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包洁;梅丽君;黄继勇;陈云琪;范永升
肠功能障碍并非单纯腑实证,脾胃虚衰、受纳运化失常、中焦枢机不利可助其发生与发展.学习《脾胃论》,从“脾胃学说”调理肠功能障碍,颇有收益.李东垣视脾胃为一身之重,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据此能够明晰其病因病机;依据脾胃升降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升举清阳配合滋阴润肠、行气导滞等治法对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者效果显著.兼顾疏肝柔肝、调畅气机,既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发挥,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作者:江宇泳;刘洋;叶永安;王融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迄今为止,对于“生命”尚不能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生命现象虽然错综复杂但具有共性,亦即生命的特征,可以通过认识生命的一些特征来理解生命.先秦汉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于深入认识人的生命特征很有启发.故基于《黄帝内经》以及其他先秦汉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探讨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不可逆性、自主性、繁衍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作者:李海玉;刘理想;陆广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月经不调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42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合并激素治疗,西药组给予单纯激素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54.8%,总有效率97.7%;西药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90.5%,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明显,是一种较好的妇科调经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重症之一,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自身特色.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关键为肾虚络瘀热毒,治疗上应益肾健脾以治本,活血化疼以通络,配合应用清热解毒、清补结合、标本兼治,初愈后仍须巩固疗效,防止旧病复发.
作者:陈乐;包洁;梅丽君;黄继勇;陈云琪;范永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以“治瘘独取阳明”为指导原则取穴,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后,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a-硫辛酸600 mg/d避光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α-硫辛酸治疗与试验组相同但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的增加值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治瘘独取阳明”指导取穴的电针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仅采用α-硫辛酸治疗.
作者:张雅琴;张玲;孟红果;付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癫痫属于中医疑难杂症,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发病机制多由骤受惊恐、先天禀赋不足、跌仆等因素导致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肾亏虚、气血疼滞而发.治则为在发作之时应先治其标,控制发作为当务之急.可按病情选用豁痰开窍、平肝息风、通络镇痉、宁心安神、清肝泄火之法治之.间歇期当调理脏腑以治其本,或佐除痰清热、平肝通络、宁心诸法,以标本兼顾.间歇期长者可用丸散缓图,以期根治,防止复发.
作者:常永辉;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对照组)和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治疗组).对照组和丹红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术后24 h±2h、72 h±2h、168 h±2h抽取尾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组术前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百分率较对照组升高(64.60%(14.62%,82.32%)vs 1.38% (0.05%,24.14%),24.36%(7.38%,72.36%)vs 2.78%(0.09%,32.17%),4.53% (0.57%,11.16%)vs 0.46% (0.07%,0.98%),P<0.01).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2(1,4)vs 2.5(0,4),1(0,4)vs 2(0,4),o(o,1)vs 3(0,4)).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可能提高脑梗死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作者:刘冉;邸丽;李江;郝洪军;高枫;孙葳;黄一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人内皮祖细胞(human 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自健康人外周血体外培养hEPCs,给予AGEs和或不同浓度的通心络(tongxinluo,TXL)刺激,首先观察其对置于体外matrigel环境中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随后针对相关的受体分子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明确上述信号通路哪些参与TXL的保护作用.结果:①单纯TXL刺激即可显著提高hEPCs的内皮分化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与AGEs刺激组比较,TXL干预并可显著改善AGEs导致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③RAGE-MAPK通路介导了TXL的内皮分化保护作用.结论:TXL干预可通过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显著改善AGEs介导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这可能是TXL发挥其血管保护作用,特别是糖尿病病理环境下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武双平;贺治青;袁国强;王永恒;梁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尊生要旨》为明代养生著作,该书立足明清养生著述、地方史志,辅以书目及相关材料,认为此书以明·《摄生要义》为蓝本,由蒋学成汇编,许乐善增订,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书会通诸家养生经验,指出养生修炼的入门理论与方法,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与普及,其现存版本为明刻本与清抄本.
