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薇;张同元;宫淑琴;陈慧;程燕;王浩;王美娜;李硕
目的:通过对缓解期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免疫球蛋白检测,探讨培土生金法对“肺-脾-大肠”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40例肺脾气虚证患儿分成4组,分别在药物干预前后测定sIgA的变化.结果:唾液sIgA通过药物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数值较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组唾液sIgA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可提高缓解期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唾液sIgA含量,改善缓解期RRTI患儿唾液sIgA的作用.
作者:刘薇薇;张同元;宫淑琴;陈慧;程燕;王浩;王美娜;李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以即将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艾滋病患者中医体质特征与HAART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揭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规律,为指导艾滋病患者个体化HAART治疗和中药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100例艾滋病患者,依据中医体质量表确定HAART前与后(1、3、6、9、12月)中医体质类型,并检测每个时间点CD4+ T淋巴细胞,分析中医体质与CD4+ T淋巴细胞相关性.结果:本调查发现艾滋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混合体质,但气虚质出现比例高(占49%),远超过其他类型体质;气虚质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成功率较非气郁质高,其他8种体质类型则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无相关性.结论:HIV病毒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易出现气虚质并发展为虚实夹杂体质,良好心态可帮助患者增加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许飞龙;符林春;谭行华;岑玉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对治疗青少年失眠型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44例,在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健康的卫生睡眠习惯、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42例,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健康的卫生睡眠习惯、认知-行为治疗,不给予中药方逍遥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2周后,实验组失眠复发率4.54%,对照组1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逍遥散加味在治疗青少年失眠型亚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立华;樊新荣;朱夜明;万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体质类型和危险因素特点及差异.方法:600例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太原和新乡2个不同地域,在质量控制因素的前提下,结合中医体质标准进行体质类型的判定,同时对不同地域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地域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体质和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和对比研究.结果:新乡地区的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多于太原地区,而太原地区的阳虚质明显多于新乡地区.两地区在瘀血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和阳虚质+瘀血质等相兼体质类型上差异显著,而危险因素地域上的差异性体现在体质量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上.结论: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的体质分布和危险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与各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下患者人群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作者:田松;祁若可;武小雪;刘景委;张超伟;何茜;程月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解毒法对D-半乳糖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及对脑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 BW·d×50 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安理申)组、复方苁蓉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以同月龄正常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避暗实验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表达量.结果: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可显著增加D-半乳糖致痴呆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和减少错误次数,提高模型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8-OhdG表达量.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可改善D-半乳糖致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脑组织内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
作者:马涛;徐世军;张允岭;王永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组方药物对慢性便秘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益气养血组方药物,对照组30例给予通便灵胶囊.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高分辨率胃电图监测系统记录餐后胃电主频的变化;口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48 h后拍摄腹部平片测定胃肠通过时间.结果:益气养血组方药物对慢性便秘患者餐后胃电主频有显著提高(P<0.05),可以显著减少胃肠通过时间(P<0.05)和改善临床症状(P<0.01)气秘、虚秘证型的临床症状(P<0.05).结论:益气养血组方药物对慢性便秘患者的整个消化道具有影响,慢性便秘是与整个消化道相关的疾病,益气养血组方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蒋卫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评估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入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病人共122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并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收治后6h内及5d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并计算两者的比值(UACR).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及组间同期UACR、APACHE Ⅱ的差异和2组病人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5d后2组病人的UACR较收治时均有升高,但血必净组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5d后,血必净组的UACR、APACHE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少脓毒症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可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江皓波;马明远;劳美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治愈45例,显效44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17%.中药内服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偶感不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胃部有灼烧感及消化不良但均较轻,经过治疗调整后,不良反应消失并完成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医药疗法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时喜;桂诗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天人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人体气血运行都遵循一定规律,络穴把表里两条经脉紧紧相连,根据这些理论提出阳日治腑、阴日治脏符合医理,是针灸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即阳日治疗阴经疾病,用阳经及其络穴,阴日治疗阳经疾病,用阴经及其络穴.
