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

石宗华;高传玉;刘林刚

关键词:重症颅脑疾病, 重症医学科, 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脑屏障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225例(观察组),同期非颅脑疾病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2组入住ICU第1、2、3、4、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K、CK-MB异常升高5例.结论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CK、CK-MB升高.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有关预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研究较多.本文就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炎症、脂联素、25-羟基维生素D等预测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指标及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晶;金雪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炎症反应在脑缺血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以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介质增加为特点的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炎症反应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乐;白利群;田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和糖链抗原125评估盆腔包块患者卵巢癌风险的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和糖链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并应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 algorithm,ROMA)预测盆腔包块患者卵巢癌发病风险的价值.方法 因盆腔包块拟行手术治疗患者265例,于术前检测血清HE4、CA125水平,计算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ROMA风险值,以未绝经者ROMA> 13.1%、绝经者ROMA>27.7%为卵巢癌高风险标准,并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HE4和CA125预测卵巢癌风险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未绝经者低危79例,高危42例;绝经者低危61例,高危80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ROMA评估未绝经者卵巢癌风险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74.3%,阳性预测值为33.3%,阴性预测值为94.9%;ROMA评估绝经者卵巢癌风险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75.0%,阳性预测值为74.0%,阴性预测值为93.3%.结论 检测盆腔包块患者术前HE4和CA125水平,并计算ROMA模型风险值,有利于早期发现卵巢癌,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王虹;孙丽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41例复治肺结核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41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采集痰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中60例多重耐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 141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为95.74%,其中多重耐药率为42.56%,严重多重耐药率为12.77%;60例多重耐药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0%.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多重耐药率较高,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王伟丽;陈鲁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腹膜后巨大肿瘤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后巨大肿瘤的手术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组织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11例,良性肿瘤4例;肿块15 cm×15 cm×13 cm~25 cm×19 cm×18 cm大小;质量4~8 kg;全部切除1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随访10个月~5 a,3例死亡,12例无瘤生存.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巨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邢建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儿47例,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及主动脉瓣上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然后行介入封堵术.结果 46例(97.9%)介入治疗成功,1例(2.1%)介入治疗失败;2例术后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出现三尖瓣轻-中度反流,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三尖瓣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均未发生膜部瘤破裂、封堵器脱落、持续溶血、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反流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介入封堵术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采用正确个体化介入封堵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付松;刘涛;于文文;周更须;封志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225例(观察组),同期非颅脑疾病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2组入住ICU第1、2、3、4、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K、CK-MB异常升高5例.结论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CK、CK-MB升高.

    作者:石宗华;高传玉;刘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轮匝肌部分劈开法在唇裂继发畸形人中嵴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口轮匝肌部分劈开并横褥式缝合的方法重建人中嵴,以提高唇裂继发畸形手术效果.方法 32例唇裂术后继发人中嵴畸形患者,根据上唇畸形情况按照MillardⅡ式设计手术切口或作直线瘢痕两侧梭形切口,全层切开上唇皮肤,创缘两侧作皮肤、肌肉间锐性分离,必要时切断鼻小柱基底部轮匝肌,行轮匝肌非全层劈开,两侧肌肉作横褥式缝合以抬高人中嵴.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32例均一期愈合;上唇延长,双侧人中嵴基本对称,人中凹较明显;唇、鼻外形满意,口轮匝肌运动时各部分协调.结论 本手术方法较大程度保留了一期术后口轮匝肌的连续性,是唇裂继发畸形人中嵴重建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李昊;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加综合征介入术后复发临床特征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PTA治疗后复发的BCS患者(复发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首次确诊111例BCS患者(新发组)进行对照.结果 复发组常见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体表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腹胀等,初次确诊时年龄((35.3±12.8)岁)、病程((45.3±41.3)个月)均低于新发组((47.8±12.6)岁和(108.7±99.9)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糖链抗原-125水平高于新发组(P<0.05);复发组血管完全闭塞37例、血管管腔狭窄28例,其中11例合并血管内血栓形成.结论 与新发BCS相比,PTA术后复发BCS患者年龄小、病程短、肝脏损伤严重;PTA术后复发率与BCS患者自身病变特征有关;复发原因与纤维增生所致血管内或支架内阻塞有关.

    作者:成德雷;徐浩;祖茂衡;张庆桥;华荣;徐新建;仇焕;杜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与256排极速CT用于法乐四联征手术前评估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与256排极速CT在法乐四联征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法乐四联征患儿101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和256排极速CT检查,术中进一步探查测量左心室、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直径,观察是否并发心内外畸形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256排极速CT测量室间隔缺损大小、主肺动脉直径、左右肺动脉直径、膈肌水平降主动脉直径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左右肺动脉直径低于256排极速CT和术中测量结果(P<0.05),计算所得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McGoon比值低于256排极速CT(P<0.05);256排极速CT对心外结构畸形如冠状动脉畸形、侧支循环、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心脏超声(P<0.05),对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的检出率低于心脏超声(P<0.05).结论 法乐四联征术前行256排极速CT检查可获得较心脏超声精准的数据,对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胡振东;周家旺;冯玉生;刘玉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细菌感染价值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依据痰培养结果及衣、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为单纯毛细支气管炎组45例,合并细菌感染组10例,合并衣、支原体感染组5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毛细支气管炎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合并衣、支原体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32±0.12)、(0.41±0.18)、(3.76±1.33)μg/L,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血浆降钙素原可为临床判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石明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包脂肪垫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心包脂肪垫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包脂肪垫的价值.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体检健康者31例(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包脂肪垫厚度,分析心包脂肪垫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长轴测脂肪垫厚度为(5.45±1.76)mm,短轴测脂肪垫厚度为(5.25±1.49) mm;对照组长轴测脂肪垫厚度为(2.37±1.12)mm,短轴测脂肪垫厚度为(2.13±1.34)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心包脂肪垫厚度与冠心病具有高度相关性(r=0.92,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包脂肪垫厚度对冠心病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文清;袁建军;刘洪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20例

