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刚;王莹;姚慧欣
目的 总结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7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CT影像资料.结果 患者CT表现为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明显,密度不均匀减低或增高,胰周脂肪间隙消失,出现胰腺周围渗出62例,胰周脓肿6例,胰周假性囊肿8例,肝脏密度减低46例,肾周筋膜增厚58例,胸腔积液、胸膜增厚51例,肺部渗出及肺实变42例.结论 CT检查有助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
作者:刘秀民;马巧灵;刘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1例前列腺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4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膜联蛋白-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前列腺组织中膜联蛋白-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67%,22.50%及72.5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9%,42.50%及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在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远期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膜联蛋白-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宪龙;黄琼;刘景忠;王建平;常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MMP-9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A组)、35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B组)及3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除外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1d、术后1,3,5d血清MMP-2及MMP 9水平.结果 术前1d,A组血清MMP 2与MMP 9水平高于B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3,5d血清MMP 2及MMP -9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1 d与3d血清MMP 2及MMP 9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5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MP 2及MMP-9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有可能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程度的较好预测因子.
作者:李科;刘俊明;黄文军;高霞;谢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预防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消化道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开腹前均应用无菌贴膜覆盖皮肤;进入腹腔后,观察组32例将无菌贴膜反折至腹腔内全层切口,对照组32例不反折;2组穿孔修补方法相同,均于缝合腹膜后行双氧水冲洗切口,观察术后2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6.2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2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可降低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马相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 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评分与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 RADS- U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乳腺肿瘤患者210例(254个肿块)分别行UE评分及BI RADS-US分级,比较不同BI-RADS- US分级乳腺肿块的UE评分差异.结果 BI -RADS-US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62.75%,特异性为80.79%,符合率为77.17%;UE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0.39%,特异性为97.54%,符合率为94.09%;不同BI- RADS-US分级乳腺肿块UE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I- RADS-US分级与UE 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性质方面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二者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晓霞;王雁;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α-酮酸联合醋酸钙对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anc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中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口服碳酸钙D3,B组21例口服碳酸钙+复方α-酮酸,C组21例口服醋酸钙+复方α-酮酸,3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磷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A,B组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 α-酮酸与醋酸钙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CAPD患者高磷血症,避免血钙升高,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李海剑;刘慧;陶雅非;任东升;李玉东;张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不同危险分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NSTEACS患者75例依据危险分层分为低危25例(低危组),中危25例(中危组),高危25例(高危组),同期住院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5例为对照组;比较入院即刻、入院24 h及7d4组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T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随访1 a,观察4组病死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危组各时间点NT-proBNP、肌钙蛋白T和hs-CRP水平高于中、低危组及对照组(P<0.05);NSTEACS患者入院即刻、入院24 h及7 d NT-proBNP水平与肌钙蛋白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入院即刻、入院24 h时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高危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中、低危组(P<0.05).结论 NT-proBNP可作为NSTEACS不同危险分层远期预后的一项评价指标.
作者:周祖勇;潘仰中;梁金花;麦海源;尹小刚;周红辉;黄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较少见,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可靠诊断方法,误诊率高,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内镜及影像学技术发展,小肠恶性肿瘤诊断率得到提高,腹腔镜应用及新药物开发也为小肠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方法.本文就小肠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5-氮胞苷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培养hMSCs,以5-氮胞苷诱导第3代hMSCs,24 h后继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培养4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特异性蛋白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7d后h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氮胞苷诱导7 d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心肌特异性蛋白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阳性,而未经诱导的相同培养时间的hMSCs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hMSCs体外在5氮胞苷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银广悦;张继领;陈素萍;张龙;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行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 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抗感染、解除气道痉挛、祛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模式;呼气未正压为0.392~0,784 kPa,辅助通气起始压力1.00~1.47 kPa,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入氧浓度、压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12h后患者血浆NT- proBNP水平、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pa( CO2)等指标.结果 治疗3,12h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pa(CO2)、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a(O2)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12h后各指标水平与治疗3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可能是心功能正常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志刚;黎志忠;吴杰;张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52例(56眼)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扩大;术后视力提高36眼,视力未改变18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50眼,6眼需局部降眼压治疗;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人肝癌HepG2细胞系,分为6组,A~E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2.5,25.0,50.0,100,0,200.0μmol/L槲皮素,F组为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营养液.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人肝癌HepG2细胞对槲皮素的敏感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中Bcl 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槲皮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作用48h后,A~E组抑制率与凋亡率高于F组,差异均自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作用HepG2细胞24 h后,D组G1期细胞比率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和M期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 h后,D组Bcl- 2和Bax表达灰度值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来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卢创新;周云;薛飞;王文玉;李晓燕;郭志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 109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常规治疗,随访2 a,比较2组治疗后12个月内房颤发生次数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后12,24个月,观察组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在控制患者血压达标同时可减少房颤发生次数.
