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应用价值

邓笑伟;庄佳;叶道斌;张如意;崔晓明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 肺癌, 筛查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 873例健康体检者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3 873例受检者筛查出肺结节186例,其中直径>5 mm实性或部分实性无钙化结节36例,直径≤5 mm实性或部分实性无钙化结节150例,确诊肺腺癌16例,鳞癌1例.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是检测无症状肺癌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检出率、实现早期诊断及治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纤维化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8只,模型组及安立生坦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8d.第9天开始,安立生坦组给予安立生坦40 μg/d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4周,4周后处死大鼠.比较3组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液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排列、胶原蛋白增生情况;比较各组大鼠模型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变化速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er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表达水平.结果 安立生坦组心肌细胞肿胀、断裂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和血液中Hyp水平及AngⅡ、TGF-β1、ET-1表达较安立生坦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变化速率较安立生坦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阻抑心肌纤维化及心肌重塑的发生、发展,是抗心肌纤维化治疗的合理靶点之一.

    作者:尚小珂;邓晓娴;周红梅;张刚成;张长东;柳梅;夏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短肠综合征治疗中作用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短肠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短肠综合征患儿14例依据住院时间分为2组,2006年1月-2009年6月住院7例短肠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治疗;2009年7月 2012年2月住院7例短肠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2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出生后100 d及6个月体质量增加、出院后1 a内住院次数.结果 观察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出生后100 d及6个月体质量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 a内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短肠综合征患儿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缩短肠外营养和住院时间,减少1 a内住院次数,增加体质量.

    作者:曹振杰;吴学军;孙雪花;陈琦;谷雅川;杨婵婵;张永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复杂粘连性肠梗阻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复杂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复杂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逆行插管肠腔内排列术18例、顺行插管肠腔内排列术11例、顺行插管改良肠腔内排列术5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肠瘘1例,切口感染6例,腹泻2例;随访6个月~5 a,均未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住院.结论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复杂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

    作者:李国庆;任金祥;王旺河;张超;梁鸿;郑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造影导管在左心室电极植入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造影导管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电极植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例随机分为造影导管组和常规方法组各14例,常规方法组通过骨性标记经长鞘操控导丝并植入三腔起搏器左心室电极,造影导管组在导管造影指导下寻找冠状窦,操控导丝至目标血管后植入三腔起搏器左心室电极.观察2组左心室电极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以及左心室电极植入侧静脉/侧后静脉成功率.结果 2组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造影导管组手术时间为(21.3±5.6) min,造影剂用量为(37±12) mL,X线曝光时间为(10.5±4.6) min,电极植入侧静脉/侧后静脉成功率为100.0%;常规治疗组手术时间为(32.1±11.3) min,造影剂用量为(21±5)mL,X线曝光时间为(16.9±7.7) min,电极植入侧静脉/侧后静脉成功率为64.3%,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应用造影导管指导左心室电极植入有效、可行.

    作者:赵鹏;姜铁民;曾山;陈少伯;储毓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靶向Egr-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靶向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 针对Egr-1基因设计并合成1条Egr-1过表达序列和4条干扰序列,过表达序列与双酶切Ubi-MCS-3FLAG载体连接,干扰序列与双酶切hU6-MCS-CMV-EGFP连接,DNA测序鉴定重组载体.共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OE-RNAi-1,OE RNAi-2,OE-RNAi-3,OE-RNAi-4)Western blot检测Egr-1蛋白表达,筛选有效干扰靶点,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Egr-1 mRNA,验证干扰效果.结果 测序表明Egr-1过表达及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E-RNAi-4组Egr-1蛋白表达抑制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OE-RNAi-4组Egr-1 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Egr-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Egr-1在静脉桥血管再狭窄中早期内皮功能失调作用机制及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魁;曹剑;董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活性维生素D3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以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抗胸腺细胞抗体诱导的大鼠肾炎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变化及1,25(OH)2D3对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和血钙的影响.方法 将45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炎模型组、1,25(OH)2D3干预组(干预组)各15只,肾炎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均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单克隆抗胸腺细胞抗体,造模成功后用1,25(OH)2D3干预干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第1、3、7、1 4、21天各选取3只大鼠收集24 h尿液并采集动脉血,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血钙水平.结果 肾炎模型组在注射单克隆抗胸腺细胞抗体后第1天即产生大量尿蛋白,第3天达高峰,至第21天恢复正常;干预组尿蛋白水平在干预后第1、3、7、14天均明显低于肾炎模型组(P<0.05),且在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肌酐、尿素氮和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2D3可降低抗胸腺细胞抗体诱导的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水平,且对肾功能和血钙水平无影响.

