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郭茂华;苟蓉;王刘伟

关键词:原发性膜性肾病, 肾炎康复片, 氯沙坦钾
摘要: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IMN中、低危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5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氯沙坦钾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给予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肌酐水平,并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肌酐分别为(3.38±2.06)g、(25.6±3.31)g/L、(73.1±21.4)μmol/L,治疗后分别为(1.90±1.22)g、(33.8±2.78)g/L、(71.4±21.3)μmol/L;观察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分别为(3.87±1.99)g、(24.6±4.22) g/L、(69.9±23.5)μmol/L,治疗后分别为(1.32±1.07)g、(38.5±2.63)g/L、(72.7±23.6)μmol/L,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75.0%)高于对照组(52.6%)(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可有效降低IMN中、低危患者尿蛋白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氯沙坦钾.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FHIT与PTEN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FHIT与PTEN基因的表达及与临床组织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份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50份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组)及50份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FHIT与PTE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组织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CIN组及对照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64%、98%,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78%、100%,宮颈癌组FHIT、PTEN表达与对照组和C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FHIT与PTEN的表达在临床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组织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PTEN发生在宫颈癌变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宋春丽;张桂东;韩新彦;呼君瑜;田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儿47例,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及主动脉瓣上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然后行介入封堵术.结果 46例(97.9%)介入治疗成功,1例(2.1%)介入治疗失败;2例术后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出现三尖瓣轻-中度反流,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三尖瓣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均未发生膜部瘤破裂、封堵器脱落、持续溶血、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反流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介入封堵术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采用正确个体化介入封堵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付松;刘涛;于文文;周更须;封志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影响.方法 血脂在正常范围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26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35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疗程为1 2个月.分别于入院后次日、治疗6、12个月后检测2组血脂、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即使血脂水平正常也应尽早应用他汀类药物,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王晶;刘晶晶;郭兆慧;于洋;王晶;林淑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狭窄患者经鼻胃镜空肠营养管置入营养支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胃镜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用于上消化道狭窄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73例上消化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6例予肠外营养,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与营养支持前比较,2组治疗后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较对照明显(P<0.05).结论 上消化道狭窄患者采取经鼻胃镜留置空肠营养管行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

    作者:秦先锋;朱惠明;刘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体位血浆肾素和醛固酮及其比值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

    目的 探讨立、坐、卧位血浆肾素、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8例高血压患者立、坐、卧位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并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以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为PA的诊断标准,分别绘制肾素、醛固酮及ARR的ROC曲线.结果 卧位醛固酮的AUC大,卧位ARR的AUC大,诊断PA的准确性较高;以卧位醛固酮佳切点53 ng/L诊断PA,与盐水负荷试验的符合率为41.1%;以卧位ARR的佳切点118.3 h诊断PA,与盐水负荷试验的符合率为57.1%;卧位醛固酮佳切点53 ng/L联合卧位ARR佳切点118.3 h诊断PA的敏感度为47.6%,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471,与盐水符合试验的符合率为85.7%.结论 对不宜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的人群,以卧位ARR≥118.3 h联合卧位醛固酮≥53 ng/L为标准诊断PA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张玉杰;李南方;张菊红;姚晓光;李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治疗策略在老年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中作用

    目的 探讨行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drug-eluting stent,DES)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老年无保护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 artery,ULM)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比较行DES治疗的111例(DES组)和行CABG治疗的119例(CABG组)老年ULM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及远期临床预后.结果 DES组患糖尿病比例(40.5%)高于CABG组(21.8%) (P<0.05);CABG组左室射血分数(57.82±11.50)明显低于DES组(63.34±8.85) (P<0.01);CABG组合并多支病变者比例(68.1%)高于DES组(26.1%) (P<0.01);DES组远期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比例(10.8%)高于CABG组(3.4%)(P>0.05);2组远期心脑血管事件、总死亡、心源性死亡、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ABG术比较,DES术可增加老年ULM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远期再次血运重建,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潘昱;陈方;任学军;罗亚玮;张晓玲;张宇晨;何继强;玉献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助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结直肠癌患者42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行手助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组各2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恢复均良好;手助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闫平钊;杨小花;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miR-143在遗传性ob/ob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miR-143在遗传性ob/ob肥胖小鼠与正常C57/BL6J小鼠内脏(附睾、肾周)脂肪和皮下脂肪中的表达差异,分析miR-143在肥胖及相关脂代谢紊乱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1 6周龄ob/ob小鼠(肥胖组)与C57/BL6J小鼠(对照组)各12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组小鼠附睾、肾周及皮下脂肪组织中miR-143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miR-143在肥胖组小鼠附睾、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41±0.25、3.44±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99±1.07、12.28±2.84)(P<0.05),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6.49±2.72)与对照组(7.15±1.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 143可能参与了ob/ob小鼠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过程.

