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铿霖;马隆佰;林冰
目的 检测临床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评价CD64对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行微生物培养的患者65例,分为非细菌感染组28例、局部感染组22例与全身感染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CD64指数、白细胞数量,并同时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 局部感染组CD64指数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感染组CD64指数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均P<0.01);ROC曲线显示CD64指数临界值取2.82时,诊断细菌感染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78.4%3.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早期敏感指标,尤其对败血症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贤;张葵;夏永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和普通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7~9岁儿童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并以其左侧第一恒磨牙采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作为观察组,右侧第一恒磨牙采用普通窝沟封闭术作为对照组,术后5 a对2组窝沟封闭刺保留及龋损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92.3%,对照组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可使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增高,龋齿发生率降低.
作者:孙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经济效益已得到国内外多数学者肯定,但治疗剂量方案的制定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剂量确定方法、影响因素、疗效等作一综述,以寻求理想剂量方案.
作者:周久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B超联合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疑诊乳腺癌女性患者403例,均行B超和/或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B超、MRI及B超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 B超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3%,84.2%,84.4% ;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1%,97.4%,88.0% ;B超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4%,99.0%,94.1%;MRI,B超联合MRI诊断乳腺癌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与B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B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和MRI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
作者:黄铿霖;马隆佰;林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氯胺酮对患者血浆S-100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 3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15例.K组转流前经中心静脉泵入氯胺酮1 mg/kg;C组给予等量平衡液.分别于转流前和转流完毕时检测血浆S-100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 转流前2组S-100β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流后2组S-100β 和TNF-α水平均较转流前升高(P<0.05);转流后C组S-100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K组(P<0.05).结论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诱发的脑损伤中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源性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王鹏高;和东阳;董向阳;李基伟;陈忠建;翟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提供组织相容性好的支架材料.方法 聚氨酯膜分别用CO2,O2,NH3和SO2 4种低温等离子体辐照进行改性,每种等离子体分别辐照2,5,10,15 min,采用生物学与材料学方法对改性前、后聚氨酯表面的理化特性及组织相容性进行比较.结果 CO2,O2及NH3等离子体改性后与未改性聚氨酸膜外观相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扫描及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在CO2,O2及NH3等离子体改性聚氨酸膜上生长状况较改性前好,O2辐照10 min的聚氨酸膜上细胞生长状况较其他等离子体及其他辐照时间好(P<0.05);改性后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有所增加,并成功引入-OH、-COOH、-NH2、-SO3H等极性基团,这些基团明显改善聚氨酯表面的组织相容性;与改性前及其他方法比较,O2等离子体辐照10 min的聚氨酯组织相容性明显改善.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有效改善聚氨酯组织相容性的方法;O2等离子体辐照10 min的改性效果良好.
作者:张燕搏;姜明;胡平;昊清玉;王强;王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14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依据就诊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应用常规清水洗胃,治疗组93例应用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并漱口,2组均给予谷胱甘肽、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血必净及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口腔黏膜、肝脏、肾脏、肺损伤发生率,白细胞升高概率及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口腔溃疡、肝脏、肾脏、肺损伤发生率,白细胞升高概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早期应用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效果优于清水洗胃.
作者:王胜武;陈海宏;李丽;李保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急性脊髓损伤大鼠预防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后氧自由基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只,利用Allen重物打击造成脊髓损伤,于损伤前30 min,观察组预防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于脊髓损伤后24,72 h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结果 损伤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Tarlov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脊髓损伤后24,72 h观察组大鼠血清和损伤段脊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增高(P<0.01),丙二醛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在损伤后72 h与24 h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防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自由基清除,保护神经功能.
作者:杨建东;李广峰;王静成;费文勇;冯新民;蒋百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57kip2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贲 门癌和20例正常贲门组织(对照组)中p57ki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表达率为43.4% (26/60),明显低于正常贲门黏膜中的表达率90% (18/20) (P<0.01);p57kip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7kip2参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定贲门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可能在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茹艺;冯笑山;蔡向前;王公平;高社干;米建强;陈强;肖中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取胸腔穿刺抽气及闭式引流2种方法治疗2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闭式引流方式治愈率和肺破口闭合时间均优于胸腔穿刺抽气方式,但胸腔穿刺抽气方式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团式引流方式不良反应以疼痛、皮下气肿、发热等为主.结论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可优先选择胸腔穿刺抽气方式,其次为闭式引流方式,但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朱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红花、丹参、苦参碱腹腔注射对家犬实验性胆管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 家犬32只建立胆管狭窄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为药物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红花、丹参、苦参碱,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检测4组胆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情况及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各药物处理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药物处理组间基质金属蛋白酶-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处理组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红花、丹参、苦参碱对胆道瘢痕组织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有抗胆道瘢痕治疗作用.
