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智龙重阳思想管窥

吉学群

关键词:重阳思想, 张智龙
摘要:导师张智龙教授在30年的临证工作中善于对经典医籍进行分析梳理,验之临床,总结归纳治病规律并指导临床应用.尤其受张仲景思想影响深厚,在临床诊病过程中注重养阳、护阳,故列举导师从温养阳气入手治疗胸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及中风后吞咽困难等3种常见病的临床经验和辨病辨证规律,以说明重视阳气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结肠镜象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脾肾亏虚、肠道湿热三个证型肠镜表现积分及相应证型的相关性,说明肠镜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具有相关性.方法:共收集门诊及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分为脾虚湿热组、脾肾亏虚组、大肠湿热组,每组患者40例,并比较3个证型肠镜表现积分的异同.结果:3个证型的肠镜表现积分各不相同.结论:乙状结肠镜象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具有相关性.

    作者:韩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比较流行病学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体质类型和危险因素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体质类型和危险因素特点及差异.方法:600例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太原和新乡2个不同地域,在质量控制因素的前提下,结合中医体质标准进行体质类型的判定,同时对不同地域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地域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体质和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和对比研究.结果:新乡地区的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多于太原地区,而太原地区的阳虚质明显多于新乡地区.两地区在瘀血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和阳虚质+瘀血质等相兼体质类型上差异显著,而危险因素地域上的差异性体现在体质量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上.结论: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的体质分布和危险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与各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下患者人群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作者:田松;祁若可;武小雪;刘景委;张超伟;何茜;程月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120例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治愈45例,显效44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17%.中药内服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偶感不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胃部有灼烧感及消化不良但均较轻,经过治疗调整后,不良反应消失并完成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医药疗法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时喜;桂诗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玉屏风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t-PA和PAI-1的影响

    考察玉屏风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Syndrome,PNS)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PAl)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PNS病患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LMWH治疗组44例,玉屏风联合LMWH组38例,收集治疗前后t-PA、PAI-1和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t-PA升高,PAI-1水平降低(P<0.05).与LMWH治疗组比较,玉屏风联合LMWH组的t-PA显著升高,PAI-1水平显著降低(P<0.01),玉屏风联合LMWH组的总缓解较高(P<0.05).结论:玉屏风通过改善PNS患儿的凝血亢进、纤溶抑制现象保护肾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徐建锋;肖玉凤;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网络透穴”针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网络透穴”针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网络透穴”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采用“网络透穴”针法和常规针法,于入组当天、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Portmann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网络透穴”针法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常规针法组(P<0.05),且“网络透穴”针法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法组(P<0.05).结论:“网络透穴”针法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荣钟;陈耀龙;陈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胡日查六味丸辅助常规西药辨治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蒙药胡日查六味丸辅助辨治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将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10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胡日查六味丸辅助辨治,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总有效率,评价胡日查六味丸在辅助辨治慢性鼻窦炎中的临床作用.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状(鼻塞流泪、嗅觉减退、脓涕、头痛及鼻甲肿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74.07%,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日查六味丸辅助辨治慢性鼻窦炎较之于常规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江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苗族针疗及其社会作用探究

    苗族针疗作为常用的外治方法有着丰富的指导理论,并以毒学说为指导.苗族针疗的种类多样,根据器具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七类,包括弩药针、硫磺针、挑针、瓦针、火针、棉花针、刺猪针,它不仅在我国苗族地区人们日常疾病防治与治疗过程中起着较好的医疗作用,其低廉的费用减轻苗族地区人们的医药负担,而且在针对不同高发、特发疾病方面具有中医和西医借鉴的意义.

    作者:裴凌鹏;蒋沐林;依香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苓汤加减辅助推拿辨治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将胃苓汤加减与辨证推拿结合用于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所取得的疗效进行.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9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和基础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胃苓汤加减结合辨证推拿治疗和基础治疗,比较并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2组患儿体温、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正常、大便性状、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苓汤加减与辨证推拿相结合用于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效果明显,可改善患儿的大便性状,促进患儿尽快康复,此法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作者:刘丽;杨文婷;郑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扶正消异方辨治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扶正消异方辨治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11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和扶正消异方辨治,比较2组治疗后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从临床总效果看,对照组缓解比率38.18%,总有效率72.73%;观察组缓解比率63.64%,总有效率86.27%;从复发情况看,对照组术后半年、1年、2年、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4.55%、18.18%、34.55%、47.27%,观察组术后半年、1年、2年、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5.45%、7.27%、7.27%、7.27%: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看,对照组总发生率27.26%,观察组5.46%;从免疫等指标改善情况看,2组治疗前在免疫指标CA125、子宫内膜抗体、T淋巴细胞(CD3、CD4、C D8)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异方辨治可有效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情况.

