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略谈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宋长恒;付小卫;张方珍;张治国;赵宏艳;刘梅洁;鞠大宏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肾虚, 脾虚, 肝失疏泄
摘要:文章从中医角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中医的“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脾气虚弱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少阳主骨”论、血瘀、外邪、饮食和运动与本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泻颗粒配合特定穴推拿疗法治疗急性小儿泄泻56例

    目的:观察婴泻颗粒配合特定穴推拿治疗急性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观察的泄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8例,在常规饮食指导及合理补液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及肠黏膜保护剂,治疗组给予婴泻颗粒及特定穴推拿(疗程3d),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泻颗粒配合特定穴推拿疗法治疗急性小儿泄泻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团营;樊蔚虹;侯江红;马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银杏酮酯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调控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GBE50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11d后以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造成大鼠血瘀证模型.次日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都高于正常组,其中全血黏度200与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FN-γ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4也呈下降趋势;GBE50能够改善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提高红细胞压积(P<0.01),并能降低血清TNF-α含量,增加IFN-y和IL-4的表达.结论:GBE50能够改善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纠正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调控免疫功能.

    作者:包怡敏;赵妍;李梅;王星禹;李美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运气学说中的主客运概念探析

    五运之平气的定性依赖于一年五季,在时间范围上与主客运相对应;五运定性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一年中五季的常规气候变化.运气推演中不存在岁运之平气.主运在运气学说体系中仅作为一年中五季的替代名称存在,它代表的是一年中五季气候的正常年景,没有太过不及之别,并应改为以五行直接命名.客运代表的是因岁运太过不及引起,而变见于该年五季之中的气候异常变动.

    作者:宾炜;黎敬波;老膺荣;林嬿钊;吴弥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纽77.78%,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惠儿治疗过程中1例(2.78%)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1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2个月复发2例(5.56%)少于对照组7例(1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3个月复发4例(5.56%)少于对照组11例(30.56%,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可有效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效果优于单一中药外洗法,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资;宋迎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治疗鼠标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对鼠标手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以曲池、尺泽、手三里、阿是穴为主并随证加减;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辅以舒活止痛膏贴敷.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进行Ridit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2%和100%,对照组则分别为61.3%和83.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治疗鼠标手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留巧;吕沛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材石菖蒲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别

    石菖蒲作为临床常用药,由于与其易混淆品水菖蒲和九节菖蒲存在一定差价,因此在市场上常有相互混杂或替代使用的现象出现.本文对中药材石菖蒲、水菖蒲、九节菖蒲的鉴别方法进行浅述,拟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作者:闻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病机与疾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病机与疾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1、21天3个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差异.结果:中风病类诊断评分第0天痰证组分值高于非痰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第0、11、21天痰证组均低于非痰证组,改良的Rankin评分3个时间点痰证组均高于非痰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患者病情重、疗效差、预后不佳.

    作者:李建香;过伟峰;王敬卿;赵杨;张兰坤;徐丹;王智强;杨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银杏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从银杏中分离银杏多糖并研究其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ig,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分别给予银杏多糖(50、100、200mg.kg-1)和联苯双酯(100 mg·kg-1),连续给药14 d,每日1次,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电镜观察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中NO、TNF-α含量.结果:银杏多糖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下同),并能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能降低NO、TNF-α含量(P<0.01),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银杏多糖对CCl4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张福华;尹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五运六气临床思路探讨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诊疗中担当重任,被誉为医之门径、审证之捷法,虽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但其临床思路不离知常、达变、融通三者.知常者,本于人与天地相应之理,理解五运六气格局推演,熟悉气候、物候、藏象、病证相关变化规律.达变者,掌握自然、生命、疾病的波动变化和自稳调节规律,应期合度为平,失衡或见胜而后有复,郁然后有发,升降失序,迁正、退位失时,弥补了干支格局推演的因循偏颇.融通者以四时为纲,注重四时变化的程度、性质、方向、时间、自稳调节等,强调客与主的加临权衡和虚实变化.

    作者:杨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王晞星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

    慢性肺炎性结节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病变,西医往往抗感染治疗无效或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王晞星教授将苇茎汤与血府逐瘀汤巧妙结合,有效地应用于慢性肺炎性结节的治疗.该文从方剂溯源、理论阐发、典型病案、心得体会4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王晞星教授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经验.

