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价值

王莉;贾志凌;刘畅;柴丽娜

关键词: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高尔基体蛋白73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ect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AFP-L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79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和体检健康者31例(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AFP,AFP阳性者(>20μg/L)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AFP-L3,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P73.结果 AFP、AFP-L3和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1.96%、75.50%、77.45%,特异性分别为50.63%、93.67%、71.95%;三者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5.10%,特异性为93.67%;AFP>400 ng/mL组AFP-L3阳性率(96.23%)与≤400 ng/mL组(5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阳性率(75.47%)与≤400 ng/mL组(75.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AFP-L3及GP73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GP7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优于AFP.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γ与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价值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X线胸片或胸部CT、B超证实胸腔积液患者91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6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13例,心、肾功能不全致漏出液患者8例,检测4组胸腔积液中IFN-γ与AD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IFN γ水平、ADA活性分别为(475.2±88.4) ng/L、(53.7±22.6) u/L,与恶性胸腔积液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A>35 u/L阳性,AD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0.9%;以IFN-γ>250 ng/L为阳性,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89.4%,2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97.9%,与IFN-γ及ADA单独检测比较,特异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 IFN-γ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IFN-γ和ADA可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特异度.

    作者:黄锡坤;黄福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和抗病毒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0.5~1.0 g/d,连用14 d,比较2组治疗后有效率及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Ⅰ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心电图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显效1 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霞;刘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水飞蓟宾葡甲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silybin meglumine,S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SM低剂量组(100mg/kg)、SM高剂量组(300 mg/kg)与阳性药对照组(熊去氧胆酸,60 mg/kg),每组10只.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开始给药,6周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结果 SM低、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SM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8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SM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的产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冀润利;张争运;王毓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Vivadent瓷修补系统修复金瓷修复体崩瓷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Vivadent瓷修补系统修复金属烤瓷冠桥瓷崩的临床适用范围和特点.方法 应用Vivadent瓷修补系统修补33例不同类型崩瓷患牙,随访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a类瓷崩修补成功率高于b、c类(P<0.05),b类与c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组修补成功率(76.5%)高于后牙组(62.5%)(P<0.05).结论 使用Vivadent瓷修补系统修补烤瓷冠桥瓷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选择合适适应证和瓷崩类型.

    作者:张敏;郑苍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34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分别于CBP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1d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乳酸(lactic acid,LAC)及pa(O2)、MIF,并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与CBP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BUN、SCr、LAC、MIF及APACHE Ⅱ评分明显下降,pa(O2)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是严重脓毒血症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清除炎性介质、改善内环境有关.

    作者:彭登高;卿国忠;李霖;唐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眼部畸形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眼部畸形的价值.方法 孕16~40周单胎妊娠孕妇1 800例,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眼部畸形检出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孕妇超声检查共检出眼部畸形胎儿18例,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例(单侧,无其他畸形)、小眼畸形2例(1例合并单心室、一侧肾缺如,1例合并脊柱裂、永存动脉干)、无眼畸形1例(双侧,合并Dandy-Walker畸形)、眼距过窄11例(均合并全前脑)、眼距过宽3例(2例合并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腹腔积液,1例合并唇腭裂、颈项皮肤增厚、21-三体综合征);检出眼部畸形后患者选择引产,均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结论 超声可直观显示胎儿眼部结构,对眼部畸形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芳;许玉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放射性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Graves病有及无突眼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变化及应用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Graves病患者258例均于131I治疗前测定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id-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hyroid microsome antibody,TM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分析有及无突眼患者4种抗体水平差异;在测定甲状腺摄碘率、估算甲状腺质量、计算131I剂量后,一次性空腹口服131I,治疗1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有突眼者TRAb阳性率(67.65%)高于无突眼者(44.74%)(P<0.05),有及无突眼患者TPOAb、TGAb、TM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1a后无突眼者Graves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1%,有突眼者Graves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突眼治疗有效率为76.47%.结论 131I治疗Graves病及Graves病突眼安全、有效.

    作者:王佐兵;段永强;余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储雾罐辅助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储雾罐辅助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6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吸入噻托溴胺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储雾罐辅助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2组均连续治疗1 a,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7d内口腔溃疡发生率、1 a内急性发作次数以及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7d内口腔溃疡发生率、1 a内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指数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6 min步行距离、FEV1/FVC和FEV1%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储雾罐辅助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

    作者:李荣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热化疗对卵巢癌细胞A2780凋亡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热疗、奥沙利铂化疗及奥沙利铂热化疗对卵巢癌细胞A2780凋亡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卵巢癌细胞A2780进行体外培养,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热疗组(B组)、奥沙利铂化疗组(C组)与奥沙利铂热化疗组(D组),采用MTT法分别测定4组细胞抑制率,并判断奥沙利铂热化疗联合作用的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反转录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B、C组比较,D组细胞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奥沙利铂热化疗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株A2780凋亡,抑制其侵袭转移.