    作者:李建锋;安勇;索洁;杨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22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85例及非房颤组1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BNP水平,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97.24(82.65,118.3)μg/L)较非房颤组(73.56(61.18,90.37)μg/L)明显升高(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浆BNP水平与冠心病合并房颤呈独立相关(OR=2.426,95%CI:1.438~3.562;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预测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子,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风险的重要血浆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林旭辉;陈子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肺炎性假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炎性假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22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其中11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7例行平扫,4例直接行增强扫描.结果 术前诊断肺炎性假瘤3例,误诊为肺癌19例;病灶位于右肺上叶2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7例,右肺上中下叶跨叶生长1例;病灶大小1.2 cm×1.2 cm×1.3 cm~8.4 cm×5.3 cm×6.5 cm;病灶形态表现为瓜果连蒂征6例,扇贝征、方形征各4例,堆雪人征、楔形征、球形结节各2例,蕈伞征、水中映丘征各1例;病灶周围晕征13例,边缘平直征10例,毛刺征8例,分叶征6例,桃尖征5例;边缘光整1例,边缘不光整21例;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中度均匀强化及显著不均匀强化各1例,中度不均匀强化13例;病灶邻近胸膜牵拉索条状增粗5例,局限性胸膜增厚9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CT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充分掌握本病CT特征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作者:司海峰;李洪江;周玉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贲门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yndecan-1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旁正常贲门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贲门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情况,并分析syndecan-1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yndecan-1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9%(28/72)、76.9%(20/26)、100.0%(40/40);syndecan-1蛋白表达强度与贲门癌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syndecan-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ndecan-1表达缺失与贲门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呼秀峰;姚俊;如乙;冯笑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关节镜辅助下带线锚钉紧缩缝合髌骨内侧支持带治疗外伤性髌骨脱位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和带线锚钉紧缩缝合内侧支持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髌骨脱位患者50例,术前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和带线锚钉紧缩缝合内侧支持带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0~18个月,髌骨恐惧试验均转为阴性,术后IKDC评分((89.2±4.3)分)、Lysholm评分((91.6±2.7)分)均较手术前((51.6±3.7)分,(60.5±4.2)分)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带线锚钉紧缩缝合内侧支持带治疗外伤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切.

    作者:江海滨;白伦浩;李彬;苏伊拉;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进行两段式口腔种植修复,定期随访观察种植修复情况.结果 本组种植成功率100%,无种植体松动和种植体周围放射透视区,种植体周围无骨质不稳定,患者无疼痛.结论 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效果确切,具有稳定、舒适、美观、咀嚼功能良好且不损伤余留牙等优点.

    作者:吴德宏;王娟;刘晶;秦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RI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价值

    目的 总结颅内胆脂瘤的MRI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活检组织病理证实颅内胆脂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桥小脑角区11例,海绵窦区1例;呈类圆形8例,不规则形4例,均沿蛛网膜下腔匍匐生长,其中8例可见明显“钻孔征”;11例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长T1短T1混杂信号;12例病灶T2 WI均呈显著高信号;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其内混杂少量斑点状、条片状等信号7例,1例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内混杂少量高信号,4例T1 WI呈均匀低信号;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混杂的稍低或等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均呈显著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出现边缘轻度强化.结论 桥小脑角区为颅内胆脂瘤好发部位,结合MRI信号改变和“钻孔征”等特征性表现可明确胆脂瘤诊断.

    作者:周旭嘉;时惠平;金波;秦丹;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和静脉血栓诊断中价值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与静脉血栓诊断中价值.方法 94例脑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行脑血管造影,并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曲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三维(three dimensions,3D)等后处理.结果 78例脑CT血管造影正常,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窦汇及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3D、MPR、MIP图像质量均为1级;AVM 14例,均显示畸形供血动脉;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2例,可清晰显示血栓.结论 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脑静脉结构,对AVM、静脉血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斌;张一;张极峰;于春瑶;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瘢痕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6.9%,误诊率51.4%;3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手术治疗成功率94.7%,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甲氨喋呤治疗成功率75%;手术患者治疗后2~3 d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幅度高于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喋呤,住院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100 u/L时间均明显低于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喋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误诊率高,超声为主要检查及治疗方法,手术和病灶局部注射甲氨喋呤均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治疗更直接、有效、恢复快.