作者:黄桂填;朱光辉;刘玉群;候健民;翁杰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适宜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症状、体征、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变化、妊娠包块大小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保守治疗成功7例,9例因出血量多(>500 mL/d)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术十宫腔镜下清宫术,3例因出血量>1 000 mL/d而直接开腹手术,l例子宫病灶切除十子宫修补术,2例切除子宫;19例中输血治疗6例.结论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常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良好疗效.
作者:贾晓云;王慧芬;付红亚;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217例,分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组39例和冠心病组178例,选择同期抑郁症患者45例(抑郁症组)与健康体检者85名(对照组).检测4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多态性,并分析4组间差异.结果 4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GT杂合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马依热·艾则孜;古丽扎尔·买买提明;党海红;张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入院前2.5h因劳累后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无放射痛及大汗、发热、寒战等症状,休息后胸痛无缓解,未服用药物.心电图检查示I、Ⅱ及V1-6导联ST段水平压低3~6mm,给予硝酸异山梨酯30 mg静脉滴注,阿司匹林300mg嚼服后,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入院.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
作者:胡莉华;高国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导致婴儿体内母源性病毒标志物变化,为预防接种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HBeAg阴性HBV感染孕妇224例,于分娩前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定量检测,并检测对应224例婴儿出生及1,2,7,12个月龄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了解全程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接种后血清病毒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224例孕妇HBV-DNA阳性50例,阴性174例;对应婴儿出生时HBV-DNA均为阴性,HBsAg阳性23例中22例于1个月龄时转阴,1例于2个月龄时转阴;12个月龄时2例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低应答,无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婴儿;出生时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阳性210例(93.75%),c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率220例(98.21%);12个月龄时随诊117例婴儿,HBeAb阳性21例(17.95%),HBcAb阳性68例(5 8.12%).结论 HBeAg阴性HBV感染孕妇对应要儿血清HBeAb、HBcAb为母源性,在婴儿体内逐渐转阴.
作者:白淑芬;杨立新;吴凯华;吴岷岷;唐迅;王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电位引导的消融及不同形态慢电位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时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射频消融慢径的房室结改良术治疗的5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有无慢电位靶点及不同形态慢电位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首次放电成功率.结果 以慢电位为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及首次放电成功率与无慢电位为靶点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碎裂型慢电位及先高频后低频心房双电位为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及首次放电成功率与先低频后高频心房双电位为靶点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碎裂慢电位和先高频后低频慢电位为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及成功率较高,先低频后高频慢电位可能与慢径无关;以慢电位为靶点的消融仅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随机选择方法.
作者:白怀生;万招飞;刘卫生;马立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复发患者27例(27患肢),均在B超引导下行患肢浅静脉及交通支静脉内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注射后即刻(注射后1 min)行B超检查观察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闭合情况,术后随访2个月~1 a.结果 患肢均在B超引导下成功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21患肢(77.8%)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治疗后即刻闭塞,交通支静脉反流消失;6患肢(22.2%)有曲张静脉管腔残留者间隔30 min再次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后静脉管腔完全闭塞;治疗后2个月行血管造影检查示交通支静脉完全闭塞,浅静脉无显影;治疗后出现小腿局限性酸胀感3例,轻微浅静脉炎4例,2周内均自行缓解,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张明;刘长建;乔彤;冉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瞳孔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49例(53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应用黏弹剂或晶体调位钩钝性分离、虹膜拉钩牵开瞳孔、瞳孔缘多点放射状剪开、虹膜囊膜切除术等多种方法扩臆.结果 术后50眼视力有明显提高,有效率94.34%;术后2周裸眼视力≥0.1者48眼(90.57%),≥0.3者39眼(73.58%);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45眼(84.91%),≥0.5者42眼(79.2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小瞳孔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前应根据小瞳孔的原因及散瞳情况制订不同的手术方案;术中瞳孔有效扩大均可满足手术需求,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文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软塑牙颌托治疗儿童夜磨牙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夜磨牙患儿应用软塑牙颌托治疗3个月,并随访3~5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期1例放弃治疗,余均顺利完成软塑牙颌托治疗;21例摘除颌垫后磨牙症状消失,治疗有效率91.3%,1例因牙颌经常脱出口腔而改行其他方法治疗.结论 软塑牙颌托治疗儿童夜磨牙疗效满意,可作为儿童夜磨牙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p16及pRb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型患者108例,CINⅡ型患者50例,CINⅢ型患者35例及宫颈癌患者52例,应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P16及pRb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CIN到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P16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Rb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16表达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0.537,P<0.01),人乳头瘤病毒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5),人乳头瘤病毒与P16表达呈正相关(r=0.815,P<0.05).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p16可作为宫颈癌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武海英;魏利;史惠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