    作者:姚洁琼;李宜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宋代诊断学名著《察病指南》研究

    《察病指南》为宋·施发撰,成书于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宋代诊断学专著,字数虽不多,但条理清析,阐述简明.通过对该书作者生平考证、成书背景浅析、学术特点阐述和不同版本比对,认为该书不仅是脉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启蒙书,也是临床医生必备的中医诊断指南.

    作者:吴承艳;吴承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益肾康对UUO大鼠肾组织HGF、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康大剂量组、益肾康小剂量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纽外均建立UUO模型,术后21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GF、MCP-1的表达部位及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F和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大鼠肾间质MCP-1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MCP-1及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益肾康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HGF及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益肾康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益肾康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及其mRNA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MCP-1及其mRNA表达而实现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益肾康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作者:马继伟;刘浩飞;白继琼;王宏天;崔冰;王锁刚;秦中豪;张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病案资料分析

    目的:研究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全国88所中医医院12万余份出院患者中,根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TCD),选出8万余份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肝(系)病类中包含26种疾病,其中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中证候病例8125例,证候类型至少有22种.结论:对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患者建议对相关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心理调适.

    作者: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回归混沌

    “极性”,即物体的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生命体的极性源于进化、发育.虚证时由于虚证病理遵循逆向重演律,所以生命体的极性减弱甚至消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的生成始于无结构的混沌,生命体的生成实质上也是如此,所以虚证时生命体的病理特征即“回归混沌”.

    作者:陈小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宗气内虚辨治要点

    关于宗气的论述源于《内经》,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本文阐述了病机特点、辨证和治疗要点.

    作者:李录花;谷小丽;许萍花;方玉红;李辉;袁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温热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温热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方面的疗效,探讨治疗后腰痛体征积分变化率、寒湿证积分变化率与患者治疗前腰痛积分和寒湿证积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寒湿型腰痛病人使用电热砭石或艾盒灸进行温热治疗.选择在双侧肾俞和双侧委中放置4个电热砭石或相同大小的艾灸盒治疗20min,10次为1个疗程.采集治疗前后腰痛症状积分、寒湿证积分,计算腰痛体征积分和寒湿证积分的变化率,然后计算治疗前积分值与变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电热砭石与艾盒灸均可显著改善腰痛体征积分与寒湿证积分,2种疗法治疗后腰痛体征积分变化率和寒湿证积分变化率与治疗前的积分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电热砭石的疗效与治疗前寒湿证积分和寒湿证积分变化率均呈现正相关,而艾盒灸尚未显示此特点.将艾盒灸和电热砭石治疗作为温热疗法处理相关数据,发现治疗后腰痛体征积分变化率与治疗前寒湿证积分相关,与寒湿证积分变化率亦呈现高度相关.结论:电热砭石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与治疗前寒湿证积分高度相关,说明电热砭石治疗寒湿型腰痛的机理是通过温散寒湿这一机制来实现的.

    作者:韩彬;黄涛;陈卫衡;田宇瑛;王广军;贾术永;张维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心理学对“意志”概念的剖析

    从现代心理学“意志”概念的特征,梳理我国古代有关“意志”的称谓,并对“志”和“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意-志-行”的中医心理学意志学说的思想体系.

    作者:吕波;赵铭宇;王克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张锡纯运用桂枝经验的探讨

    探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桂枝的论述及临证运用,从遣药善甄“桂”之别、发皇本经古义用桂枝、师仲景心法妙用桂枝以及桂枝的运用禁忌等4个方面介绍了张锡纯运用桂枝的经验,希冀对临床的辨证用药有所裨益.

    作者:吴皓萌;徐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虚实错杂、本虚标实的特点,病变以脾胃为中心,初期实多虚少、实证为主,后期以虚为主,寒热错杂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这为进一步防治胃癌前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

    作者:那坤;李亚楠;周盛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八珍汤配合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八珍汤配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以及免疫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珍汤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近期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实验组出现毒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其接受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0d其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时给予以八珍汤进行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高俊娈;范焕芳;孙春霞;王雪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