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付梅

关键词:慢性紧张型头痛, 针灸疗法, 扶他林, 随机对照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病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针刺组选百会、风池、太阳、合谷、太冲及阿是穴等并结合电针及拔罐法.对照组口服扶他林片,每次1片,每日3次,2组治疗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近期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2.3%,与扶他林组(近期治愈率30.8%,总有效率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口服扶他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刀结合益气温经中药治疗老年性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结合益气温经中药口服对老年性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将128名门诊老年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4例采用针刀结合益气温经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64例主要采用药物封闭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64例,其中30例临床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组治愈率46.9%,总有效率95.3%;对照组64例,其中22例临床治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对照组治愈率34.4%,总有效率85.9%,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益气温经中药口服治疗老年性肩周炎疗效确切,能够消除或明显减轻症状,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柳庆明;苏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石辛含片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对糜烂型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进行免疫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联合含服石辛含片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97.14%,对照组总有效91.4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为74.29%,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石辛含片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OLP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利杰;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热敏灸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因子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患者48例,年龄55-76岁,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钙剂组24例,给予钙尔奇口服,热敏灸组24例,在口服钙尔奇基础上施行热敏灸疗法.疗程为3个月,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OPG并进行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各组血清OPG明显增加,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QOL比较,治疗前各组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F、RP、BP、VT、MH组间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QOL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显著改善(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可通过增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表达,调节骨代谢失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作者:欧阳建江;梁冬波;庞向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四象医学少阴人体质与中医阳虚质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朝医四象医学少阴人体质与中医学阳虚体质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的对比分析,找出两种体质之间的交叉点及对应之处.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证候的形成密切相关,此项研究将有利于辨体、辨病与辨证治疗.

    作者:徐玉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骨关节炎发病与脾气亏虚的关系探讨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骨关节炎的脏腑病机特点及现代研究成果,探讨了骨关节炎的中医病机,即脾气亏虚、外邪入侵,脾气亏虚、气血不足,脾气亏虚、痰湿内蕴,脾气亏虚、痰瘀闭阻,脾气亏虚、筋肉失养,从而为骨关节炎从脾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程园园;刘健;万磊;冯云霞;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蛇苡莲莪汤加减联合交痛消胶囊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蛇苡莲莪汤加减联合交痛消胶囊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145例尖锐湿疣患者全部采用微波治疗去除疣体后随机分为3组:①蛇苡莲莪汤加减联合交痛消胶囊治疗组50例(中药组);②干扰素治疗组50例;③只用微波治疗的空白组45例,观察3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药组与干扰素组痊愈率和复发率相近(P>0.05);空白组的复发率高,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苡莲莪汤加减联合交痛消胶囊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其功效与干扰素治疗相近.

    作者:李改非;冯冬兰;刘源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n=40)和治疗组B组(n=40),所有患者根据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心力衰竭好转的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内再住院率;电解质紊乱;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LWHF).结果:2组总有效率A组为87.5%(35/40),B组为92.5% (3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心衰改善的时间、住院时间比A组明显减少(P均<0.01).2组治疗水肿均有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治疗后1月、2月、3月水肿积分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B组水肿控制更好.A组治疗期间电解质紊乱发生,74% (37/50),B组44% (2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显著减少心衰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提高左室射血分数(P<0.01),B组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立新;赵宇;李富军;何晓雷;王建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病例78例(122只眼)采用简单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复方血栓通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视力、眼底、中医证候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较好.

    作者:王巧凡;邱晓堂;汤爱灿;张达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气虚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气虚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确诊的心绞痛患者130例,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对照组给予消心痛口服.结果:经2个疗程后统计分析,治疗组在心绞痛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可有效治疗气虚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吴相锋;李铮;霍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芪葛根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探讨黄芪葛根汤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30mg/kg)的方法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黄芪葛根汤连续给药8周后(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分别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以及TUNEL实验观察模型大鼠的心肌改变及药物干预作用.结果:黄芪葛根汤可干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病变,明显减少心肌胶原纤维增生,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黄芪葛根汤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艳芬;李卫民;高英;吴清和;唐春萍;杨超燕;陶曙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皮层凋亡诱导因子(AIF)棱转位和AIF mRNA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抑制凋亡的机制.方法:新生7d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附治疗组(SF).每组按照观测的时间点不同分为3h、6h、12h、24h、3d、7d 6个亚组.用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检测不同时间点胞核中AIF、AIFmRNA动态变化及脑皮层组织的凋亡细胞.结果:(1)AIF:C组AIF在胞核内的转位从HI后3h开始增加,24h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SF组24h、3d、7d胞棱中的AIF表达较C组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IFmRNA:C组从HI后3h开始增加,24h达到高峰后下降,SF组各时间点均较C组减少(P<0.05).(3)Tund:HI后3h C组和SF组脑皮层凋亡细胞开始增多,24h达到高峰后下降;SF组在HI后24h、3d、7d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通过抑制AIF的棱转位和基因转录来抑制凋亡,从而起到对HIBD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艳;王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藏精“形神合一”内涵的探究

    肾藏精作为肾的主要功能,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而被广泛的研究.本文在肾藏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生髓化血、防御功能的内涵基础上,从肾藏精,精化形,肾精存则神生;肾藏精,精生髓,肾精旺则神足;肾藏精,精舍志,肾精充则志强;肾藏精,应惊恐,惊恐过则肾精却4个方面阐明了肾藏精的“形神合一”内涵.

