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36例临床分析

张静慧;张丽萍;葛志红;左朝晖;李立

关键词:羊膜移植, 睑球粘连
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对睑球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保存的羊膜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睑球粘连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手术成功率92%.结论: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疗效肯定,因羊膜抗原性极低,本组中无排斥反应发生病例.羊膜作为一种生物膜,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方式,处理方法及妊娠情况.结果:经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术前确诊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3例,占63.46%;割官产术中探查双附件发现19例,占36.54%.其中9例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发生率17.31%.均急诊手术;43例择期手术,52例经病理检查均为良性,其中良性囊性畸胎瘤23例,占44.23%.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易出现并发症,早期诊断,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王彦英;王淑;周瑞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微小残留病灶是白血病患者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时精确检测到微小残留病灶并给予彻底清除是白血病治疗的关键.本文就微小残留病灶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丹蕾;马保根;张茵;翟亚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现察奥氮平冶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奥氮平治疗急性脑卒中后阳性精神障碍患者36例,2.5 mg/d,每晚口服,3 d无效增加剂量至5.0 mg.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 d后阳性精神症状评分、医疗保健评分和睡眠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患者阳性精神症状评分,医疗保健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阳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萍;孔岳南;许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素钠和小剂量高渗盐水对心肺复苏后兔小肠微循环灌注障碍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期间肝素钠和小剂量高渗盐水治疗对自主循环恢复后兔小肠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23只家兔开胸交流电致心室颤动,心室颤动5 min后行胸内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过程中随机滴注生理盐水(NS组)2mL/(kg·10 min)或生理盐水2 mL/(kg·10 min)加普通肝素钠60u/kg(H组)或7.5%NaCL 2 mL/(kg·10 min)+普通肝素钠60 u/kg(HSH组),另有3只家免作为假手术组,只进行外科手术操作,不给予致颤和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30min注入10%异硫氰酸荧光素钠-白蛋白0.3 mL/kg标记全身血液,循环2 min后处死动物取回肠末段,观察微循环灌注情况.结果:NS组中8只动物,6只完成实验;H组和HSH组各6只,各有5只完成实验.各组动物的生理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经历5 min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后,在自主循环恢复后仍有严重的微循环灌注障碍,NS组的小肠微循环灌注面积为(22.78±4.21)%;H组为(29.73±1.21)%,和NS组相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H组为(68.36±7.43)%,和其他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只假手术组的动物显示了均匀一致的微循环灌注.结论:心肺复苏期间给予肝素钠和小剂量高渗盐水治疗可以改善复苏后兔小肠微循环灌注障碍.

    作者:崔喜梅;胡春林;尹林;熊晶;钟清铃;林时荣;荆小莉;廖晓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肺癌的研究

    目的:研究胸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体检的无症状肺癌高危人群共2 332例按2:1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螺旋CT-p16组1 555例,首先给予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常规剂量CT及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标准剂量CT-p16组777例,给予标准剂量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1.4%及标准剂量CT-p16组12.1%患者可疑肺癌,其中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08例及标准剂量CT-p16组中50例确诊为肺癌.2组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敏感、安全、可行的筛查早期肺癌的方法.

    作者:孟丽娟;王峻;王友;刘福银;樊卫飞;杨民;蒲骁麟;许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或β爱体阻滞剂等,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时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降压同时能有效降低血尿酸.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化疗治疗晚期溃疡型食管癌

    目的:探讨晚期溃疡型食管癌安全、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25例晚期渍疡型食管癌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化疗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完成顺利,有效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化疗治疗晚期溃疡型食管癌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能够耐受.

    作者:鄂有国;曹德华;朱倩;钱月红;赵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状旁腺素测定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机体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不同分期甲状旁腺素与血肌酐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素和血肌酐水平,并与40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甲状旁腺素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衰竭不同分期其甲状旁腺素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衰竭不同分期甲状旁腺素值与血肌酐值之间均呈线性相关,且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检测甲状旁腺素可监测其肾功能衰竭程度;同时甲状旁腺素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新的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燕平;涂学亮;李莉华;任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38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诊治的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快速病理检查.38例患者均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术后均门诊随访,每1~2个月摄X线胸片观察胸腔积液情况,有效率为92.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处理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效果好、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等优点.

