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杰;程兆云;赵子牛;权晓强;张志东;王锋;赵健;刘传振;王海波;冯卫中
T波峰末间期是近年引起人们关注的心电图参数,其形成的电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T渡峰末间期主要反映心室踌壁复极离散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异常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T渡峰末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有重要预测意义.
作者:卢喜烈;汪剑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心脏性猝死常发生于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各种心脏病线索,而且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的心脏性粹死有一定预警作用.
作者:方丕华;李晓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状态对诱导实验鼠细胞应激性的作用和影响.方法:设定A,B,C 3组,分别再将其分为实验组(A1,B1,C1)和对照组(A2,B2,C2),每小组18只,共108只实验鼠,雌雄各半,A组和C组用CR小鼠,B组用Wistar大鼠,A1组分析快速进入海拔3 820 m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特点;B1组置于400~420 kPa低压氧舱内压下,观察不同低氧暴露时间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影响;C组分析对比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氧浓度、不同天数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对照组在海拔800 m进行实验.结果:A1组内皮素-1α的浓度逐渐上升,小鼠心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实验A1组阳性显著高于A2组;B组随进入低氧环境的天数延长,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数量发生不同改变;C1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随天数增加而增加,与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低压环境条件可促进实验鼠心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实验鼠有低氧适应(习服)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控与氧含量相关,随氧含量下降而表达上升.
作者:胡娟;邓贵福;胡媛姮;李昉芳;张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布加氏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切除肿瘤或延缓肿瘤发展;解除梗阻,恢复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本病的生存期和预后较单纯原发性肝癌好但较布加氏综合征差,改善预后的方法在于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及时根除病灶,终止恶性病理循环.本文就布加氏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诊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余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感染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感染与未感染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的水平及其与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感染者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肝移植感染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水平升高与感染呈正相关(P<0.05);感染者肠黏膜萎缩,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肝移植感染与术前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作者:罗显荣;杨俊;骆丽敏;李灼亮;练宏生;李颖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获得产量较高且有活性的重组人干扰素α8蛋白.方法:重组人干扰素α8的cDNA通过基因合成和PCR获得,构建重组人干扰素α8表达菌株.结果:表达的目的蛋白多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占总上清液的52%,表达蛋白带有组氨酸标签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为重组人干扰素α8,通过Ni2+螯合柱及Q Sepharose FF柱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5.6%.结论:通过对重组人干扰素α8的cDNA序列进行适优化组合及选择合适的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可获得产量较高且有活性的重组人干扰素α8蛋白.
作者:崔勇霞;罗执芬;周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局部麻醉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复发9例,复发2次2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作者:仵好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后牙(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对18例乳牙期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18例乳前牙反(牙合)14 d~5个月全部解除,早期消除了妨碍上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结论;乳牙反(牙合)应早期矫治;应用后牙(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可快速解除反(牙合),促使上下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方法简便,疗程短.
作者:赵西珍;管泽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固定正畸治疗后口腔功能改善情况,探讨老年错(牙合)实施固定正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老年错(牙合)患者行单颌或双颌固定矫治器治疗,疗程6~12个月,以固定矫治为主,对少数牙齿进行选磨、修复等.结果:本组3例中途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矫治后牙齿咬舍关系、牙周状况及外观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错(牙合)患者可实施固定正畸治疗.
作者:李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腿胫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75例小腿不同部位骨外露患者分别应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皮瓣及肌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69例带蒂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创口延迟愈合;1例游离皮瓣失败;皮片移植5例均成活.结论:对小腿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尽可能采用皮瓣及肌皮瓣转移或移植进行修复,以达到修复创面、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作者:郭洪耀;刘寅霞;周景涛;林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CT,MRI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CT,MRI影像资料.32例均行CT检查及MRI检查,2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及MRI均提示病变形态以圆形、卵圆形为主,大小不一,直径0.2~4.0 cm.CT表现为病灶呈等低密度或低密度影;MRI检查病灶以不均匀T1低T2高信号为主,FLAIR不均匀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片样、斑片样、结节样及环样强化,在DWI序列痛灶弥散系数值升高,磁共振渡谱成像显示病灶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率下降,胆碱/肌酸比率及肌醇/肌酸比率升高.结论;MRI检查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颖;英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回收的自体血中残留肝素对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择期大手术患者58例(估计术中出血量>900mL),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30例和异体血输血组28例,术中分别输入回收自体血和库血,输血量均>800mL;于术前及术后1 h分别检测患者血中活化凝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术前与输血后1 h活化凝血时间比较,以及2组输血后1 h活化凝血时间分别与其术前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过程中适量肝素抗凝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小.
作者:徐俊昌;刘翰霖;贾吉光;刘江涛;闫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80例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后患者并发脑血管痉挛22例、急性脑积水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DSA检查、Hunt-Hess分级及临床资料,判断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各种防治脑血管痉挛及急性脑积水措施的效果.结果:10例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经2周治疗脑积水症状均明显缓解,6例脑室内积血明显减少;继续治疗2周后3例转为慢性脑积水,1例死亡.并发脑血管痉挛22例患者,经1~2周治疗后,20例意识障碍、语言及运动功能完全恢复;2例症状严重者经3个月积极治疗,意识清醒,肌力恢复至Ⅳ级.结论:对动脉瘤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尽早预防急性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发生.对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应首先行脑室外引流,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路径,保护脑血管、脑组织免受缺血损伤,防止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
作者:崔群建;赵洪洋;刘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AF-BF距及AXB角评价安氏Ⅱ类错(牙合)颌骨矢状向不调及垂直向不调的价值.方法:对乌鲁木齐市6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按性别、垂直骨面型分组,分别测量AF-BF距及AXB角,并与正常(牙合)AF-BF距及AXB角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安氏Ⅱ类错(牙合)AF-BF距为(10.28±2.99)mm,AXB角为(9.15±2.98)°;高角型AF-BF距和AXB角分别为(13.16±3.55)mm和(10.41±2.23)°;均角型AF-BF距和AXB角分别为(8.21±2.79)mm和(7.12±1.96)°;低角型AF-BF和AXB角分别为(7.46±1.69)mm和(5.27±0.01)°.结论:AF-BF距及AXB角不但可评价上下颌骨间矢状向关系,也可反应颌骨间垂直向关系.
作者:潘旭;米丛波;刘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遗传易感性、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细胞因子和足细胞损伤等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饮食、血糖、高血脂、降低肾小球囊内压等多种方法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但糖尿病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目前治疗方法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就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苦参碱注射液150 mg+质量分数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苦参碱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氧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9.6%,对照组3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苦参碱.
作者:寇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盆腔淋巴囊肿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患者经阴道超声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诊断盆腔淋巴囊肿50例,盆腔局限性积液2例,诊断符合率96.1%;经超声介入治疗28例(介入治疗组)均痊愈,手术治疗24例(手术治疗组),复发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不良反应较手术治疗组轻(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准确率高,超声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程莉;赵志华;王海霞;王谦;薛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病程第1,3,5天分别给予巴曲酶10.5,5 u静脉滴注.治疗组常规治疗、巴曲酶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2次/d,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纤雏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田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心电图异常J波和J波综合征是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一个新指标.本文从J波综合征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J波形成的细胞电生理和离子流机制,并就其在心脏性猝死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马奕;苏显明;崔长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腋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右腋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术中支架置入术.全程转流154~29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8~142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5~40 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5~40 min.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短暂脑损害1例,无永久性脑损害发生.结论:右腋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可提供有效的脑保护,其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杨雷一;赵晖;黄建民;姚东风;钱晓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