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ADL能力的影响

李秋菊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平衡, ADL
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上午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 i n,下午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30m i n,一周5天,共训练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2次/天,一周5天,共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er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及ADL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结合近几年来有关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和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原因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在中医辨证分型和科研设计思路、方式等方面有一些问题。

    作者:宋殿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鹿骨钙在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鹿骨钙的治疗应用。方法:入选我院骨质疏松老年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鹿骨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情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总有效率8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0%,治疗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骨密度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鹿骨钙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临床骨痛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骨密度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利用微RNA修复受损心肌

    中美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给心脏病发作的小鼠注射一种微RNA分子,可以刺激小鼠心脏长出新的细胞。这种受损心脏修复法有望应用到人身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城市社区水痘-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儿童-疱疹病毒感染状况以及自然免疫情况。方法:采集社区中3~15岁儿童血清标本500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检测500例儿童体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IgG抗体水平。结果:在这500例儿童血清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儿童225例,抗体阳性检测率为45.00%,其中抗体含量的均值为364.25m I U/m l,每个年龄组中抗体阳性检出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水平低,10~15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水平高。结论:针对社区中6岁以下的儿童应积极接种水痘疫苗。

    作者:黄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的护理,观察患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66例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阿依努尔·玉苏音;迪丽努尔·伊马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 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 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娟;蒋雄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科医学在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地位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的治疗问题,并且研究全科医学正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地位,以此推动全科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方法:对参加直肠癌的560名社区居民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有居民的生活状况、三级肿瘤防治网路的可实现性、了解肿瘤防治知识的程度等方面。在调查中用到数据统计的方法,用Excel工作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问卷调查,可以从收到的440份问卷中统计出,其中离退休居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0%,在肿瘤防治的相关知识方面,居民认识到肿瘤防治的工作要在“三早”进行癌症的体检,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高。其中96%的居民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肿瘤防治网络,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宣传及讲座,进行癌症的检查等工作。结论:全科医学,特别是社科医院,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肿瘤防治工作,定期在社区举办对高危人群的癌症筛选工作。发挥全科医学在预防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健康宣传的方式加强人们的肿瘤预防意识,重点做好癌症筛查的工作。以社区医院为主,二、三级医院为辅建立完善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实现肿瘤的有效预防,需要充分发挥全科医学的作用。

    作者:姬志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诊药房中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0月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对管理前后门急诊药房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6月份6000张处方中调配不合格的300张;7月份240张;8月份190张;9月份160张;10月份140张。我院6月份的6000张处方中出门差错例数为2例,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均为0。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调剂的错误率,提升处方合格率。

    作者:徐向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输注效果。方法:观察临床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各30例患者的输注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在止血有效率和出凝血指标(BT、PT、APTT和T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增高数不如新鲜血小板。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可以用于临床上各种创伤性出血病人的急救。

    作者:贾春媛;庞桂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先天性成骨不全1例

    先天性成骨不全是一种罕见的胎儿期以骨骼发育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遗传异质性结缔组织病。现将我科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处理方式分析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患者17例,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15例,保守治疗26例,全子宫切除术2例。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在临床中比较少见,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治疗,进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并总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iris clip 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15眼无后囊或少后囊存在的无晶体眼进行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术后1天、1周、1月、3月随访,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visual acuity,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透明性、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术后VA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术后BCVA无显著变化;术后3月角膜均恢复透明(除一眼术前即已因外伤继发角膜瘢翳而混浊),术后3月IOP平稳正常,CECs较术前无或仅有少量减少,无一例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出血、炎症渗出等并发症。结论: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具有屈光矫正效果好、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等优点,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吴海星;陈银洪;周金红;章沐曦;唐萍;吴田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09-2013年新疆新源县胃癌发病分析

    目的:探讨新源县胃癌发病的基本流行特征,为开展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间新源县疾控中心登记报告的胃癌资料按年龄、性别、民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新源县胃癌发病数345例,发病率为24.69/10万(男性39.34/10万,女性9.26/10万)。中标率为16.92/10万,男女性别发病比值为4.48:1。胃癌年龄段发病率55~79岁间高发区,占总发病例数的65.51%,农村发病率尤为明显。哈萨克族胃癌构成比高于其余民族。结论:新源县胃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发病率不同,因此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

    作者:艾尼瓦尔·艾木都拉;孙毅;阎景红;包永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认识水平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认识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红蛋白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在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吕巧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腔镜+子宫动脉栓塞结合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MTX(甲氨嘌呤)灌注化疗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采用宫腔镜下清宫,对照组患者结案后肌肉注射MTX,采用B超下清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均成功栓塞,术后48h后24例患者通过宫腔镜将妊娠组织顺利清出体外,6例患者在清宫后用电凝止血,手术顺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做到了微创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梁裕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的常见问题

    目的:基层医院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4年期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28份报告表的填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其表15大项中有6大项出现漏填、填写不完整、错填现象。结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写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临床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患者临床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身体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6.1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能够使身体症状得到改善,减轻病痛,使身体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杰;朱效文;王笑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李晖;王映映;胡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女性缺维生素D易抑郁

    维生素D是保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的必需营养素。然而,美国《精神病学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年轻女性维生素D水平偏低还会增加抑郁症危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旨在为临床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定为大肠癌早期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EACAM1和CEA水平,及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EACAM1为(48.09±1.09) ng/mL、CEA水平为(7.69±1.21)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纯检测。结论: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蒋敦科;刘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