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慢性鼻窦炎的转归

黄新辉;彭江涛;袁宏伟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 慢性鼻窦炎,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慢性鼻窦炎的转归.方法:87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一鼻窭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随访1~3年.结果:患儿术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率100%.术后鼻腔无粘连及增生等不良反应,鼻腔结构完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转归起积极作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的启动因素、心电图表现及处理

    目的:阐述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的设计思想、启动因素、心电图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发生噪音反转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因发生快速心律失常而启动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程控缩短起搏器心室后不应期可使其终止.1例因肌电位干扰而启动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程控降低感知灵敏度并将感知极性改为双极可终止噪音反转.结论:噪音反转是现代起搏器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其启动有心脏自身和心脏外2种因素,心电图表现与感知不良容易混淆,应认真鉴别并正确处理.

    作者:楚英杰;郭继鸿;彭跃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腰疝2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腰疝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腰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先天性因素1例,外伤因素3例,另外17例均为非外伤因素所致.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利用自身邻近组织缝合修补16例,1例复发,补片修补后治愈;5例用补片修补后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临床表现和体征是诊断腰疝的关键,彩超、CT、MRI可协助鉴别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腰疝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波;尤龙;白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慢性鼻窦炎的转归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慢性鼻窦炎的转归.方法:87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一鼻窭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随访1~3年.结果:患儿术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率100%.术后鼻腔无粘连及增生等不良反应,鼻腔结构完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转归起积极作用.

    作者:黄新辉;彭江涛;袁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腺苷钴胺组和维生素B12组,治疗4周,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并定期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测试、汉密顿焦虑量表测试.结果:2组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钴胺组优于维生素B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优于维生素B12.

    作者:高金颖;杨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应用Ilizarov外固定延长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延长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延长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15例.术前根据患肢大周径、内踝到胫骨结节长度、病灶范围和骨缺损长度设计Ilizarov外固定延长架.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区竞性肉芽、坏死组织及死骨块,把外固定延长架套入小腿,在相应胫骨部位进行穿针固定和干骺部截骨,手术后4~7 d以1.0 mm/d的速度进行延长.结果:经7~16周(平均12周)推进延长,骨缺损两断端会合,继续维持外固定架固定3~9个月(平均6.5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实施骨延长未发生错位或明显偏离轴线.其骨延长5.0~15.0 cm,平均8.5 cm.对15例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优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延长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创伤小,能有效缩短骨不连的治疗时间.

    作者:张长江;王明君;张凯;刘帅;董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SA在ICU分布情况调查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同源性分析

    目的:监测ICU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环境中MRSA的携带及分布情况,以提出针对性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ICU的20位医护人员、8例住院患者的手、咽和鼻前庭等部位,及ICU环境中的物体表面和空气同时进行采样,采用免疫富集-显色培养基分离MRSA,应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MRSA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捡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MRSA的耐药谱分型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之间的差异,判断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环境中分离的MRSA的相关性.结果:共栓出31株MRSA,20位医护人员11位检出15株MRSA,8位患者5位检出9株MRSA,分离于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重复分离株经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同源性分析均为同一克隆菌株.52份环境物体表面检出7株MRSA.根据随机扩增多态DNA聚类分析可以将检出的MRSA分为3个类型.结论:医护人员MRSA带菌率较高,部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MRSA有较高的同源性,ICU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MRSA传播.

    作者:付广林;马筱玲;耿先龙;张义永;高玉录;英恒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喷鼻剂联合应用对术腔黏膜主要碱性蛋白和弹性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鼻窦炎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及术腔黏膜上皮、固有层和分泌物中主要碱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表达情况,探讨鼻内镜术后应用博科喷鼻剂、雷诺考特喷鼻剂对术腔黏膜组织中主要碱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表达的影响,用以评价局部喷鼻剂在术后术腔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Axioplan 2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及术腔黏膜中主要碱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的表达情况.结果:(1)手术日及术后1周鼻息肉组织的上皮层、固有层和分泌物内的主要碱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平均阳性表达,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及术后8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主要碱性蛋白平均阳性表达术后4周与1周相比,术后8周与4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术后1周与手术日相比弹性蛋白酶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与术后4周相比弹性蛋白酶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4周与术后1周相比弹性蛋白酶表达显著减少,但对照组弹性蛋白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博科和雷诺考特喷鼻剂联合应用在降低主要碱性蛋白表达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在降低弹性蛋白酶表达方面的作用比单用雷诺考特喷鼻剂更加有效,博科和雷诺考特喷鼻剂联合应用可作为一种较好的应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术后鼻腔用药选择.

    作者:张淳;徐雅男;孙庭钰;王家东;刘强;沈惠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心肌缺血、心室功能情况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对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表现为可逆性心肌缺血,3例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缺血患者中31例阳性显像(血管狭窄程度≥50%),32例阴性显像,且二者缺血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显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高血压性心脏痛患者心肌缺血.