作者:杜金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向西方社会介绍和传播了中医.虽然介绍中医的内容不尽系统,仅限于个人研究和体验,但对于中医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故依托耶稣会士中国书简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归纳和整理对这一历史阶段中医的海外传播途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为群;周俊兵;王银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血压痛即眩晕、头痛的发生与五脏病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痛时要注意其与五脏的关联.历代文献虽有痰、瘀致病的论述,但未发现痰瘀互结致眩晕、头痛的明确认识,故分析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互结而现拐点,当择其痰瘀多寡而治的理论思维,总结痰瘀互结是高血压痛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毒损心络为其病理演变的过程.
作者:贾海骅;王仑;韩学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通阳利湿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并咽喉部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脱落2例)和治疗组(55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静点5d,后改甘油果糖氯化钠静点5d,同时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点至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正常;治疗组给予通阳利湿方口服10 d,同时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点至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正常.应用神经根型颈椎病35分积分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阳利湿方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合并咽喉部细菌感染患者症状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乔钢;赵建;崔书国;国延军;牟成林;杜景华;陈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脾肾亏虚、肠道湿热三个证型肠镜表现积分及相应证型的相关性,说明肠镜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具有相关性.方法:共收集门诊及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分为脾虚湿热组、脾肾亏虚组、大肠湿热组,每组患者40例,并比较3个证型肠镜表现积分的异同.结果:3个证型的肠镜表现积分各不相同.结论:乙状结肠镜象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具有相关性.
作者:韩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7例糖尿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117例给予一般干预、西药降糖及中药肝脾同调法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常规干预、西药降糖治疗,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分析,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纤维蛋白原(Fg)、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2组所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腰臀比、体质量指数、FBG、HbA1c、2 hPPG、FINS、TG、Fg、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2组除HbA1c外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59.83%,对照组显效率38.18%,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6%,对照组总有效率82.7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肝脾论治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周新强;周小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钱乙在儿科学上有许多开创性的建树.在小儿生理、病理方面,提出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长脏腑生智意,长骨髓添精神”,“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首创小儿五脏辨证,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在治疗用药上,主张以中正平和为主,注重小儿脾胃的保护;其组方独特巧妙,化裁精当,反对“痛击”、力戒妄攻蛮补,创制了系列适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方剂.钱乙学术思想对儿科以及整个中医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以后医家受钱乙启发,在儿科诊治、脾胃学说、脏腑辨证理论、方剂学等方面都有深入发展.
作者:卢红蓉;于志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阴阳气血双调复方对自然衰老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卵巢形态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5d阴道细胞涂片未出现动情期变化的11 ~15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围绝经期模型组、阴阳气血双调复方组(5 g/kg)和雌激素对照组(1 mg/kg).另选取4~6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E2、FSH、LH)水平.结果:与围绝经期模型组比较,阴阳气血双调复方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治疗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卵巢组织学损伤明显改善(P<0.05),血清E2值升高(P<0.01),血清FSH、LH值明显降低(P<0.01),且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气血双调复方对围绝经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失衡状态有明显调节作用,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
作者:白建民;冯冬兰;王爱梅;时伟红;未小明;曾宪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止痛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从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祛风止痛汤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同时为2组患者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ESR、RF、CRP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RF、CRP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或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α、IL-1β、IL-1 Ra水平比较显示,治疗组血清IL-1α、IL-1β、IL-1 R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祛风止痛汤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配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是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治愈的关键.
作者:齐素兰;邓祖丽蕊;王春霞;穆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中医情志疗法与心理干预的理论认识并结合临床,对若干妇产科常见手术如剖宫产术、妊娠中止术及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实践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探讨.
作者:张洁;于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蛋白尿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肾病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补肾活血方,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24 hMAU及UMALB/UCR改变情况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9%,对照组7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MAU均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MALB/UCR比值均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降低早期DN蛋白尿.
作者:刘香红;杨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健脾益肾颗粒辅助免疫抑制剂对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健脾益肾颗粒辅助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缓解有效率(92.31%)、CCr(56.12±8.86) 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0.86±0.27) g/24 h、SCr(102.47±35.92)μmol/L、BUN(7.45±2.01) 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辅助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艳;李玉琴;安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