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观察

吴海星;陈银洪;周金红;章沐曦;唐萍;吴田莉

关键词: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 无晶体眼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iris clip 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15眼无后囊或少后囊存在的无晶体眼进行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术后1天、1周、1月、3月随访,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visual acuity,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透明性、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术后VA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术后BCVA无显著变化;术后3月角膜均恢复透明(除一眼术前即已因外伤继发角膜瘢翳而混浊),术后3月IOP平稳正常,CECs较术前无或仅有少量减少,无一例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出血、炎症渗出等并发症。结论: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眼,具有屈光矫正效果好、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等优点,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干预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预后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干预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64例,随机分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法应用于重度脑外伤脑疝患者治疗中,有利于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一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本地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快速血糖仪(便携式),以自行设计的“自我检测现状调查表”调查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结果: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良好者仅占20%(6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监测频率、时间不科学者占80.33%(241/300),未明确血糖控制目标者占30.67%(92/300),未妥善保管血糖仪、血糖试纸者占24.67%(74/300),未正确操作血糖仪者占23.33%(7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够重视自身疾病,仪器、试纸保管知识缺乏,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鲁慧;孔雪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产生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8例2013年11月-2014年11月社区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个体化综合健康教育指导,包括发放宣传资料,疾病相关知识讲座等。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88.89%,规律用药96.3%,加强运动72.22%,饮食、食盐控制81.48%,血压监测94.44%。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社区医生健康教育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控制血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等效果显著。

    作者:张春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品管圈在我院门急诊药房中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0月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对管理前后门急诊药房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6月份6000张处方中调配不合格的300张;7月份240张;8月份190张;9月份160张;10月份140张。我院6月份的6000张处方中出门差错例数为2例,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均为0。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物调剂的错误率,提升处方合格率。

    作者:徐向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骨科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4/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9%(13/4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骨科术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柴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本院在2014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2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20例,观察组的普外手术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照组运用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进而对比两组患者医疗危险事件、患者对于健康护理常识的认知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以上的对比表明,对照组的普外手术的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概率是63%,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医疗危险事件的几率是86%;对照组对健康护理知识的认知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观察组,因此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于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改善患者对于医院的看法,进而使得患者及早康复的同时也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有所优化。

    作者:姬玉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外孕患者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与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关系,降低宫外孕发生率。方法:观察86例宫外孕患者及86例正常宫内早孕妇女,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6例宫外孕患者宫颈分泌物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及两者混合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宫内早孕组。结论: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导致宫外孕的患病几率增加,因此早期筛查和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有助于降低宫外孕发生率。

    作者:郑淑婕;郭华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策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是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年发病率约为(6~20)/10万。再出血是S A 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达60%~100%。再出血的诱发因素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早起床活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等,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可以防止再出血的发生,降低病人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张琦君;牛成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给予全部患者在前期社区管理和临床干预,观察和比较患者的遵医嘱以及质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主要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给予糖尿病患者前期的社区管理和临床干预后,患者的遵医嘱、主要指标改变情况相比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水平、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等。

    作者:赵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职护士中选取96名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层管理组48名与一般管理组48名,分别给予分层护理管理与一般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士管理后业务能力与护理情况。结果:分层管理组护士笔试考核及操作考核分数同一般管理组护士比较,明显较高,护理差错及患者投诉率明显较低,患者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护士护理管理中,使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高红;李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腔鼻窦结构重建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结构重建术在鼻窦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有无息肉分为息肉组和无息肉组术。结果:94例患者中,总有效91例,总有效率为96.81%。无息肉组术后黏膜平均上皮化时间低于息肉组(P<0.05)。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中鼻甲反张的比例均为息肉组高于无息肉组(P<0.05)。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6.38%。结论:鼻窦炎手术中鼻腔结构重建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全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II型糖尿病及口服降糖药物综述

    Ⅱ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或者遗传引起的内源性疾病,因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及难于根治而成为摆在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已经乏力几十年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安全的单独治疗药物的出现。现有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大致可以分为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氯茴苯酸类药物,DPP-4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关注。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这六种药物的优缺点,讨论几种治疗Ⅱ型糖尿病新型药物的趋势。

    作者:孙广田;李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加强优质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滋病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的艾滋病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症治疗、心理护理及教育宣导等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 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常规护理或优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 F-36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的SF-36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娟;蒋雄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并收治的6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两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夏季训练中预防新兵中暑的探讨

    “有备未必无患,无备必有大患。”为了落实习主席和军委首长关于“把安全教育训练纳入军事训练科目,从根本上提高部队安全防事故能力”的重要治军思想。本文就《内务条令》中安全防事故工作的要求,结合部队野外训练中常见的中暑事故可能遇到的问题,着重从事故的概念、成因、预防、处置和救治四个方面,以简洁的语言系统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以增强官兵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作者:徐美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从有机化学答卷中看到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通过分析学生在有机化学答卷中出现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反思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之道,以期能够对学生学好有机化学有所帮助。

    作者:石磊;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疼痛的舒适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疼痛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2014年期间接收的老年患者66例,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按照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舒适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老年患者疼痛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沈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中循证护理管理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中循证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随机抽检实施管理前后500包消毒后的器械,比较前后清洗质量、灭菌效果及包装质量合格率;器械保养维修成本;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集中管理后,清洗质量抽样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循证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备维修保养成本低于实施循证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集中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相比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节约设备保养成本,值得提倡运用。

    作者:梁慧;王海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08例耐药肺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其诊断效果。方法:对笔者医院收治的108例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性分析,将其设置为实验组,设置10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比例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其在耐药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效果及其价值。结果:肺结核组患者总阳性率为88.9%,高于对照组(总阳性率为23.5%)(P<0.05)。结论:比例法在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用于耐药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和鉴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状腺激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规律性甲状腺加速替代治疗,对照组未引起孕妇重视而拒绝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如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及出生Apgar评分情况,并统计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出生孕周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出生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先兆子痫、胎盘早剥、低体重儿及智力障碍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需要早期补充甲状腺激素,以更好的提高新生儿优生优育率,减少妊娠期并发症。

    作者:钱芬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