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甲素治疗胰腺癌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车玉梅;何小鹃;李立;徐洁;王敏智;吕爱平;马超英

关键词:TP, 胰腺癌, IPA, PubChem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雷公藤甲素(TP)治疗胰腺癌分子机制.方法:在PubChem数据库中查找TP活性靶蛋白,在Gene数据库中查找胰腺癌相关基因,运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软件,构建二者分子网络和生物学通路并解析.结果:二者涉及的生物学通路中有5个共有生物学通路,2条为癌症相关通路,TP可作用癌症相关通路的溶血磷脂酸受体(EDG)、JAK等.结论:TP可通过干预胰腺癌相关的凋亡通路和癌症信号通路上多个位点发挥治疗胰腺癌的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四象体质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索朝医四象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2月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调查的样本数据库,对纳入对象进行四象体质类型与血压水平调查,统计方法采用chi-squre test、Student's t-test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少阴人比较,太阴人的相对危险度呈3.082倍(95% CI:1.639-5797)增高;调整性别、年龄、学历、吸烟、饮酒、运动时,与少阴人比较,太阴人的相对危险度呈3.030倍(95% CI:1.520-6.039)增高.结论:太阴体质是高血压病的主要体质因素.

    作者:芦环玉;李海玉;韦舒研;刘奇;李盼盼;杨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gA肾病的治疗与研究

    归纳和分析近5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及研究进展.从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统计分析及循证医学、实验研究等角度进行了研讨,并分6型整理本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作者:方东行;何立群;郑贤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料喉风散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料喉风散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1例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均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30 mg/kg/d,分3次服用,连服1周;全身症状严重者先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00 mg/kg/d,分2次给药,同时给予支持治疗,连用3~5d,再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序贯治疗,总疗程7~10d.治疗组加局部喷敷双料喉风散,每次1喷,每日3次,连用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3%双氧水将耳朵清洗干净,再用棉签拭净,每日3次,连用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7.7%,2组痊愈患者半年内复发率分别为6.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料喉风散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占雪梅;周云芳;李慧竹;叶菊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洋金花制剂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与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洋金花在中药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应用分析.方法:将收集到的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洋金花针剂3 mg/kg静注进行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3 mg/kg配合丙泊酚2 mg/kg静注进行麻醉,以维持孕妇无呻吟和肢体无活动为宜,致手术完毕.结果:研究组患者镇痛效果显效率83.67%,对照组患者镇痛效果显效率65.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的麻醉时间为11.76±2.40 min,对照组的麻醉时间为8.42±2.37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共发生术后痉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例次为3次,对照组共发生术后痉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例次为16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使用洋金花针剂在术前进行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好,且麻醉时间久、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另外洋金花制剂还可用于预防和控制晕动病、散瞳和睫状肌麻痹以及治疗支气管哮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亚静;陈金花;徐哲;高英雪;翟佳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伤寒论》或然症与水湿之邪的关系

    《伤寒论》中涉及或然症的条文有5条,后世医家多着眼于这些或然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对于张仲景诸多方证中,为何只有这5条或然症条文?这些或然症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性吗?这些问题鲜有人提起,笔者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作者:姜侠;闫方杰;李毓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末端病现象的规律性探讨

    末端病是骨伤科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的常见疾病,肌腱、韧带、关节囊纤维层在骨上附着部分的劳损性变形疾患称为末端病,如网球肘、肩袖损伤、棘突骨膜炎、跳跃膝、跟痛症、股薄肌证候群等均属末端病范畴,它是由于组织所承受的负荷与自身负荷能力之间不正常关系的结果[1].

    作者:张宽;秦伟凯;赵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大鼠缺血后肢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白及微球悬液栓塞法制作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并在造模后第3天低位截肢,分别在截肢术后第36小时和第48小时取材肉芽组织,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各组样本缺血修复情况并计数局部血管数量.结果:SD大鼠栓塞术后第1天即表现为肢体发绀、跛行或拖拽,持续加重;截肢术后36 h,常规剂量和高剂量药物组的血管数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尤以高剂量药物差异显著;术后48 h常规剂量药物失效,高剂量药物的血管数量仍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能短期促进肉芽组织的血管新生和促进缺血组织修复.

    作者:施伟丽;苏晓艳;庄淑美;胡雅琼;高冬;宋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麻桔喘咳口服液对大鼠实验性肺心病的影响

    目的:根据麻桔喘咳口服液的功能与主治评价其对肺心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用野百合碱造模成肺心痛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麻桔喘咳口服液与阳性药物对照,治疗14 d,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放免法检测内皮素ET-1含量.计算各组右心肥厚指数,取肺并计算各组肺动脉面积、肺动脉血管壁面积.结果:麻桔喘咳口服液高剂量组(12 g生药/kg)、中剂量组(6 g生药/kg)、低剂量组(3 g生药/kg)能明显改善野百合碱致肺心病模型大鼠血中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失衡(P<0.05或P<0.01),有减轻右心肥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麻桔喘咳口服液能不同程度降低肺动脉血管壁厚度,增加血管腔面积(P<0.01).结论:麻桔喘咳口服液能缓解ET-1/NO失衡,减轻右心肥厚和肺血管增生重构,治疗肺心痛.