    作者:张连福;朱霞;陈明会;张泉河;李希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9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及其特点.结果:小肠肿瘤好发部位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上端与回肠末端;病理类型中恶性肿瘤占69.3%,其中常见为腺癌;63例恶性肿瘤中35例(55.6%)诊断时已发生转移,其中转移至肠系膜常见.结论:小肠肿瘤各种病理类型与发病部位有关.

    作者:张拥军;王念林;彭伯坚;李月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采取结膜瓣下微小穿刺口行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结果:36例(36眼)断离的虹膜均得到修复,虹膜位置和瞳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视力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结膜瓣下微小穿刺口修复虹膜根部断离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有效地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头溢血的术前联合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乳头溢血的各种诊断方法,为临床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合理方法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乳头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溢血涂片法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55.0%,钼靶X线摄片诊断准确率为67.5%,乳管镜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2.5%,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5%.联合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独应用乳头溢液涂片、钼靶X线摄片和乳管镜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乳头溢血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6.00%,乳腺癌26.67%,囊性增生、炎症、导管扩张症7.33%.结论:联合诊断可提高乳头溢血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秦坚;朱晨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B在异常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葡萄胎、子痫前期等和滋养层细胞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病理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方法,比较葡萄胎组织、早孕绒毛、子痫前期足月胎盘和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正常足月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和组织蛋白酶B等蛋白酶的表达差异.结果:5种胎盘绒毛组织中,仅旱孕绒毛明显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8(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在足月胎盘组织中较为明显(P<0.05),且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较正常胎盘组织弱(P<0.05).葡萄胎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的表达弱于正常旱孕绒毛组织(P<0.05).而其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自然分娩的胎盘组织(P<0.05).5种绒毛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8,11,19等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可能和葡萄胎、子痫前期等与滋养层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的病理发生有关.

    作者:庞战军;周君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和扩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后回输至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体内,评价其疗效.结果: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影像学复查显示1例多发侵犯肿块基本消失,7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T细胞亚群水平在回输后均有明显升高.结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难治性淋巴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智;谭晓华;陈丰;石宇杰;张明;张育葵;胡碧川;纪妍;瞿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及文献复习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见于胸膜、腹膜,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的软组织,现就1例发生于心包的SFT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关会娟;赵琰;曹东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对睑球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保存的羊膜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睑球粘连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手术成功率92%.结论: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疗效肯定,因羊膜抗原性极低,本组中无排斥反应发生病例.羊膜作为一种生物膜,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慧;张丽萍;葛志红;左朝晖;李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 h内溶栓组16例、6 h内溶拴组22例和12 h内溶栓组15例.发病1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8例患者血管再通,其中3 h溶栓组9例(56%),6 h内溶栓组6例(27%),12 h内溶栓组3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溶栓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窑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 h和12 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血栓溶解的成功率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王旋麟;艾民;乔玉花;刘军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作者:吴长燕;陈方;张维东;李海宴;高阅春;张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瘦素及其受体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 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标本中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蚤白的表达.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年龄和性别中二者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但在大肠癌组织分化、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均存在瘦素、瘦素受体mRNA及蛋白,癌组织中有更高的检出率,临床晚期较临床早期的患者有更高的表达,其表达同组织分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无关.瘦素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单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37例(60个椎体).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8例25个椎体,椎体后凸成型术组19例35个椎体.比较2组手术前1 d,手术后1 d,1周,4周,8周,12周和24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测定后凸矫正率,观察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1周,4周.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分别为(65.50±3.15)%和(67.83±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为44.00%,椎体后凸成型术组为14.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原理相同、疗效无明显差异;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椎体后凸成型术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费用较高.椎体骨折时间较短时(<3个月)宜优先选择椎体后凸成型术,骨折时间较长时优先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

    作者:陈书连;张广泉;高坤;郑稼;高延征;王义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