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探析

郝燕;王鹏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体质, 调查问卷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方法: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的体质基本类型与特征进行判定,并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9种特质.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容忍度及VIF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各体质自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能够使用多元回归分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大样本HIS数据探索高血压发病时间及虚实证型与节气的规律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病患者发病时间以及中医证型与节气的关系.方法:基于全国19家三甲医院的HIS数据,筛选第一诊断为高血压并入院时间均完整跨越农历2009年间的患者,应用频数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高血压住院第一高峰在寒露和霜降到小寒、秋末到冬季时节,另一个高峰在雨水、惊蛰到春分属于春季.多数节气中以痰瘀互结证候比例高,冬至、小满、惊蛰节气中肝阳上亢发病高,总体以虚证为多.结论:高血压发病及其虚实证型与自然节气有一定的关联规律.

    作者:马金辉;廖星;杨薇;谢雁鸣;赵维;王永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味酸枣仁汤对肝血亏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国医堂接受诊治的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2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后失眠症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42%)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失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琦;王文英;甘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从痰论治脂肪肝机制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肝的证候规律、辨证施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从痰论治方面进行了不少临床、实验研究,故探讨和整理从痰论治脂肪肝的机制.首先就历代医家从痰论治脂肪肝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其次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痰,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水血郁滞成痰,劳逸失度、脾肾受损、水液不化成痰等3个方面阐述了脂肪肝痰证的形成机制.后,结合脂肪肝的西医学发病机制,总结归纳了从痰治疗脂肪肝的机理.研究表明,从痰论治脂肪肝的机制在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提高肝细胞的分裂增殖及减轻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作者:薛欣;李海玉;李玉梅;张立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何梦瑶温病学术思想研究

    根据《医碥》、《伤寒论近言》、《三科辑要》、《乐只堂人予须知》整理岭南名医何梦瑶温病学术思想.结果认为何梦瑶论治温病博采众家,评价公允,质疑伏气温病,主张外感时气致病,治暑证遵从王肯堂,治瘟疫遵从吴又可.何梦瑶是岭南地区首位广泛吸收中原温病理论并系统归纳整理的医家,他的温病学术成就在于通过学术传承提高了岭南地区的温病学术水平,促进了岭南温病乃至整个岭南医学的发展.

    作者:黄子天;刘小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相关文献数据库,纳入与有关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手册“对RCT偏倚风险的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640名受试者,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降低乳酸脱氢酶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期间联合用药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可以提高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然而鉴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从而增加了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申浩;李昕雪;杨靖;王连心;谢雁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越鞠丸加减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越鞠丸加减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治疗,2组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越鞠丸加减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樊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清代名家从肾论治医案疾病谱研究

    目的:对清代名家从肾论治医案病名进行频数统计,以丰富肾藏象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以《中华医典》为基础数据源,导入中医“肾藏精”藏象理论知识管理平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医案621例,内科疾病535例占总数的86.2%,外科、妇科、五官科、儿科疾病86例,高频次疾病前3位的为虚劳113例、血证54例、遗精42例.结论:清代名家从肾论治疾病涉及多科别多病种,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在清代名家诊疗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孙小添;吕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议燥胜也湿

    针对“燥胜也湿”的含义进行论述:燥与湿同病;燥与湿相互转化;燥因收敛致干的同时伴随湿浊的产生;燥伤脏腑,脏腑失用而致湿,即燥中有湿,温中有燥.临证应见燥及湿,见湿索燥.治燥辛润为主,辅以苦辛淡,避免滋腻;治湿证辛淡为主,辅以辛润,避免温燥.

    作者:姜寅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辨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辨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炎症因子上的变化情况.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前后在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CRP、MMP-9和血脂水平TC、TG、HDL-C、LDL-C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动脉硬化炎症反应,进一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延缓急性冠脉综合征演变.