    作者:吕爱平;杜立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运用时辰药理学规范住院患者临床用药

    目的:改变住院患者传统用药习惯,规范其临床用药,降低药品费用.方法:提升住院患者时辰服药理学的认识,强调服药依从性,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及参考有关文献,汇总出常用口服药品和中成药按时辰药理学服药的药品.结果:住院患者按时辰药理学服药,能提高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用药量,减轻经济负担.结论:规范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广泛推广时辰疗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江;刘治中;王建升;王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沈芊绿医案》学术思想探析

    目的:分析清代医家沈金鳌所著《沈芊绿医案》,从而总结沈金鳌先生之学术成就与思想.方法:通过沈金鳌集数十载临证心得之《沈芊绿医案》所载医案,并结合沈氏其他著作如《妇科玉尺》、《幼科释谜》等,探索其临证思路,分析其理、法、方、药之运用经验.结论:《沈芊绿医案》短小精简,反映了沈金整个人的治病思想及临床经验,具有其独到之处,不少内容还能与其名著《沈氏尊生书》相印证,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其治学态度上,辨证论治思想贯穿始终,学术上尊古又重创新,诊断上审证求因,脉证互参,各科均有精彩验案存世,可谓后学者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精髓的阶梯,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体会.

    作者:张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于“心藏神”论治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基于“心藏神”理论观察养心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养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思诺思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睡眠障碍量表(SDR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总有效率87.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DRS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从心论治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作者: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胡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帝内经》宇宙生命观与周易及老子思想比较初探

    提出中医“宇宙生命观”的概念,认为《黄帝内经》的宇宙生命观与《周易》、《老子》有着密切的同源互证关系.其中,《内经》的生命阴阳演化论更接近《周易》,而《内经》的养生论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宇宙生成论之有无相生密切相关.但《内经》的神气论别是《周易》、《老子》论所不能及的独特生命观.

    作者:吴昌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诊断的现状分析和研究

    目的:通过中医病证诊断与标准诊断吻合程度的比较,分析目前中医临床住院病历中医诊断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临床住院病历疾病诊断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方法:选取参研单位包括全国23家医院和34个临床科室电子病历采集数据中具有完整中医疾病、证候诊断的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GB/T16751.1~3-1997)为标准,在数据库初步对原始诊断进行规范,通过语句建立比较并得出结论.结果:中医疾病诊断和中医证候诊断和国标97“术语”的符合程度分别是47%和33.48%.结论:针对符合程度低的情况,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中医病证分类的学习和熟悉是正确书写诊断的前提,建立临床使用、国内外公认、易于推广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以及中医症状体征术语的标准是必要的.

    作者:宋红梅;刘保延;何丽云;张润顺;宋观礼;周雪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心理学的阴阳睡梦论

    睡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类心身健康密切相关.中医学对这一生命基本现象的认识基于阴阳学说,自《内经》发轫,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总体来说,中医学的相关论述是在“形神合一论”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用阴阳学说阐释睡眠和梦的理论,可将其总结为“阴阳睡眠论”,这是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现代心理保健、中医养生和治疗睡眠障碍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黎;邵祺腾;王昊;张振华;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痤疮验案五则

    痤疮是青年多发病,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内分泌障碍、细菌感染、代谢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等.中医则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分型治疗或者辨病治疗,临床也常收到不错效果.1 肺经郁热女,21岁,2011年4月初次就诊.颜面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色偏红,口干,苔薄黄,脉数,治宜宣肺清热:枇杷叶10g,黄芩10g,山栀10g,知母10g,连翘10g,淡竹叶10g,甘草3g.2周后复诊,苔黄好转,去山栀加防风10g,再连服2个月痊愈.

    作者:吕湘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中医用药思路探讨

    转移性结直肺癌病机复杂多变,湿毒蕴结乃转移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扶正固本,化湿解毒”是其基本治疗原则,扶助正气是治疗的根本,健脾益气是治疗的基本手段,运脾化温是治疗的重要治法之一,治疗过程应分阶段、分寒热、分病位进行.

    作者:钱垠;黄欣;朱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