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临床分析

尚亚民;任振强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损伤, 胆管修复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根据胆管损伤情况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端端吻合术或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6个月~6 a,7例无胆管炎症状者肝功能正常6例、轻度异常1例,2例吻合术后6个月~1 a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与术式选择不当、胆管结构显露不清、术者经验不足及胆管解剖变异有关;根据胆管损伤类型,早期发现并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治疗是确保远期疗效的关键;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多数胆管损伤或损伤性胆管狭窄修复重建的有效术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12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依据病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5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42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33例,不嗜酒的体检健康者64名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端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单纯性脂肪肝组透明质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和单纯性脂肪肝组(P<0.05).结论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助于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X线平片及CT诊断跟骨骨折价值

    目的 总结跟骨骨折的X线平片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及CT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诊断距下关节内骨折16足,其中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10足、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6足,距下关节外骨折10足,其中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4足、跟骨结节水平骨折3足、载距突骨折2足、前突骨折1足;距下关节内骨折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Sanders氏分型Ⅱ型3足,Ⅲ型4足,Ⅳ型9足.结论 根据X线平片及CT表现,结合跟骨结节关节角(Boher氏角)测量等方法,可对跟骨骨折准确诊断并分型.

    作者:何建灵;李振恒;周柳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9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9例(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180例(MAP组),比较2组入院时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等指标,分析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AP组入院时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水平高于MAP组(P<0.05);Ranson评分≥3分、Balthazar CT分级为D或E级者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水平分别高于Ranson评分<3分、Balthazar CT分级为A,B或C级者(P<0.05);体质量指数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Ranson评分、Bahhazar CT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水平可反映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可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席利力;古丽米热·阿尔肯;高鸿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尼卡地平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初治术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于术后28 d内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达20 Gy后应用尼莫司丁十替尼泊苷化疗,每21d为1个周期;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个化疗周期第1~5天静脉滴注尼卡地平0.2mg/kg,1次/d.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2组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并观察2组治疗6,12,24个月生存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 2,24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脑水肿、晚期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卡地平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张彦梅;王琳;王卫华;李济元;师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关系

    目的 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RFLP方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HZL组)MTP基因的-493G/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当地非壮族长寿家系(HNL组)、壮族非长寿家系(HZN组)进行比较;测定3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几种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其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 3组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ZL组和HNL组TT基因型个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HZL组IT基因型个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GG和GT基因型个体(P<0.05);HZN组内各基因型个体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人群存在MTP-493G/T单碱基突变,TT基因型个体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永平降低有关.

    作者:卢少华;刘承武;罗桓;吕泽平;胡才友;彭均华;罗晓秋;王菲;尹瑞兴;林伟雄;潘尚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AIDS合并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CT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CT影像表现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AIDS合并MTB肺病和13例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2组病变均累及多个肺叶,多种病变同时存在,表现为磨玻璃样或斑片状渗出、大片状实变、沿支气管播散树芽征等;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多见;空洞少见;AIDS合并MTB组弥漫粟粒性病变、胸腔积液和/或胸膜增厚比例高于AIDS合并NTM组(P<o.05),结节病灶比例低于AIDS合并NTM组(P<0.05).结论 AIDS合并MTB和NTM肺病CT均可表现为多肺段分布,多种病变共存,常伴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如出现两肺弥漫粟粒结节、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多提示AIDS合并MTB肺病,而结节病灶多提示AIDS合并NTM肺病.

    作者:冯峰;张志勇;施裕新;夏淦林;朱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2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3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微量泵静脉注射15 mL生理盐水,D1组、D2组、D3组分别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25,0.50,1.00 μg/ kg,泵注时间15 min.观察4组微量泵静脉注射药物前(T0)、泵注药物后(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3 min(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10 min(T6)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C组,D3组T2~T5时间点平均动脉压较T0增高(P<0.05),D2组T2~T6点平均动脉压较C组下降(P<0.05);C组T2~T6时间点心率心率较T0点增高(P<0.05),D组T2~T6时间点心率较T0点下降(P<0.05),D2和D3组T2~T5时间点心率低于C组(P<0.05);4组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微量泵静脉注射0.50 μg/kg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时诱发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萌;董铁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患者79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及因胰腺外伤行胰腺部分切除10例患者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MMP-2及MMP-9表达.结果 MMP-2及MMP-9在正常胰腺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强度较癌旁组织增高(P<0.05);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及预后均有相关性(P<0.05),但经Cox风险回归模型对病理分级、TNM分期进行调整后显示,MMP-2及MMP-9单独或联合表达均不能作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MMP-2及MMP-9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浸润、转移有关,但不能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王连才;李德宇;高春辉;余海波;陈香丽;马清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SRH-3D系统结合椎间融合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重度腰椎滑脱应用TSRH-3D系统结合椎间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TSRH-3D系统结合椎间融合方法治疗重度腰椎滑脱患者,按症状改善、骨性融合、内固定材料牢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132例患者达骨性融合,治疗优良率97.0%.结论 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应用TSRH-3D系统可使滑脱腰椎得以有效复位和坚强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