    目的 探讨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肿瘤切除术后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患者,均给予腭部岛状瓣修复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程度、腭部岛状瓣黏膜恢复情况以及张口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均达一期愈合标准,腭部岛状瓣修复区黏膜与对侧正常黏膜的层次、颜色、弹性、质地、光滑度一致,术后无张口受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腭部岛状瓣修复治疗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疗效确切,皮瓣制备方便.

    作者:李亚东;胡永杰;王买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体位血浆肾素和醛固酮及其比值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

    目的 探讨立、坐、卧位血浆肾素、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8例高血压患者立、坐、卧位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并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以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为PA的诊断标准,分别绘制肾素、醛固酮及ARR的ROC曲线.结果 卧位醛固酮的AUC大,卧位ARR的AUC大,诊断PA的准确性较高;以卧位醛固酮佳切点53 ng/L诊断PA,与盐水负荷试验的符合率为41.1%;以卧位ARR的佳切点118.3 h诊断PA,与盐水负荷试验的符合率为57.1%;卧位醛固酮佳切点53 ng/L联合卧位ARR佳切点118.3 h诊断PA的敏感度为47.6%,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471,与盐水符合试验的符合率为85.7%.结论 对不宜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的人群,以卧位ARR≥118.3 h联合卧位醛固酮≥53 ng/L为标准诊断PA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张玉杰;李南方;张菊红;姚晓光;李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例中肾管残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总结女性中肾管残件肿瘤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中肾管残件肿瘤患者手术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无特异临床症状;肿瘤位于输卵管系膜及阔韧带,瘤细胞呈紧密小管状排列,细胞形态较温和,核分裂像罕见;管周基底膜PAS染色阳性,肿瘤细胞vimentin、α-inhibin、肌酸激酶弥漫阳性.结论 女性中肾管残件肿瘤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发生部位.

    作者:曹东辉;李宁霞;关会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晚期早产RDS患儿58例,依据家属是否同意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吸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剂气管内滴入,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12、24 h时血pH、pa(O2)、pa(CO2)及pa(O2)/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ory oxygen,FiO2),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6、12、24h时血pa(O2)、pa(CO2)及pa(O2)/FiO2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24 h时pa(O2)及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早产RDS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情况,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作者:刘运启;雷月娥;何莉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咪唑立宾对急性Thy1肾炎大鼠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咪唑立宾对急性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hy1肾炎模型组和咪唑立宾组各18只.模型组与咪唑立宾组尾静脉注射OX-7细胞上清浓缩液制备急性Thy1肾炎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h灌胃给药,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咪唑立宾组给予咪唑立宾20 mg/kg,连续给药7d后,检测3组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PAS染色评估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RT-PCR法检测Cyclin D1基因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内细胞数、Cyclin D1 mRNA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咪唑立宾组(P<0.05).结论 咪唑立宾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抑制急性Thy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减少尿蛋白.

    作者:阎磊;秦福芳;邵凤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谷氨酰胺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联合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PUFA 1.5 g/(kg·d),1次/d,静脉滴注;Gln 0.4 g/(kg·d),1次/d,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7天检测患者IgG、IgA、IgM、CD4-、CD8+,计算CD4+/CD8+,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比较2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6.0%、住院时间为(11.0±3.6)d,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47.9%、住院时间为,(12.8±4.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第1天IgG、IgA、IgM、CD4+、CD4+/CD8+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免疫学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仍低于术前(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较术前降低(P<0.01),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UFA与Gln联合应用可改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

    作者:韩东景;李伟;金哲;赵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IMN中、低危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5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氯沙坦钾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给予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肌酐水平,并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肌酐分别为(3.38±2.06)g、(25.6±3.31)g/L、(73.1±21.4)μmol/L,治疗后分别为(1.90±1.22)g、(33.8±2.78)g/L、(71.4±21.3)μmol/L;观察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分别为(3.87±1.99)g、(24.6±4.22) g/L、(69.9±23.5)μmol/L,治疗后分别为(1.32±1.07)g、(38.5±2.63)g/L、(72.7±23.6)μmol/L,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75.0%)高于对照组(52.6%)(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可有效降低IMN中、低危患者尿蛋白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氯沙坦钾.

    作者:郭茂华;苟蓉;王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52例膀胱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50例,误诊为腺性膀胱炎、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漏各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2%;与组织病理分期进行对照,超声诊断膀胱癌分期的符合率为88.0%(44/5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癌及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邵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