    作者:卢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甘露消毒丹立方本旨探析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分析甘露消毒丹的组方思路.该方用药升降同施、宣导并用,着眼于给邪气以出路,注意恢复气机的流通,是临床治疗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方剂.并探讨了甘露消毒丹与三仁汤的联系与区别,对甘露消毒丹证的病因病机、功效、主治症状及临床运用进行了重点阐述.通过以上论述旨在进一步挖掘甘露消毒丹的丰富内涵,更好地掌握其辨证规律,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冉雪峰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规律

    目的:探索著名中医冉雪峰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冉雪峰医著全集》摘录所有相关医案及门诊简记,统计心系病证总体及中风、心悸、眩晕的用药频率,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冉雪峰治疗心系病证主要用药为降气、重镇潜阳、养心安神、活血通络及收涩敛阴者,治疗中风主要用药为引血下行、重镇降逆、化痰开窍和通腑降气者,治疗心悸主要用药为重镇安神、养心安神和收敛浮神者,治疗眩晕主要用药为降气、重镇、滋养、收敛和化痰者.结论:冉雪峰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善于将升降和气血理论结合,善于调神宁心.

    作者:李勇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内经》相关理论探讨老年性失眠的论治重点

    笔者结合《内经》中的相关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对老年性失眠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老年性失眠的中医理论根基与营卫运行理论密切相关,一是营卫气血衰弱,二是卫气运行失常.其病机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既与五脏功能衰退均有联系,又以肾气虚衰为关键,同时在治疗上应注意用药重点不能忽视斡旋气机、调理脾胃的作用,以此对老年性失眠的论治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李高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列消癥汤对前列腺癌PC-3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列消癥汤(QLXZT)对前列腺癌(PCa)PC-3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培养PC-3细胞24 h,Western Blot、PCR检测QLXZT对PI3K通路上下游分子表达影响.结果:(1)QLXZT各组p-Akt、mTOR及NF-κB蛋白水平下降,而PTEN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QLXZT各组mTOR、RelA基因表达被抑制,PTEN基因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LXZT能下调Akt、mTOR和NF-κB表达,上调PTEN表达,这可能是治疗PCa的分子机制.

    作者:宋竖旗;张亚强;薄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血通络治疗组67例,根痛平对照组69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方法结合穴位注射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史栋梁;史桂荣;孟庆良;杜旭召;周子朋;谷慧敏;郭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健康志愿者太溪穴静息态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溪定时脑区的激活/负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前后的差异.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太溪穴30 min,针刺前和出针后15 min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所得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比较针刺前,出针15 minALFF值增强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左侧大脑额叶额中回、大脑皮层Brodmann分区(Brodmannarea,BA)10区,未发现减弱脑区.结论:ALFF分析显示脑功能区功能状态的特异性变化可能与太溪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相关.

    作者:欧阳怀亮;曲姗姗;张继苹;区颖仪;郑禹;唐纯志;黄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养阴清热辨证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方联合口腔溃疡糊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方法:观察249例门诊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治疗组采用口腔溃疡糊局部用药加口服养阴清热方,对照组采用西药口腔溃疡糊局部用药,观察组单用养阴清热方口服治疗.结果:局部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00%,观察组97.59%,3组两两比较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8.73%,对照组50%,观察组98.77%,3组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中药养阴清热方和西药口腔溃疡糊对阴虚火旺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金奕;宋志刚;程宗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理论规范中医病历书写

    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理论是一种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查找病历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目的是规范病历书写和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王文霞;李亚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调脂颗粒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调脂颗粒治疗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脂必妥胶囊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冲服调脂颗粒,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其临床愈显率86.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9例,其临床愈显率72.0%,总有效率9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腊颗粒治疗单纯性脂肪肝有确切临床疗效,能够降低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甘油三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佩江;李江;赵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五苓散儿科疑难应用

    五苓散具有健脾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效,广泛用于儿科临床.笔者用其治疗前胸汗出、手足面黄、顽固遗尿等疑难杂症均获良效.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理虚元鉴》对虚劳病因的认识

    虚劳是以脏腑衰退、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的总称,历代医籍对其病因有许多不同的认识,而《理虚元鉴》对虚劳病因的认识颇具特色.通过研读、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认为《理虚元鉴》对虚劳病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即先天禀赋、母基父楯为要,外来病邪、预防扶正为主,内生之邪、撙节情志为首,不内外因、医药之用当慎.

    作者:侯江淇;夏洁楠;张琰琨;王国为;徐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袁枚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乾隆三大家.他心胸平和淡泊、自由洒脱,一生喜欢读书写作、游历登山、品茗种花,对饮食颇有见地,首次提出饮食卫生安全的理念.袁枚的生活习惯与情趣爱好蕴含着顺应自然、调和情志、饮食调养、起居有常、动静适宜等多种养生保健方法,其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情致高雅的生活方式值得人们学习借鉴.

    作者:周路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