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王拱辰;施广霞

关键词:血浆置换, 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血浆置换,分析其置换前后临床表现、血肝功能、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且可以为等待肝脏移植的患者赢得时间.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坎地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的影响.探讨坎地沙坦降血压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和内径,给予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根据患者血压的反应加用小剂量的氢氯噻嗪,6个月后超声复查颈动脉情况.结果: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治疗前为(155.08±7.926)mm Hg.治疗6个月后为(128.44±3.509)mm Hg;舒张压治疗前(96.06±4.586),治疗6个月后(81.24±4.257)mm Hg;心率治疗前为(77.21±7.565)次/min,治疗6个月后为(72.79±3.976)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少(0.088±0.046)mm,内径较治疗前增加(0.138±0.069)mm,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减少(0.032±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坎地沙坦为基础,加用小剂量利尿剂的降压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确切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姜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疆维、汉民族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外周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并比较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98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10例)和对照组(477例).检测指标选取:粒细胞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系(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进行同一民族冠心病与对照组的比较及维、汉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的比较.结果:汉族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冠心病患者比较,除血红蛋白外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程度之间比较,单支和双支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支病变组则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和血小板系的差异,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外周血细胞检测结果具有民族差异性,汉族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炎症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而维族则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凝血系统的改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系统、血流动力及凝血系统逐渐被激活,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迎洪;马依彤;付真彦;杨毅宁;谢翔;刘芬;陈邦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黏液表皮样癌15例患者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资料,并对细胞学误诊原因进行总结.结果: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取决于其组织学分级,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吸出物为大量黏液、可见少量黏液细胞,因细胞量少,诊断准确率较低.中分化黏液表皮样癌镜下见3种细胞成分.以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阃细胞为特征,定性分类准确率高.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肿瘤细胞表现为大量中间型鳞状细胞,伴或不伴有产生黏液的细胞,核的多形性明显.定性准确车100%,分类较低.结论: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学表现有特征性,细胞学检查对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需与多形性腺瘤、黏液囊肿等鉴别.

    作者:梁凤泉;王敏;陈冰;马青松;解建军;马广贞;周莉;白彬;曹振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91例脊髓损伤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标准评分,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和影像学方面的对比分析.治疗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91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其中41例出现运动、感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不同改善;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12例出现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6例无变化.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在随后的1年随访中,除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进一步恢复的趋势,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可部分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安全有效的新策略,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步星耀;赵红卫;钱宝延;翟亚平;李六一;赵耀武;曹留栓;李太平;梁庆华;张永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椎管镜微创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椎管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椎间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镜减压及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椎间融合微创技术切除复发椎间盘治疗,均行椎间融合.结果:16例均在椎管镜下完成手术,均得到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据Macnab评分,优9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7.5%,未发生内植物松动,脱落,椎间融合率100%.结论:椎管镜具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行椎间融合可降低术后发生腰椎不稳定的风险.

    作者:周镇锋;张春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前列腺癌患者、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计算并比较其比值.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比值前列腺癌患者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关性和共线性均不如前列腺癌组病例.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升高以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为主,测定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更有意义.结合其比值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区分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作者:薛燕平;涂学亮;王巍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照射治疗,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照射治疗.剂量、方法、时间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进展期患者的有效率(100%)优于稳定期(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王福喜;王彦青;廉翠红;张华丽;张书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女性冠心病与抑郁

