以甘温为大法,从五劳七伤立论,以心脾肾为大端,精研脉法,详论虚劳脉证,并在虚劳治疗中提出以情志相胜之法论治,注重静守调养对虚劳向愈的作用.其学术思想对虚劳病证及其他疾病的认知和诊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洁楠;侯江淇;王国为;张琰琨;徐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收入的恶性肿瘤患者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放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方辨治,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25.71%,总有效率77.14%;观察组临床控制率57.14%,总有效率9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在中医症状积分上差异明显(P<0.05);在骨髓抑制上,在0°、Ⅱ°、Ⅲ°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Ⅰ°、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辩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杨峥;王旸;饶石磊;齐书然;余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眩晕宁片的降压和抗眩晕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的降压作用及对眩晕的影响.方法:①左肾动脉狭窄法建立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无创尾套法测量清醒肾性高血压大鼠(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RHR)尾动脉收缩压;②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量给药前及给药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降压作用;③以氯仿引起的眼球震颤潜伏期和持续时间评定药物对眩晕的影响.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眩晕宁片实验组及卡托普利组对RHR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实验组各剂量间降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给药2周后,眩晕宁片明显降低SHR的血压,但其降压幅度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灌胃不同剂量眩晕宁片后,氯仿引起的豚鼠眼球震颤潜伏期均有延长和持续时间缩短.结论:眩晕宁片有明显的降压和抗眩晕作用.

    作者:常华;何胜旭;张陆勇;江振洲;邹节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分布分析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明确体质构成情况,发现其中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放体质量表,收集其一般情况及体质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患者体质构成规律.结果:在观察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虚,阴虚、痰湿体质转化分较其他5种体质高;女性气虚、阴虚体质转化分高于男性;年龄及遗传因素对3种体质转化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阴虚、痰湿体质为2型糖尿病人主要的体质类型,气虚、阴虚体质在女性患者的表现中更为突出.

    作者:郑勇强;杨晓琼;陈桂凤;何韵妍;苏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论“脾体阴而用阳”

    从三个方面探讨唐容川“脾体阴而用阳”的观点,即从易理论探讨脾具有坤卦之德,其体属阴,脾之用如乾卦之健,其用属阳;从脾的生理特性、功能特点探讨脾体属阴,其用为阳,强调脾阴脾阳紧密相关;从临床遣药制方论探讨治疗脾病方剂,多润燥得当,以平为度.

    作者:叶瑜;莫志红;莫智旭;欧志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F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点个数变化,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纤维肌痛影响调查表(FIQ)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患者痛点个数、疼痛程度VAS值及FIQ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够改善FM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工作能力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爱松;李爱红;陈鑫;朱振杰;孙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学术思想浅谈

    近代中医的一大流派-孟河医派起源于江苏常州,其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名医云集,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其学术特色明显,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

    作者:苗苗;李燕;余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文献对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治则分析

    在系统收集整理60年来中医诊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中医诊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治疗思想和治疗原则,分析名老中医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疗经验,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诊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为应用中医疫病理论防治其他新型传染病提供宝贵经验.

    作者:杜松;彭鑫;李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学术评析

    民国时期,随着中医药科学化的进程,中药辞典逐渐兴起,代替大型综合本草而成为中药学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名医陈存仁编纂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当时具影响力的中药辞典,该书收词目约4300条,汇集古今中外相关资料,极具文献价值与实用价值.作为早期大型中药工具书,虽然书中仍存在一些缺点与错误,但可以理解.

    作者:李楠;万芳;侯酉娟;侯如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传统中医药熏蒸在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应用中药熏蒸法对患有产后尿潴留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抽取94例患有产后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尿潴留处理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通尿方熏蒸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尿潴留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尿潴留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产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通尿方熏蒸法对患有产后尿潴留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乔东鸽;姬霞;程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1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Slit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只.建立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模型.治疗组取“环跳”、“足三里”电针治疗,每日1次,7d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以免疫组化法、RT-PCR法分别检测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L4-L6) Slit1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组Slit1及其mRNA在第1疗程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且治疗组与模型组始终都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增强损伤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L4-L6)中Slit1及其mRNA的表达,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

    作者:杜旭;王瑞辉;王孟林;张晓芹;胥冰;胡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规则降噪技术挖掘胰腺癌用药规律

    目的:利用基于规则降噪技术优化文本挖掘结果,探寻胰腺癌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下载“胰腺癌”文献,采用文本挖掘构建降噪规则,探寻胰腺癌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联用情况.结果:治疗胰腺癌的常用中药为雷公藤和人参,常用中成药为康莱特注射液和姜黄素,常用西药为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结论:利用基于规则降噪技术挖掘胰腺癌临床用药规律,为探索胰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徐洁;郑光;何小鹃;吕爱平;马超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当归注射液辨治对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辨治对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影响情况,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90例肺纤维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注射液辨证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表现,F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超微结构和肺间隔宽度、单位面积上肺间质所占百分比、血MDA和肺匀浆MDA、血Hyp和肺匀浆Hyp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当归注射液可延缓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新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实际问题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合理用药非常必要,但合理用药也有其局限性.为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临床中勇于创新,审慎探索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丽霞;高健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尤在泾辨治咳嗽特色探析

    咳嗽是内科常见症状,清代名医尤在泾将治疗咳嗽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其治咳善用温法,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中阳亏虚、痰饮犯肺证,以黄芪建中汤治疗中阳不足、肺脾两虚证,以金匮肾气丸、都气丸等治疗肾阳不足、摄纳无权、气逆犯肺证.他还巧用润法,以桑叶贝母方、阿胶补肺汤加减治疗温邪化燥、灼伤肺阴证,以麦门冬汤加减治疗燥火劫伤肺胃津液证,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阴火上炎证等.尤在泾治咳方剂中不独治肺,而是脾、肝、肾同调,理法方药不囿于宣肺止咳,而是圆机活法,不拘一格.

    作者:林亭秀;杨钊田;夏小珣;杨卫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84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即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肌肉注射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即用中药正容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通络,针刺睛明等穴位以疏通局部经脉,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3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0.4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有显著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