    作者:张向君;黄婷婷;王照东;周玮;张勇;吴德平;王加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E-钙黏蛋白及三阴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及三阴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E-钙黏蛋白表达情况,分析E钙黏蛋白表达及三阴性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间关系.结果 280例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2例(TNBC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48例(非TNBC组);TNBC组肿瘤直径>2 cm、组织病理分级Ⅱ和Ⅲ级、淋巴管有浸润比例及E-钙黏蛋白表达阴性率(75.0%、68.7%、46.9%、71.9%)高于非TNBC组(51.2%、46.0%、21.0%、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E钙黏蛋白表达阴性率(46.1%)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钙黏蛋白及三阴性表达与乳腺癌多种临床病理特点有相关性.

    作者:孔德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静脉压力梯度研究进展

    肝静脉压力梯度被认为是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金标准,对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肝癌等均有诊断价值.此外,其在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也有较好价值.本文对肝静脉压力梯度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并发症预测及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婉蓉;范国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诊断下呼吸道感染价值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72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AECOPD组)和肺炎患者90例(肺炎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4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3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血常规检查.结果 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AECOPD组与对照组(P<0.05);降钙素原对肺炎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佳界值为0.35 μg/L,敏感度为67.8%,特异度为85.2%,阳性预测值为88.06%,阴性预测值为59.74%.结论 降钙素原对肺炎的诊断价值优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

    作者:樊满齐;张鑫;刘翱;张鸿玲;赵生涛;周涛;胡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例中肾管残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总结女性中肾管残件肿瘤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中肾管残件肿瘤患者手术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无特异临床症状;肿瘤位于输卵管系膜及阔韧带,瘤细胞呈紧密小管状排列,细胞形态较温和,核分裂像罕见;管周基底膜PAS染色阳性,肿瘤细胞vimentin、α-inhibin、肌酸激酶弥漫阳性.结论 女性中肾管残件肿瘤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发生部位.

    作者:曹东辉;李宁霞;关会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他克莫司软膏与甲硝唑霜联合当归苦参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甲硝唑霜与当归苦参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外用质量分数0.1%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外用质量分数0.1%他克莫司软膏+甲硝唑霜,并给予当归苦参丸6 g/次,2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并评定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总积分分别为(12.33±2.75)、(12.18±3.19)分,治疗后总积分分别为(5.13±1.32)、(2.66±1.71)分,2组治疗后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5.8%,观察组为78.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组反跳6例(19.23%),对照组反跳1 3例(42.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甲硝唑霜及当归苦参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减少反跳现象.

    作者:陈敏;邓莹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52例膀胱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50例,误诊为腺性膀胱炎、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漏各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2%;与组织病理分期进行对照,超声诊断膀胱癌分期的符合率为88.0%(44/5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癌及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邵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细菌感染价值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依据痰培养结果及衣、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为单纯毛细支气管炎组45例,合并细菌感染组10例,合并衣、支原体感染组5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毛细支气管炎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合并衣、支原体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32±0.12)、(0.41±0.18)、(3.76±1.33)μg/L,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血浆降钙素原可为临床判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石明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后融合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行椎管减压术后融合固定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纯椎管减压、椎管减压后融合固定治疗120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5~39个月,单纯椎管减压手术35例治疗优良率74,3%,椎管减压后融合固定85例治疗优良率89.4%.结论 对术前已存在腰椎不稳、严重腰痛及预计减压手术可能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的DLSS患者,于椎管减压后行融合固定术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道德;付志彬;周凌;钟睿;王传恩;戴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225例(观察组),同期非颅脑疾病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2组入住ICU第1、2、3、4、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K、CK-MB异常升高5例.结论 急性重症颅脑疾病患者CK、CK-MB升高.

    作者:石宗华;高传玉;刘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腋部入路乳房后间隙隆乳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腋部人路乳房后间隙隆乳手术的可行性与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腋部切口分离乳房后间隙行隆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腋部切口向乳房后间隙分离简单易行,不损伤乳腺组织,出血少;隆乳术后疼痛较轻,乳房假体位置符合正常乳房生理特点,其外形自然.结论 经腋部入路行乳腺后间隙隆乳手术安全、可行,适用于年轻且有哺乳要求者.

    作者:郭玉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核团毁损术与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深部神经核团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将49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2组,27例行丘脑底核DBS术治疗者为DBS组,22例接受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者为毁损组,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6个月及术后1、2、3 a不同服药状态下进行帕金森病量表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并比较2组左旋多巴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1、6个月及1 a帕金森病量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3 a时DBS组帕金森病量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较术前与毁损术组明显降低(P<0.05);DBS组术后6个月及1、2、3 a左旋多巴服药剂量明显低于术前及毁损术组(P<0.05);DBS组术后1a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毁损组(P<0.05).结论 神经核团毁损术和DBS均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DBS安全性、可控性和长效性优于神经核团毁损术.

    作者:李强;陈宝友;李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房外Paget病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生殖器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8例外生殖器乳房外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红斑、糜烂、渗出、浸润肥厚伴剧烈瘙痒;确诊前分别误诊为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外阴白斑、外阴瘙痒症.5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光动力治疗.术后随访1~5a,1例失访,2例复发,其中1例术后17个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另1例再次行手术治疗,余5例临床治愈.结论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乳房外Paget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可缓解病情、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颉玉胜;宋维旭;魏翠萍;刘卉;杨海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