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国;李雪松;陈荣;侍海霞
目的:比较高场磁共振尿路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证实泌尿系疾病患者46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27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19例,行2项检查12例,回顾性分析惠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磁共振尿路成像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定位准确率均为100%.定性准确率分别为81.5%(22/27)和68.4%(13/19).二者结合定性准确率为91.7%(11/12).结论:观察肾脏分泌功能,应优先选择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对上尿路梗阻和肾脏占位性病变,应优先选择磁共振尿路成像;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泌尿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涛;程敬亮;张焱;魏万清;张云枢;陈学强;江广斌;郑克华;罗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容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Glasgow评分7~11分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高渗晶胶液组(H组)和复方氯化钠组(F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诱导时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2 μg/kg,阿曲库铵0.25~0.5 mg/kg、丙泊酚2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吸入0.5%~1%异氟醚,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曲库铵0.25~0.5 mg/(kg·h)、丙泊酚2.5~5 mg/(kg·h).瑞芬太尼0.04~0.06μg/(kg·min).H组术前静脉滴注高渗晶胶液250 mL,速度10 mL/(kg·h);F组常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于给药前和停药后30 min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观察并记录Na+、红细胞压积,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术前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停药后30 min 2组患者尿量.结果: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H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给药前和F组(P<0.05).心率慢于给药前和F组(P<0.05).停药后30 min,H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低于F组(P<0.05).H组尿量明显高于F组.结论:高渗晶胶液可有效安全地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
作者:冯雷;胡宝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路优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路优泰组(43例)和多塞平组(43例).分别应用路优泰及多塞平治疗,6周为1个疗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疗效比较路优泰组优于多塞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路优泰组低于多塞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路优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夏磊;鲁秀荣;李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9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镜检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同期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流动力学、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结果: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9例(26.35%),其中单纯型209例(21.26%),增殖型50例(5.0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尿蛋白、吸烟、锻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痛程、运动锻炼、餐后高血糖、血浆黏度、尿蛋白纳入的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延长、蛋白尿、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浆黏度,加强运动锻炼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德华;刘文黎;郝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照射治疗,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照射治疗.剂量、方法、时间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进展期患者的有效率(100%)优于稳定期(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王福喜;王彦青;廉翠红;张华丽;张书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CT表现.结果: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规则,光滑;3例肿块显示浅分叶.4例肿块无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3例肿块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征、肺血管引入征.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影像学时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王春桃;何青梅;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血液中19种氨基酸水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三聚氰胺奶粉对患儿造成的影响.方法: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实验组)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并且与35名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部分患儿胍氨酸、半胱氨酸、谷氧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异亮-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合理膳食等原因.实验组氨基酸水平虽未显著降低,但也应适当地补充营养并密切监视其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情况.
作者:李启亮;宋文琪;李时莲;赵德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外周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并比较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98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10例)和对照组(477例).检测指标选取:粒细胞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系(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进行同一民族冠心病与对照组的比较及维、汉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的比较.结果:汉族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冠心病患者比较,除血红蛋白外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程度之间比较,单支和双支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支病变组则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和血小板系的差异,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外周血细胞检测结果具有民族差异性,汉族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炎症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而维族则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凝血系统的改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系统、血流动力及凝血系统逐渐被激活,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迎洪;马依彤;付真彦;杨毅宁;谢翔;刘芬;陈邦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指征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70例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7例(10%),死于脑血管意外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手术指征是重度反流性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50%)预示着较高的围术期病死率.
作者:杨新伟;谭健;王志农;张宇峰;刘随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全雄激素阻断(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其中12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A组),28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B组).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2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快速下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均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而后者疗效更加肯定.
作者:赵全兵;王向阳;张勇;李启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黏液表皮样癌15例患者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资料,并对细胞学误诊原因进行总结.结果: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取决于其组织学分级,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吸出物为大量黏液、可见少量黏液细胞,因细胞量少,诊断准确率较低.中分化黏液表皮样癌镜下见3种细胞成分.以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阃细胞为特征,定性分类准确率高.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肿瘤细胞表现为大量中间型鳞状细胞,伴或不伴有产生黏液的细胞,核的多形性明显.定性准确车100%,分类较低.结论: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学表现有特征性,细胞学检查对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需与多形性腺瘤、黏液囊肿等鉴别.
作者:梁凤泉;王敏;陈冰;马青松;解建军;马广贞;周莉;白彬;曹振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成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的成人外伤性脾破裂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157例(95.15%).根据第6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分级标准,其中Ⅰ级96例(97.75%).Ⅱ级61例(91.04%).因继发血流动力学紊乱而转行手术治疗8例(4.84%),其中Ⅰ级2例(1.21%),Ⅱ级6例(3.63%).165例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脾外伤Ⅰ级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脾外伤Ⅱ级患者在严密监护条件下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检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提高确诊率.方法:因便血就诊380例患者于72 h内行结肠镜并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缺血性肠病42例.结论:便血患者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可提高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锦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为冠状动脉3支病变防治重心前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单项危险因素的总出现率及聚集性,并讨论其相互关系.结果:单一危险因素总出现率:吸烟63.8%.高血压57.4%,糖尿病55.3%,高胆固醇血症61.7%.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38.3%,三酰甘油血症48.9%,年龄76.6%;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有任意1项的总出现率4.3%,任意2项6.4%,任意3项31.9%,任意4项14.9%,任意5项34.0%.任意6项8.5%,具有>3项89.3%,除年龄、性别外≥3项46.8%.结论:冠状动脉3支病变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及早有效防治早发危险因素,可防止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与聚集,减少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发生.
作者:高瑛子;高传玉;刘煜昊;李牧蔚;王现青;牛振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41例.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组(A组)和普通吸痰管吸痰组(B组),比较2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病死率情况.结果: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是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能迅速控制感染、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撤机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吴茱萸;唐思源;李耀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复查头颅CT.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41例,无改变10例.随访3个月~8年,症状消失或改善45例,无改变5例.加重1例.12例行致癎灶切除术患者症状控制满意.结论: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或脑室造瘘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对伴有癫癎的患者,采取开颅囊肿壁切除并脑池开放同时行致灶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坚;王传忠;杨涛;曹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7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作者:周红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患者血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心钠素前体肽的水平变化.方法:分别应用PCR法、WB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1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和术后1,3,7 d及对照组的心钠素前体肽1-30,31-67,79-98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心钠素前体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术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mRNA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心钠素前体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2周上述指标恢复术前水平以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心钠素前体肽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作者:祁炜罡;来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弱激光联合综合治疗对各年龄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筛选出120倒(240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3~8岁低年龄组和9~16岁高年龄组,并将各年龄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应治疗.结果:低年龄组联合疗法治疗弱视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联合疗法治疗弱视的总有效率为3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激光联合疗法治疗低年龄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对高年龄组弱视疗效不明显.
作者:吕天斌;王丽娅;石迎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的理想方案.方法:78例哮喘轻-中度发作患儿通过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2组,在采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气泵雾化吸入,B组给予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呼气峰流速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吸入普米克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相当,但从减少或避免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方面考虑,小剂量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可能是治疗儿童哮喘的更好选择.
作者:李建领;吴鸿雁;王来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