    作者:杨彬;金毅;郑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原地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原地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高原地区CHF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47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哚普利,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2组疗程均为1a.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e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SE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A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E峰)(A/E比值)、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FS).结果 A组总有效率73.0%,B组总有效率8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心率、A/E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DD,LVSE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CO,SV,LVEF,FS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B组治疗后A/E比值,LVEF,LVEDD,LVSED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可改善高原地区CHF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陈浩;庄兰平;次仁罗布;刘金凤;边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脾切除术治疗脾动脉部分栓塞后脾功能亢进复发23例

    目的 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脾功能亢进复发行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脾动脉部分栓塞后脾功能亢进复发者实施脾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见脾脏与周围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粘连;手术时间(167.83±50.27)min;术中出血量(847.81±210.77)mL;切除脾脏重量(376.65±107.76)g;术后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提高( P<0.01).结论 脾切除术用于治疗脾动脉栓塞后脾功能亢进复发可行、有效.

    作者:周明银;王道岭;陈涛;王永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单独及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价值.方法 RA患者38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2例(非RA自免组),炎症患者34例(炎症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8名(对照组),分别应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组血清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4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及阳性率,分析抗CCP抗体单独及与RF联合早期诊断RA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水平、抗CCP抗体及RF阳性率均高于非RA自免组、炎症组、对照组(P<0.0l);RA组RF阳性率高于抗CCP抗体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诊断RA特异度(94.23%)高于RF(67.30%)(P<0.01);抗CCP抗体与RF联合诊断RA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总符合率、Youden指数均高于2项指标单独检测(P<0.01).结论 抗CCP抗体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准确性.

    作者:何莉;田丽;孟冬娅;李丽;张英辉;安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不同诊断指标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combined with protein,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 β-D-glucosaminidase,NA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名(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尿RBP及尿Cys C水平,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检测2组尿NAG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尿RBP,Cys C,N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NAG,RBP,Cys C阳性率分别为98.1%,96.1%,86.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32,0.853;95%CI分别为0.911~0.993,0.875~0.981,0.738~0.926.结论 尿NAG,RBP,Cys C有助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红;姜鸿;岳华;刘颖;赵红娟;陆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RNA干扰靶基因的体内研究进展

    RNA干扰技术是本世纪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焦点之一.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异常表达的基因,这些异常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但其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在肿瘤的RNA干扰治疗中,学者针对不同的靶基因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就目前用于肿瘤RNA干扰靶基因的体内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倪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环杓关节脱位均发生在左侧;2例1次复位后治愈,2例2次、1例3次复位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全身麻醉拔管后环杓关节脱位左侧多见,脱位早期不易发现,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栾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HPV检测对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宫颈病变以及预测病变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P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宋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诊治价值及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术前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根据输卵管梗阻部位及程度行宫腹腔镜联合下的Cook导丝插管疏通、输卵管整形伞端造口术,并同时对盆腔、宫腔内病变进行诊治.结果 本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均一次完成,未发生子宫穿孔、水中毒、肠管损伤、气体栓塞等并发症;78例术后随访2 a,术后妊娠率57.69%(45/78);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输卵管不同梗阻部位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2~30岁组妊娠率(65.38%)高于>30~39岁组(39.28%)(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作为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首选方法,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错过佳育龄时间,提高妊娠率.

    作者:李娈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22例,冠心病组65例,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3例(AMI组),稳定型心绞痛18例(SAP组).分别应用全自动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法、ELISA法检测4组血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和UAP组血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及SAP组(P<0.05或P<0.01);SAP组各指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MI组各指标水平高于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BNP及D-二聚体是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敏感指标.

    作者:孔祥阳;牛麦玲;韩瑜;吴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佐辛复合曲马多用于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曲马多用于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90例,麻醉诱导均采用效应室靶控模式静脉泵注丙泊酚5 μg/mL,瑞芬太尼6 ng/mL,并静脉注射司可林100mg.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0 mg/kg的30例为T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的30例为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曲马多1.5mg/kg的为T+D组.比较3组手术、呼吸恢复、苏醒时间,拔管后10 min警觉/镇静评分,拔管后1,10 min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呼吸恢复、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后10 min警觉/镇静评分、拔管后l,10 mmin VAS评分与D组及T+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拔管后10 minVAS评分与T+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与地佐辛合用可增强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晏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大黄+芒硝灌肠、经胃管灌注清胰汤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2组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后期手术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0%)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后期手术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树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