作者:罗宝珍;傅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联合应用补中益气汤及舒利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单纯舒利迭治疗和补中益气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肺功能(FEV1及MVV%)、6 min步行距离、日常工作能力因子分(F1S)及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FEV1、MVV%、6 min步行距离、F1S及F2S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但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2组FEV1、MVV%、6 min步行距离、F1S及F2S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亚锋;张博爱;冯晓东;刘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气郁体质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体质量表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计划生育研究所1678例育龄男性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其中566例符合男性不育症诊断,就该人群中不育症和非不育症的平和质和气郁质人群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结果:不育症气郁质人群的睾酮水平下降,与平和质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症气郁质组的雌二醇水平增高与非不育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卵泡刺激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气郁体质男性不育人群的睾酮水平下降,雌二醇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
作者:林兆丰;唐运革;石汉振;陈润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盆腔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该病伴炎性包块形成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的高复发率和盆腔黏连形成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中医药治疗可减轻症状,避免手术,预防复发,减少黏连,彰显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魏绍斌临床主张以辨证论治为核心,以“温热瘀结”为主要病机,多途径给药、内外合治、综合治疗,临床擅用破血消癥药,妙用藤类中药,巧用益气扶正药,轻施虫类药物,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确切.
作者:孙国娟;邓琳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辨证治疗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加用生化汤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流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42例,不完全流产2例,无失败病例;对照组完全流产34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2例.实验组显效40例,好转4例,总有效100%;对照组显效31例,好转9例,总有效90.91%.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方面实验组均小于(短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月经恢复时间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阴道出血少且出血时间和孕囊排出时间短,耐受性更为优良,因此可作为药物流产的辅助药物.
作者:黄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2组分三七总皂苷、栀子苷对拟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三七总皂苷、栀子苷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对BDNF的上调作用不明显,三七总皂苷和通络救脑注射液可显著上调BDNF的表达,通络救脑注射液有优于2组分的作用趋势.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具有一定的促进BDNF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该注射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保护微血管和促进血管新生的内在机制之一.注射液的作用优于2组分,体现了中药复方的配伍优势.
作者:郭晓谨;周梦佳;李峰;李芳赫;万亮琴;张赛;马家宝;李卫红;李兴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活血法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对孕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产检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接受治疗并住院分娩孕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治疗为研究组各3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胎儿生长发育各指标的变化,监测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脐动脉S/D比值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增加幅度、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脐血流S/D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脐血流S/D比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活血法能明显改善孕妇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脐动脉血流阻力,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可能为其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作用机制.
作者:徐慧芳;李道成;雷友金;黄敏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心包经经脉(经穴)与大脑的功能关系.方法:对14名健康人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包括第1次单纯静息态扫描(R1)、针刺该经脉全经腧穴后扫描(AP)和第2次静息态扫描(R2),应用REST软件对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AP与R1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LFF信号减弱差异脑区为左侧扣带后回、海马回、边缘叶、枕上回和枕中回;ALFF信号增强差异脑区为双侧额上回、右侧边缘叶、扣带回、额中回、额内侧回.结论:前额叶皮层(PFC)(额内侧回/额上回/额中回)、边缘系统(边缘叶/扣带后回/海马回)是针刺后ALFF信号显著增强区域,且在针刺延时效应中PFC部分脑区ALFF信号依然显著增强,提示针刺心包经全经经穴后脑内ALFF变化主要在PFC和边缘系统,这些区域与情绪、记忆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为阐释针刺该经脉腧穴治疗情绪、记忆障碍类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韩红艳;张驰;闫镔;雷煜;童莉;杨海燕;周斌;杨旭光;陈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气机失调及治疗包括虚-补气剂、郁-行气剂、逆-降气剂、陷-升气剂,前三者在方剂教材中均有专节论述,而“升气剂”多混于“补气剂”中,而补气剂和升气剂在配伍和应用上有很大区别.故对中气、大气和上气3种气陷证加以阐述和辨析,对其相应的治疗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和益气聪明汤予以分析,以揭示其配伍规律.
作者:王永恒;张弘;马玄静;周计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头风摩散”出自《金匮要略》,其方药组成由大附子1枚,盐等分,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药力行.头风摩散,顾名思义,本方是治疗头风的主要外治方剂,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历来鲜有人问及.笔者在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将本方广泛运用于妇科痛症领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兹将临床一得与同道分享.
作者:黄衍周;程建华;徐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历代医家对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特异性的认识各不相同,似乎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故就以上问题分别从人体生理和病理两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左气右血”是就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右气血盛衰及其阴阳升降之特异性的概括,“左血右气”是就发生于身体一侧或一侧表现较严重或明显疾病的病机概括.
作者:张云忠;杨富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从“八证六字”的内涵、运用和特点等3方面论述《儿科秘要》的临证心法,突出风热、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脾虚、疳证、燥火、咳嗽等常见儿科八证的诊疗,希冀借此反映程康圃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推广其临证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志伟;吴皓萌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