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崔冰;宁宇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EIA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 778例行根管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IAE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EIAE发生率7.17%;患牙位置、牙髓活力、治疗前症状、根尖阴影、瘘管及有无疼痛与EIAE发生密切关系.结论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提高根管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马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扁桃体癌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患者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平扫18例,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RI平扫+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结果 病灶均为单发,形态不规则20例,呈椭圆形8例,圆形3例;边界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7例,边界较清晰14例;CT表现为扁桃体区软组织肿块,肿瘤呈稍低密度;MRI显示T1 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信号,T2 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多数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清晰显示扁桃体癌的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唐勇;张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置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均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术前误诊7例;急诊手术25例,择期手术21例;15例术中行结肠灌洗减压治疗;行结肠癌根治+Ⅰ期吻合33例,结肠癌根治+Ⅰ期造瘘术10例,单纯乙状结肠双腔造瘘2例,另1例Ⅰ期结肠造瘘、Ⅱ期切除肿瘤、Ⅲ期实施闭瘘术;本组无死亡病例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重视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和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智刚;王莹;姚慧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人肝癌HepG2细胞系,分为6组,A~E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2.5,25.0,50.0,100,0,200.0μmol/L槲皮素,F组为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营养液.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人肝癌HepG2细胞对槲皮素的敏感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中Bcl 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槲皮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作用48h后,A~E组抑制率与凋亡率高于F组,差异均自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作用HepG2细胞24 h后,D组G1期细胞比率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和M期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 h后,D组Bcl- 2和Bax表达灰度值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来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卢创新;周云;薛飞;王文玉;李晓燕;郭志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孕期管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活动期SLE患者14例(非活动期组)、活动期患者11例(活动期组),SLE病程3个月~9 a;4例孕11~21周终止妊娠,余患者孕产过程良好;活动期患者发生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产后出血等孕产期并发症较非活动期多.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首选药物;活动期SLE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增多;多学科共同监管下,多数妊娠合并SLE患者妊娠结局良好.
作者:苗薇;苗青;郭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1壳蛋白在不同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首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患者236例,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7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0例,鳞状细胞癌8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制片进行HPV L1壳蛋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 L1蛋白在表层细胞表达,在基底细胞无表达;HPV LI壳蛋白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与Ⅲ中、以及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8%,41.4%,4.8%,‰.结论 HPVL1壳蛋白在不同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中不同表达水平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判定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齐瑞玲;贾晓云;唐思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52例(56眼)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扩大;术后视力提高36眼,视力未改变18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50眼,6眼需局部降眼压治疗;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肝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危害牧区人民健康以及使牧区人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影像学是囊型肝包虫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本文从影像学分型、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对囊型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本院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微生物室分离的84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843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87.8%)标本;在呼吸科、神经内科、RICU、ICU呈较高分布;对多黏菌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严重,临床应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以减少、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艺;谢林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黄腾素预防宫腔镜检查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行宫腔镜检查患者1 22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98例于宫腔镜检查术后口服黄藤素片,对照组527例术后口服头孢拉定+替硝唑,比较2组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0.57%,对照组为0.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0.29%)低于对照组(2.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藤素可有效预防宫腔镜检查术后感染,且药物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自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给予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治疗8周后,测定2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期问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可达到与生物合成胰岛素相同的降糖效果,其疗效满意、安全.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前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老年肺癌开胸手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老年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A组超声雾化吸入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15 mL、B组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15 mL,且均于1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并于诱导成功后行双腔气管插管;比较2组入室时(T0)、插管后即刻(T.)以及插管后1 min(T2)、3min(T3)、5 min(T4)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 与T 0时间点比较,B组T2,T3,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于T3,T4时间点,心率于T2,T3,T4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10 min后行麻醉诱导,有助于维持老年肺癌开胸手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时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吴莹;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发生肝脂肪变与脂联素的关系.方法 80例CHC患者分为自肝脂肪变组8例与无肝脂肪变组72例,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I)2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等生化指标.结果 2组CHC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水平、血清脂联素水平、肝脏炎症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C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NAFLD组(P<0.01);脂联素与年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C患者发生肝脂肪变与血清脂联素无关;血清脂联素与年龄、肝脏炎症程度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水平呈正相关,与血糖、血脂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秦红波;贾卫东;张玲;张复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9p21上rs1333049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227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维族115例,汉族112例)和19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维族92例,汉族100例),应用TaqMan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维、汉族梗死组和对照组rs1333049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维、汉族梗死组rs1333049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梗死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梗死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梗死组rs1333049位点CC与C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维族CC与C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汉族(P<0.05),维族C与G等位基因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333049的CC表型是新疆维、汉族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染色体9p21的rs1333049位点CC与CG基因型为维族心肌梗死的易感相关危险基因型;C等位基因为维族心肌梗死患者患病的危险等位基因.
作者:杜蓉;李国庆;彭辉;程慧;郭自同;余小林;王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共植入153颗Bicon短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义齿修复,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3 a,153颗种植体均获良好骨结合、并完成义齿修复;义齿修复后,除1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致其松动而拔除外,其余修复效果满意;种植修复成功率达99.3%.结论 Bicon短种植体应用于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缺牙区种植修复成功率较高.
作者:何宝杰;邹桂克;李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csarcan scar pregnancy,CSP)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CSP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例均误诊为宫内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术或药物流产;1例因药物流产不全实施清宫术,术后1个月发生阴道大出血,开腹探查见子宫瘢痕处破裂出血,行局部切除+子宫修补术,术后组织病理确诊CSP;1例人工流产致阴道大出血而经阴道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缝扎术者及9例流产术后未见绒毛和胎盘组织者,均复行彩超检查明确CSP诊断;开腹手术治疗1例术后7d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降至24 u/L,余患者确诊后行清宫术,并根据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后痊愈.结论 CS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史、妇科及超声检查相结合可早期诊断;实施清宫术并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王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5-氮胞苷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培养hMSCs,以5-氮胞苷诱导第3代hMSCs,24 h后继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培养4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特异性蛋白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7d后h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氮胞苷诱导7 d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心肌特异性蛋白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阳性,而未经诱导的相同培养时间的hMSCs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hMSCs体外在5氮胞苷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银广悦;张继领;陈素萍;张龙;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支气管扩张症并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出现咯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发生咯血5例,均使用促凝血药物治疗;其中4例于咯血停止后应用抗凝治疗未再出现咯血;5例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并PTE出现咯血时应选用不加重血栓形成的促凝血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
作者:廖理粤;何梦璋;张清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 h 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次日疼痛完全缓解82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97.9%;骨水泥外渗发生率10.07%;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无疼痛加剧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表现.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建民;王义生;杜庆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MMP-9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A组)、35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B组)及3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除外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1d、术后1,3,5d血清MMP-2及MMP 9水平.结果 术前1d,A组血清MMP 2与MMP 9水平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3,5d血清MMP 2及MMP -9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1 d与3d血清MMP 2及MMP 9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5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MP 2及MMP-9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有可能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程度的较好预测因子.
作者:李科;刘俊明;黄文军;高霞;谢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