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韦小波;肖咏梅;李凌雯
目的:探讨晚期溃疡型食管癌安全、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25例晚期渍疡型食管癌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化疗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完成顺利,有效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化疗治疗晚期溃疡型食管癌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能够耐受.
作者:鄂有国;曹德华;朱倩;钱月红;赵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3例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超声检查.采用腹前壁逐渐加压检查法,在患者感觉敏感点寻找阑尾.或采用从侧腹向回盲部移动探头扫查找阑尾.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55例(占72.77%),非阑尾炎58例(占27.23%).结论:超声检查对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者具有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袁志红;范俊萍;杨春梅;曹学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对铁缺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常用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蛋白.以骨髓铁染色结果为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的诊断效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铁正常患者比较,铁缺乏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低.尤以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降低明显.ROC曲线显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诊断效率高.结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早期、有价值的指标,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缺乏疾病的筛查.
作者:高绍华;董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葡萄胎、子痫前期等和滋养层细胞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病理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方法,比较葡萄胎组织、早孕绒毛、子痫前期足月胎盘和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正常足月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B等蛋白酶的表达差异.结果:5种胎盘绒毛组织中,仅旱孕绒毛明显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8(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在足月胎盘组织中较为明显(P<0.05),且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较正常胎盘组织弱(P<0.05).葡萄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的表达弱于正常旱孕绒毛组织(P<0.05).而其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自然分娩的胎盘组织(P<0.05).5种绒毛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等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可能和葡萄胎、子痫前期等与滋养层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的病理发生有关.
作者:庞战军;周君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因肿瘤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物质快速释放,导致代谢产物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为特征.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1] .
作者:刘济轩;郭智;谭晓华;陆宁宁;楼金星;陈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癌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注射剂5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水平及妊娠结局(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时照组(P<0.05),割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可以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症状和妊娠结局,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杨德;陈素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对胸部手术术前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指导作用.方法:对104例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测定,跟踪记录有无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结果: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高呼气流量、每分钟大通气量,总气道阻力、周边弹性阻力及共振频率在有,无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弥散功能及残气量在有、无并发症组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可了解英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俊玲;张焕英;赵凤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种植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种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道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随访3.5~12个月.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支架种植术是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彦康;刘裕恒;黄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作者: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高阅春;张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贫血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87例产妇在产后第7,14和28天分别采集末梢血测定血红蛋白水平,第28天行CES-D量表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7天血红蛋白水平与第28天CES-D量表测试评分呈负相关(r=-4.26,P<0.05).第7天非贫血产妇CES-D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贫血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旱期贫血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睿;张菊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 h内溶栓组16例、6 h内溶拴组22例和12 h内溶栓组15例.发病1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8例患者血管再通,其中3 h溶栓组9例(56%),6 h内溶栓组6例(27%),12 h内溶栓组3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溶栓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窑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 h和12 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血栓溶解的成功率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王旋麟;艾民;乔玉花;刘军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或β爱体阻滞剂等,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时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降压同时能有效降低血尿酸.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和扩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后回输至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体内,评价其疗效.结果: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影像学复查显示1例多发侵犯肿块基本消失,7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T细胞亚群水平在回输后均有明显升高.结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难治性淋巴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智;谭晓华;陈丰;石宇杰;张明;张育葵;胡碧川;纪妍;瞿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 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标本中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蚤白的表达.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年龄和性别中二者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但在大肠癌组织分化、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均存在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癌组织中有更高的检出率,临床晚期较临床早期的患者有更高的表达,其表达同组织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关.瘦素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头溢血的各种诊断方法,为临床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合理方法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乳头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溢血涂片法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55.0%,钼靶X线摄片诊断准确率为67.5%,乳管镜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2.5%,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5%.联合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独应用乳头溢液涂片、钼靶X线摄片和乳管镜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乳头溢血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6.00%,乳腺癌26.67%,囊性增生、炎症、导管扩张症7.33%.结论:联合诊断可提高乳头溢血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秦坚;朱晨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92例胸膜疾病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活检及治疗,统计胸腔积液的确诊率及胸膜粘连术的疗效.结果: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确诊率达95.6%,常规胸膜活检术确诊率5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科胸腔镜下喷洒滑石粉胸膜固定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91.7%,常规胸腔穿刺后胸腔内注入人重组细胞白介素-2的有效率为5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技术的介入,使胸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
作者:凌宙贵;汪春梅;刘卫;蒋连强;梁萍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的观察组(20例)和全胃肠外营养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治疗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等热量、等氮的全胃肠外营养,热量20 kcal/(kg·d)、氮摄八量0.2 g/kg.其中治疗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2 mI,/(kg·d),共7 d.治疗前和治疗后1、5、7 d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结果: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或P<0.01);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作者:龙鼎;喻莉;许涛;张远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采取结膜瓣下微小穿刺口行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结果:36例(36眼)断离的虹膜均得到修复,虹膜位置和瞳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视力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结膜瓣下微小穿刺口修复虹膜根部断离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有效地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α-1,岩藻糖苷酶及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化学法及速率法检测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治疗前、后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含量.并检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及良性肝病患者36例(良性肝病组)上述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癌组治疗前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α L-岩藻糖苷酶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氡基肽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P<0.01);肝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α-L岩藻糖苷酶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含量变化,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波;王英;李美琴;陈艳华;黄玲莎;黄文成;张玮;陈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对睑球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保存的羊膜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睑球粘连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手术成功率92%.结论: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疗效肯定,因羊膜抗原性极低,本组中无排斥反应发生病例.羊膜作为一种生物膜,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慧;张丽萍;葛志红;左朝晖;李立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