    作者:段瑶;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放疗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转移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放疗过程中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转移瘤的近期效果.方法 恶性肿瘤合并骨转移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6MV-X线行普通放疗,观察组放疗方法同观察组,并于每次放疗后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20 mL/次,1次/d,5次/周,共4周.比较2组骨转移灶控制率、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转移灶控制率(75.7%)、疼痛缓解率(81.8%)、生活质量改善率(84.8%)均高于对照组(70.0%、73.3%、73.3%),2组骨转移灶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降低发生率(27.3%)低于对照组(46.7%)(P<0.05).结论 放疗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并骨转移止痛效果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任民柱;王振华;高国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在不同时期血管瘤中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蛋白及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bFGF对血管瘤生长的影响及血管瘤增生退化机制.方法 取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及其临近组织标本,其中增生期20例(增生期组),退化期12例(退化期组),正常皮肤组织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FGF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反转录PCR检测组织中bFGF mRNA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bFGF蛋白与bFGF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bFGF在血管瘤组织中表达呈阳性,在对照组皮肤组织中表达呈阴性,增生期组表达的阳性率高于退化期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增生期组、退化期组、对照组组织中bFGFmRNA电泳条带亮度均依次降低;相对量增生期组(1.849 5±0.095 0)高于退化期组(1.356 9±0.041 7)和对照组(0.718 8±0.027 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增生期组和退化期组血管瘤组织中bFGF蛋白与bFGF mRNA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878,P<0.01;r=0.909,P<0.01).结论 bFGF参与调控血管瘤的发展过程,可作为区分增生期与退化期的标志之一;bFGF蛋白与bFGF mRNA基因表达在血管瘤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雷红召;孙斌;董长宪;马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B型脑钠肽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评价中应用

    目的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检测血清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97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按照NYHA分级分为4组,以6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BNP含量.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BNP含量((1 632.5±396.4)ng/L)高于对照组((47.3±26.7)ng/L) (P<0.01);扩张性心肌病患者NYHA分级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血清BNP水平分别为(478.0±163.4)、(785.0±213.8)、(1 126.0±273.4)、(1 938.0±353.6)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NYHA分级相关,血清中BNP水平在扩张性心肌病诊断和对心功能分级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学亮;薛燕平;王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心肌桥致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价值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心肌桥及临床无明显心绞痛患者22例均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按冠状动脉心肌桥狭窄程度分别计算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面积及严重程度.结果 22例中3例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5例为混合性心肌缺血,14例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平均缺血面积占心肌总面积的(18.0±5.6)%,严重程度低于正常参考值1.6±0.8个标准差.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用于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心肌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鹏;高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并MS患者29例(T2DM+ MS组)、非T2DM的MS患者28例(单纯MS组)、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胰岛素,并计算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T2DM+MS组、单纯MS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瘦素、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MS组与单纯MS组空腹血糖、收缩压、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水平升高与体质量指数、血尿酸、收缩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瘦素水平升高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结论 血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与MS密切相关,高血清瘦素水平在MS和T2DM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雒晓春;李云霞;聂春燕;秦毅强;敖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含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的多胎妊娠减胎术结局分析

    目的 观察含单绒毛膜囊双胎的多胎妊娠减胎术临床效果.方法 13例含单绒毛膜囊双胎的多胎妊娠患者于阴道超声引导下采用负压抽吸方法行选择性单绒毛膜囊双胎减胎术.结果 13例均一次减胎成功,术后2d超声检查示被减胚胎胎心搏动消失;1例单卵单胎及单绒毛膜囊双胎中保留胚胎胎心搏动良好,12例减灭妊娠囊内双胎未见胎心,保留孕囊内胎心搏动良好;术后随访10例成功分娩,3例早产,获健康婴儿12个,3例继续妊娠中,无妊娠流产.结论 含单绒毛膜囊双胎的多胎妊娠,早期经阴道超声引导下采用负压抽吸方法实施单绒毛膜囊双胎选择性减胎术安全、有效.

    作者:胡玥玥;张颖;张真珍;张昌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