作者:宋昆鹏;郭素萍;石海莉;高传玉;冯艳;李艳;韩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 -acetylcysteine,NAC)对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拟采用低渗造影剂进行增强CT检查70例年龄>60岁、糖尿病史1 a以上的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NAC组与对照组各35例,NAC组造影前1d及造影后连续2d口服NAC,600 mg/次;2组均给予水化治疗;比较造影前和造影后24,48 h 2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胱抑素C水平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NAC组无造影剂肾病发生,对照组发生造影剂肾病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检查后48h,NAC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C联合水化治疗对肾功能接近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王瑞强;王毅;蒲娟娟;刘闯;于洁;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肝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危害牧区人民健康以及使牧区人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影像学是囊型肝包虫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本文从影像学分型、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对囊型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鼻腔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给予NCPAP联合PS应用治疗;B组29例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疗效以及血气指标、X线胸片结果和正压通气时间.结果 2组治疗6,12,24 h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改善、24 h后X线胸片改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正压通气时间低于B组(P<0.01).结论 2种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均好,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换气功能并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但联合组可降低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晓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病变的价值.方法 因腹痛就诊拟诊SMA病变患者104例,均行彩超检查,观察SMA管腔有无斑块、血栓、动脉瘤等,有无狭窄或闭塞,并测量狭窄处及腹主动脉 血流速度;对超声诊断SMA病变者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超声检查共检出 SMA病变17例,其中粥样硬化斑块并重度狭窄11例,闭塞2例(1例为完全闭塞,1例为起始段闭塞并侧支循环形成),主动脉夹层累及SMA致血栓形成2例,SMA动脉瘤2例,均经CTA证实超声诊断.结论 彩超对SMA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并与CTA具有良好一致性.
作者:王贤明;贺祎;张文君;刘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中青年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PCI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调脂、稳定斑块等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60 mg/次,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均1次/d,睡前顿服;比较2组PCI术前以及术后第7,15,30天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比较2组严重心ⅡL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第7,15,30天2组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CI术后第1 5,30天,TC及LDL -C水平较PCI术前下降(P<0.05),治疗组PCI术后第7天,TC及LDL-C水平较PCI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第15,30天,TC,TG及LDL-C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HDL-C水平较术前增高(P<0.05);治疗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中青年ACS患者hs-CRP水平.
作者:吴哲兵;代升平;魏运亮;宗书峰;潘金生;丰冠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EIA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 778例行根管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IAE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EIAE发生率7.17%;患牙位置、牙髓活力、治疗前症状、根尖阴影、瘘管及有无疼痛与EIAE发生密切关系.结论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提高根管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马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29例,依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Ⅰ组41例、CINⅡ组29例、CINⅢ组35例及宫颈癌组(SCC组)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检测,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hTERC表达阳性率CINⅠ组(7.31%)、CINⅡ组(34.48%)、CINⅢ组(62.86%)及SCC组(75.0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与SCC组高于CIN Ⅰ组(P< 0.05);hTERC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31,P=0.031);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CIN Ⅰ组+Ⅱ组+Ⅲ组)与SCC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00%,45.71%,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TERC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381,P=0.002).结论 hTERC扩增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比例较高,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性指标.
作者:韩英;李敏;段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