    作者:刘娜;韩璐;吴茵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应用中的研究述评

    早传入我国翻译界的美国翻译家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中医翻译的影响深远.故以近十年以来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为契机,从中医翻译中词汇术语的斟酌、中医各学科翻译的具体应用、译者的职能、读者的反应和需求以及中医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的处理等方面来探讨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中应用现状.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中药注射剂是对传统中医药剂型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其安全性问题也更应重视.影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安全使用的因素有药品使用环节和患者个体差异等.如何避免其在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医、护、药三方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输液观念;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注射剂,倡导方证对应的用药理念;三是合理选用溶媒配制输液;四是加强个体差异人群用药监护,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独特的疗效.

    作者:李江;刘治中;王丽霞;王建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亢害承制”调控机制的源流及其发展演变

    “亢害承制”来自《内经》运气学说,是建立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基础之上的自然调控机制,原指五运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调控,后世医家将这种自然现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相系,用以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历代医家对亢害承制调控机制的研究始于王冰,发展于刘完素,完善于王履,成熟于张景岳.理论发展过程经历了自然承制说、胜己之化说、协调统一说、以子救母说、气化自然说、资其化源说到生克制化说.亢害承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广泛涵盖中医生理、病理领域,主张由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途径达到机体有序稳定的健康状态,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得到诸多医家充实、完善,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迄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润兰;陶功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郁乃痤”发微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清热、祛瘀、化痰是目前中医治疗痤疮的主要方法,但在笔者临床实践中,应用这类方药有时效果不明显,部分甚至会加重,笔者参照文献注解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重新解读《黄帝内经》“郁乃痤”的发病机理,探索痤疮的不同治法.

    作者:王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评估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入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病人共122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并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收治后6h内及5d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并计算两者的比值(UACR).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及组间同期UACR、APACHE Ⅱ的差异和2组病人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5d后2组病人的UACR较收治时均有升高,但血必净组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5d后,血必净组的UACR、APACHE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少脓毒症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可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江皓波;马明远;劳美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肺-脾-大肠”轴的培土生金法干预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sIgA黏膜免疫研究

    目的:通过对缓解期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免疫球蛋白检测,探讨培土生金法对“肺-脾-大肠”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40例肺脾气虚证患儿分成4组,分别在药物干预前后测定sIgA的变化.结果:唾液sIgA通过药物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数值较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组唾液sIgA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可提高缓解期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sIgA含量,改善缓解期RRTI患儿唾液sIgA的作用.

    作者:刘薇薇;张同元;宫淑琴;陈慧;程燕;王浩;王美娜;李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阴阳气血双调复方对自然衰老围绝经期大鼠模型卵巢形态学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阴阳气血双调复方对自然衰老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卵巢形态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5d阴道细胞涂片未出现动情期变化的11 ~15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围绝经期模型组、阴阳气血双调复方组(5 g/kg)和雌激素对照组(1 mg/kg).另选取4~6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E2、FSH、LH)水平.结果:与围绝经期模型组比较,阴阳气血双调复方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治疗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卵巢组织学损伤明显改善(P<0.05),血清E2值升高(P<0.01),血清FSH、LH值明显降低(P<0.01),且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气血双调复方对围绝经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失衡状态有明显调节作用,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

    作者:白建民;冯冬兰;王爱梅;时伟红;未小明;曾宪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灸“阳日治腑、阴日治脏”理论再认识

    天人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人体气血运行都遵循一定规律,络穴把表里两条经脉紧紧相连,根据这些理论提出阳日治腑、阴日治脏符合医理,是针灸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即阳日治疗阴经疾病,用阳经及其络穴,阴日治疗阳经疾病,用阴经及其络穴.

    作者:杜金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肝脾同调治法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观察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7例糖尿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117例给予一般干预、西药降糖及中药肝脾同调法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常规干预、西药降糖治疗,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分析,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纤维蛋白原(Fg)、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2组所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腰臀比、体质量指数、FBG、HbA1c、2 hPPG、FINS、TG、Fg、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2组除HbA1c外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59.83%,对照组显效率38.18%,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6%,对照组总有效率82.7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周新强;周小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皮素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称为内皮素,其主要作为一种体液性介质参于许多疾病,可作为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通过影响血管功能状态来参与心、脑、肺及肾脏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1].文献总结发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时血清内皮素(ET)水平明显增高,且经治疗后ET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内皮素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病变程度、疾病的进展以及疾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帅;陈颖;高树彪;高永红;周莉;刘培燕;史永梅;张根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内经》从肾论治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主要为经、带、胎、产、杂病,故以《内经》为依托,分别从肾与女性生理特点、妇科疾病发展因果关系出发,结合临床阐述从肾论治妇科疾病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霞;褚青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