    作者:万冬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系统在肿瘤疾病中的作用及与中医的关系

    对包含有各种肿瘤和神经关系、中医同自主神经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找出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探讨神经特别是自主神经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中医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以期证明神经因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医抗肿瘤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实现的,从而验证中医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肿瘤、神经、中医三者关系神秘复杂,对此进行研究可能为肿瘤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安坤杰;刘淑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脉康颗粒.52周后比较2组的疗效、骨密度(BMD)、T值、血清骨钙素(BGP)、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4).2组患者治疗前后BMD和T值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正位1~4椎体和左侧股骨颈BMD、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患者腰椎正位BMD分布图显示,观察期间观察组曲线较对照组高且陡,腰椎正位BMD曲线始终高于对照组曲线.2组患者治疗前后BGP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G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血钙、血磷和血A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对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冰;俞娉;李利;任跃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温针灸联合电针辅助辨治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电针辅助辨证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并经中医辨证确诊为肝肾亏虚型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应用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与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评分(23.63±4.27)和对照组评分(18.78±5.66)均有所提高,但以实验组效果更优(P<0.05).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评分(42.36±5.77)和对照组(35.38±4.19)均有所提高,但以实验组效果更优(P<0.05).实验组控制22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控制10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联合电针辅助辨证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功能显著提高.

    作者:杨春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从规范语用学视角谈中医翻译

    中医翻译理论研究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中医翻译的标准化问题也一直以来是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译学范式将中医翻译带入了“语言转换”和“文化转换”的2种极端.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这2种翻译范式中找到1种平衡,使中医翻译达到语言和文化的交融.研究表明,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可以通过对中医翻译活动本质进行重新阐释、规范中医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问题和重建中医翻译活动中的理性来达到此目的.

    作者:邓海静;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刮痧对局部组织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组胺的影响

    目的:运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揭示刮痧对局部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先剔除背毛暴露出脊柱两侧皮肤,然后用刮痧板沿一侧相当于人体膀胱经走行的部位由上向下刮拭.出痧后将动物灌流固定,并取下出痧部位的皮肤组织,同时取下正常大鼠的相应部位用于对照.取下的组织放在25%高渗糖中脱水后用冰冻切片机制成20 μm的系列组织片,然后分别用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组胺(HA)抗体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刮痧后的组织中nNOS和H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nNOS标记主要分布在表皮的细胞间隙,HA标记集中分布在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刮痧对局部组织中nNOS和HA的表达均起到上调作用,提示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能成为揭示刮痧生物学效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徐东升;王莹莹;崔晶晶;杨金生;白万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耳穴贴压辅助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辅助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慢性结肠炎患者22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辨证联合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组(观察组)各11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各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达到93.64%,而对照组仅为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辅助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能够显著提高效率,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川;韩清燕;林雪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方兴未艾,其意义可与“中医科学性”、“中医方法论”、“中医现代化”和“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等理论命题相提并论.研究工作不能流于简单的形象化概括,而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何谓中医原创思维模式,为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并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证与说明.第一个问题要对“中医”、“原创”、“思维”和“模式”清晰界定;第二个问题要阐述中医学知识属性、中医的科学性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第三个问题要分别从医学、哲学和史学角度讨论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医界认识个性化倾向、中医认识论基础的中国哲学体现、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存在状态以及西方医学传统中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形态等.

    作者:马晓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试论痤疮从脾论治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也是美容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临床文献报道从脾论治痤疮往往收效甚佳,但对其理论基础的探讨尚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本研究认为痤疮从脾论治当分虚实两端,由脾胃虚弱导致脾不升清所发生的痤疮,可据李东垣“内伤热中证”的治则治法,升发阳气,泻降阴火;由心火炽盛引起的痤疮可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通过清解阳明之火来治疗.

    作者:吕凌;张小卿;吴景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保肝消脂汤加减辨治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保肝消脂汤辨证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80例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诊断要求.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保肝治疗,实验组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减应用保肝消脂汤,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脂主要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痊愈48例,显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7.78%;对照组痊愈29例,显效1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主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主要指标均有所好转,尤以实验组变现更优(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保肝消脂汤加减辨证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情况,同时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薛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升气壮阳法联合ICS吸入对66例哮喘患儿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生理、心理等生存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小儿哮喘生存质量量表(PAQLQ)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集的66例哮喘患儿进行数据收集,按干预组及对照组随机分组,按不同时间点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在总体积分、症状积分、情感积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积分则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哮喘儿童生存质量低,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哮喘患儿可以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郑燕霞;胡彬文;翁泽林;杨京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万方和VIP,有效性分析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y-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安全性分析纳入所有类型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系统描述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组在住院期间白细胞/血小板I°以上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安全性分析发现3例严重不良反应,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严重过敏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率,该系统评价发现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导致3例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吴玖斌;谢雁鸣;王连心;陈弘东;李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