    作者:章伟玲;张玉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个Fabry病家系GLA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分析1个临床诊断为Fabry病家系成员的GLA基因突变类型,探讨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Fabry病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该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GLA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区域进行分段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并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PCR产物测序分析发现该家系有1个突变,位于第5外显子,突变类型为c.717-718delAA.结论 基因检测是确诊Fabry病的重要方法,可发现Fabry家系中的携带者,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分析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作者:刘冬梅;冯建军;杨学磊;李玉静;张艳君;赵宗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膀胱充盈状态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影响

    目的 比较膀胱充盈和排空状态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靶区、危及器官的体积改变及照射剂量变化.方法 宫颈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有盆腔放疗指征患者15例,分别于膀胱充盈状态和排空状态行CT检查,勾画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膀胱充盈状态和排空状态下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及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体积与照射剂量.结果 膀胱充盈及排空时体积分别为(261±56)、(72±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膀胱充盈及排空时CTV、PTV及直肠、股骨头和盆腔小肠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俯卧位调强计划下,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时膀胱、小肠、直肠受照射体积百分比较膀胱排空时低(P<0.05),膀胱和小肠的受照射剂量降低(P<0.05),CTV、PTV及直肠、股骨头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膀胱充盈状态下行CT定位,在调强放疗过程中可减少膀胱、盆腔小肠照射剂量,对膀胱、盆腔小肠起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毛睿;何艳芬;齐洪志;杨玉刚;郝洁;艾尼瓦尔·艾不都拉;包永星;忙尼沙·阿布都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CD4+ CD25+值(10.65±1.47)较对照组(2.41±0.75)升高(P<0.01),治疗后CD4+ CD25+值(5.11±2.33)较治疗前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变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高海洋;李令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肾移植术后JC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联合检测诊断JC病毒相关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肾,采用组织病理学及SV-40大T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液和外周血标本JC病毒感染负荷,采用尿液巴氏染色技术检测尿中“诱饵细胞”.结果 89例患者共检出JC病毒尿症阳性17例(19.1%),首次发生病毒尿症的中位时间为肾移植术后3个月,未发现JC病毒血症;17例JC病毒尿症阳性者均可见明显decoy细胞形态;89例患者SV-40大T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阴性.结论 肾移植后JC病毒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联合检测可提高JC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诊断率.

    作者:韩永;蔡明;周文强;王强;王宏阳;许亮;肖漓;冯凯;石炳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走过心绞痛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走过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19例走过心绞痛患者(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有侧支循环组和无侧支循环组,选择22例典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侧支循环形成比例及心绞痛发作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升高程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侧支循环形成比率(68.4%)高于对照组(9.1%)(P<0.01);无心绞痛发作时,3组C-反应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后,走过心绞痛无侧支组C-反应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升高明显(P<0.05),且与有侧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在走过心绞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典型心绞痛与其无明显相关;走过心绞痛无侧支循环患者病情较严重.

    作者:焦鹏飞;王辉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孝感市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2007-2011年孝感市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在产前诊断中应用情况.方法 对2007-2011年孝感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唐氏筛查的筛查方法、筛查率及筛查和妊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未进行染色体核型分型的高风险孕妇和低风险孕妇进行随访.结果 至2011年12月底孝感市共9家医疗机构开展孕产妇唐氏筛查,2007-2011年孝感市孕产妇符合筛查数和参加唐氏筛查数呈上升趋势(P<0.01);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以35岁以下为主,其中年龄>25~29岁占56.85%;唐氏筛查高风险占筛查人数的5.57%(934/16 780),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比率明显高于低风险孕妇(P<0.01),不良妊娠结局血清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者(P<0.01),血清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P<0.01);唐氏筛查检出率为73.91%,假阳性率为5.46%,假阴性率为0.38‰.结论 加强和完善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机制是目前孝感市产前诊断工作的重点.

    作者:付汉东;陆敏;魏威;余虹;余小艳;郑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清salusin-α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salusinα水平在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74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冠心病分为并发冠心病组86例和非冠心病组88例,应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salusin-α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与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salusin-α水平((1.53±0.47) ng/mL)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2.17±0.69) ng/mL) (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lusin-α水平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呈独立负相关(OR=0.815,95%CI:0.764~0.939,P<0.01).结论 低血清salusin-α水平是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陈平;游学文;陈启光;陈建文;孙伏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Ⅱ型子宫内膜癌MRI影像分析

    目的 总结Ⅱ型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表现及MRI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表现为弥漫性肿块型2例,子宫内膜局限性不规则增厚伴肌层浸润3例,子宫内膜广泛不规则增厚伴肌层浸润11例,16例病灶内部均未发现坏死囊性变及钙化;MRI术前分期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2例,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3.75%.结论 MRI对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准确率高,可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曾美英;赵炳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联合电子线束照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氟尿嘧啶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电子线束照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7例123个耳部瘢痕疙瘩均行手术切除,切除前瘢痕内注射用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注射液将氟尿嘧啶稀释至2~4 g/L的混合液体0.6 mL,可根据瘢痕疙瘩大小加入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2~20 mg,注射总量<20 mg/次;于术后24 h行手术区电子加速器电子线束照射治疗.结果 87例患者均于手术后9~14 d拆除缝线,无切口裂开;治疗后随访3~36个月,83例116个瘢痕疙瘩切口缝线瘢痕呈淡白色线状,无高起于皮缘,瘙痒、刺痛等症状消失,4例7个瘢痕疙瘩切口缝线处近期出现红斑,并伴有轻微瘙痒、刺痛,间断行红斑内曲安奈德封闭2~3次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及复发发生.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氟尿嘧啶及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术后早期进行电子线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昊;马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继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继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继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孕周为33~37周;首发症状均为乏力、厌食、胃部烧灼感,喜冷饮;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示凝血四项均延长,3P实验均呈阳性;患者经静脉输入全血、血浆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DIC于确诊后4~16 d逆转.结论 早期识别并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继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金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溶栓与院内溶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院前溶栓和院内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6例行院前溶栓(院前溶栓组)、43例行院内溶栓(院内溶栓组)治疗,分析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结果 院前溶栓组治疗至血管再通时间((90.27±39.46)min)低于院内溶栓组((147.29±43.24) min) (P<0.05),血管再通率(81.25%)高于院内溶栓组(76.74%)(P<0.05),2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溶栓可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时间,提高灌注动脉再通率.

    作者:马永胜;王宁远;段少龙;李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