    作者:高玲;贾鹏;郭万华;施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场强MRI在膝部隐性骨折及挫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膝部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明显外伤史患者33例共36个膝关节,行X线平片检查及MRI检查,其中12例行CT检查.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MRI检查33例患者36个膝关节均有骨挫伤,表现为骨髓内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像呈高信号的片状及地图样异常信号影,其中合并骨折25例,所见骨折呈长T1长T2改变,以不规则形居多,T2WI与STIR像呈高信号.以T1WI更明显.部分骨折线在T1WI,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MRI检查伴随病变有韧带的损伤,SE序列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而在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损伤部位及形态好,其中17例合并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结论:MRI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骨挫伤,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作MRI检查.

    作者:杨群顶;孙培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3例初治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应用羟基脲治疗,白细胞降至20×109/L时停用.给予高三尖杉酯碱0.7~1.2 mg/(m2·d),缓慢静脉滴注,5~14d/月,联合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1次/2 d,3~6个月后维持量2次/周或1次/周,维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60×109/L调整用药.每3个月复查染色体,6个月后以干扰素或羟基脲维持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完全血液学缓解10例(76.92%),12个月完全遗传学缓解1例(7.69%),部分遗传学缓解2例(15.38%),微遗传学缓解2例(15.38%).结论: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获得较高的血液学完全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娟;舒华娥;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诊断及治疗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6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80 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泛影葡胺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确定梗阻部位及梗阻是否完全,从而确定手术时机.结果;45例泛影葡胺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4.8 h,1~6 d(平均3.3 d)后症状消失;21例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对明确梗阻部位及选择手术时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作者:孙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虫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导升明对照组,治疗组、导升明对照组分别以参虫胶囊、导升明灌服,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各组大鼠电镜下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的情况.以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结果:电镜下,模型组1个月、3个月、6个月随病程的延长,视神经组织局部结构紊乱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治疗组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病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虫胶囊可通过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霍勤;衡昆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连表麻气管导管缓解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连表麻气管导管对缓解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连表麻气管导管组(Ⅰ组),普通气管导管组(Ⅱ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呛咳发生率.结果:整个苏醒和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与手术结束时比较,Ⅰ组无明显变化,Ⅱ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后5 min恢复到基础值;组间比较,拔管前5 min I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5 min和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表麻气管导管气管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麻醉苏醒拔管期气管导管对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性呛咳、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波动.

    作者:孟宏伟;石志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11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均10 d为1个疗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血供,观察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微循环灌注,改善脑组织供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袁俊丽;袁记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患者反正常人中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检测47例正常对照组,68例稳定型心绞痛,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同型丰胱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水平,对不同组间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C反应蛋白与同型丰胱氨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低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痛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有限.

    作者:金鹏;苏红波;李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TGF-β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肝、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青春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和TGF-β1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肝、肠组织,利用RT-PCR技术测定TNF-αmRNA、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中有一定水平表达,失血性休克组中表达水平高,TGF-β1处理组较失血性休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TGF-β1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通过抑制TNF-α,ICAM-1基因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而发挥对肝、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东瑞;孙培春;吴刚;韩斌;朱元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细菌性痢疾335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菌群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3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培养出志贺氏菌属阳性标本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35份粪便标本检测出细菌66株,其中志贺氏菌属30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属8株,变形杆菌属17株,副溶血性弧菌属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未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的志贺氏菌株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萘啶酸、四环素、利福平耐药.结论:北京市海淀区急性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以志贺氏菌属为主,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敏感,可作为细菌性痢疾首选药物.

    作者:董建平;李玉贤;田国保;胥婕;孙培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维与三维超声相结合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相结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GEV730及Philip Evision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7 564例18~42周妊娠妇女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多角度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结果:7例胎儿唇腭裂畸形,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超声产前检出率100%.结论: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检查能更清晰、逼真、直观、准确显示胎儿颜面部结构,提高胎儿唇腭裂畸形检出率.

    作者:闫媛媛;孟淑红;王蓓蓓;张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1例术后3 d死于肺部感染,2例出院后失去随诊,余18例患者X线片及临床检查获愈合,无术后髋关节活动受限,再骨折及关节脱位、松动、后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少等优点,可行早期关节活动及负重,迅速恢复患肢功能,有效防止髋内翻,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负担.

    作者:张林锋;赵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存活24 h者32只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10 mg/(kg·d),对照组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5 mL/(kg·d);假手术组10只为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者,给予生理盐水15 mL/(kg·d),均经灌胃给药.观察各组4周末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假手术组比较,4周末大鼠心脏质量、左心室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室重塑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卡维地洛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抑制Ⅰ型胶原的沉积,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作者:韩荣丽;刘宗芳;简立国;孙利强;李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