    女性冠心病患者有更高的抑郁发病率,抑郁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二者相互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对抑郁的有效干预可影响女性冠心痛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作者:房莉颖;古丽扎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成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的成人外伤性脾破裂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157例(95.15%).根据第6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分级标准,其中Ⅰ级96例(97.75%).Ⅱ级61例(91.04%).因继发血流动力学紊乱而转行手术治疗8例(4.84%),其中Ⅰ级2例(1.21%),Ⅱ级6例(3.63%).165例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脾外伤Ⅰ级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脾外伤Ⅱ级患者在严密监护条件下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翼状胬内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61例翼状胬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愈159例.治愈率98.76%,复发2例,复发率1.2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宽QRS波心动过速诊断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无器质性心脏病史,既往心电图正常.2008年5月18日因剧烈运动后突发心悸来本院就诊.急行心电图检查示P波消失,RR间期规则,平均心率211次/min,RR间期0.28 s.QRS波宽大畸形,胸部导联显示呈非典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1-6导联QRS主波均为负向波,示宽QRS波心动过速(见图1),拟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后2 mg/min静脉滴注维持,治疗无效,改用腺苷10 mg稀释后静脉注射,心动过速终止,提示房室结依赖性心动过速可能.再行心电图检查,示QRS波宽大畸形变为窄QRS波图形.随即心动过速终止并恢复窦性心律(见图2),因难以用室速和室上速经预激旁道前传解释,故诊断为左侧隐匿性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并经电生理证实.

    作者:王一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乳糜胸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安静状态下突发胸痛2 h于2008年4月6日就诊于本院.患者胸痛呈持续性伴全身大汗淋漓,向左肩背部放射,否认撕裂样疼痛,无黑嚎、昏倒等症状.

    作者:李显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CT表现.结果: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规则,光滑;3例肿块显示浅分叶.4例肿块无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3例肿块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征、肺血管引入征.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影像学时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王春桃;何青梅;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微创手术旋切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0例乳腺良性实性肿块女性患者,于术前行乳腺病灶处高频超声探查,标记定位.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结果:在超声引导下直径<3.0 cm的乳腺实性肿块被一次性切除.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可在损伤极小的情况下切除病灶.

    作者:张玮;芦爱霞;韩巧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7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为冠状动脉3支病变防治重心前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单项危险因素的总出现率及聚集性,并讨论其相互关系.结果:单一危险因素总出现率:吸烟63.8%.高血压57.4%,糖尿病55.3%,高胆固醇血症61.7%.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38.3%,三酰甘油血症48.9%,年龄76.6%;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有任意1项的总出现率4.3%,任意2项6.4%,任意3项31.9%,任意4项14.9%,任意5项34.0%.任意6项8.5%,具有>3项89.3%,除年龄、性别外≥3项46.8%.结论:冠状动脉3支病变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及早有效防治早发危险因素,可防止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与聚集,减少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发生.

    作者:高瑛子;高传玉;刘煜昊;李牧蔚;王现青;牛振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49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开放额窦口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方法.方法:49例患者术前常规鼻窭CT证实有慢性额窦炎性病变.根据CT扫描以钩突附着为参考标志.判断额窦引流方式,并进行额窦开放引流.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31例.好转13例,无效5倒.结论:慢性额窦炎主要原因是额窦口引流受阻,为额隐窝及窦口鼻道复合体处病变阻塞所致.鼻内镜下开放额隐窝,去除额隐窝处病变,充分额窦口引流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关键.

    作者:陶应国;李雪松;陈荣;侍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41例.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组(A组)和普通吸痰管吸痰组(B组),比较2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病死率情况.结果: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是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能迅速控制感染、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撤机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吴茱萸;唐思源;李耀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核性中耳炎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结核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术后2个月干耳,2例术后3个月,1例术后4个月干耳;随访1~3年局部无复发,术腔均上皮化,术后无面瘫.结论:结核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伍启刚;戴熙善;简洁君;谢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指征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70例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7例(10%),死于脑血管意外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手术指征是重度反流性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50%)预示着较高的围术期病死率.

    作者:杨新伟;谭健;王志农;张宇峰;刘随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轻-中度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的理想方案.方法:78例哮喘轻-中度发作患儿通过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2组,在采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气泵雾化吸入,B组给予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呼气峰流速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吸入普米克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相当,但从减少或避免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方面考虑,小剂量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可能是治疗儿童哮喘的更好选择.

    作者:李建领;吴鸿雁;王来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