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琴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患者82例(82肩),治疗隔日1次,先做关节松动术继而进行推拿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大约1个月,治疗开始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关节活动度、有无不良事件和进行美国加州大学(UCLA)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的UCLA评分:治疗前(17.23±2.08)分,治疗后1个月时为(33.14±192)分,3个月时为(34.27±0.32)分,6个月时均为(34.92±0.13)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82例患者中优51例(62.19%),良29例(35.37%),可2例(2.44%);治疗后3个月,优72例(87.80%),良10例(12.19%);治疗后6个月,优80例(97.56%),良2例(2.44%).结论: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在短期内(1个月时)有很好的疗效.在长期的随访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显示,疗效不但依然维持满意,并且还有进一步改善,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晓东;范肃;张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简要回顾动气针法的源流,重点阐述针推科门诊常见的几种疾病,如落枕、岔气、五十肩、背痛和急性腰扭伤的临床选穴及动气针法在其中的运用,以期为提高痛症的针灸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陈耀龙;陈荣钟;庄礼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对鼠标手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以曲池、尺泽、手三里、阿是穴为主并随证加减;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辅以舒活止痛膏贴敷.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进行Ridit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2%和100%,对照组则分别为61.3%和83.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治疗鼠标手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留巧;吕沛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前期建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系统论思想和慢性病的病机特点,将该理论体系推广应用到慢性病的临床护理中,以期深化“纲目经纬”的辨证施护理论,为慢性病的护理提供创新思路和方法.
作者:徐洪洁;吕晓东;庞立健;刘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全国88所中医医院12万余份出院患者中,根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TCD),选出8万余份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肝(系)病类中包含26种疾病,其中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中证候病例8125例,证候类型至少有22种.结论:对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患者建议对相关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心理调适.
作者: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标准疗程内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均显效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作者:安坤杰;刘淑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虚通痹方对肺纤维化(PF)大鼠肺功能、凝血功能及IL-4、INF-γ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激素及N-乙酰半胱氨酸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复制PF大鼠模型,28d后给药,连续给药28d.检测各组肺功能、凝血功能、IL-4、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Cydn水平降低均轻于模型组(P<0.05),但各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虚通痹方可降低IL-4,提高IFN-γ以纠正Thl/Th2失衡.
作者:樊茂蓉;王书臣;杨斌;苗青;罗海丽;张琼;张旭丽;张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党参及其组方对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Foxp3+Treg)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复制C57BL/6小鼠Lewis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动态观察黄芪、党参及其组方对抑瘤率、荷瘤转移抑制率、荷瘤小鼠体质量的影响.接种5、10、15、20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脾CD4+CD25+ Foxp3+ Treg的表达,20d采集小鼠血清,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p70、IFN-γ水平.结果:20d黄芪组和黄芪+党参组小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20d黄芪组和黄芪+党参组小鼠瘤重低于对照组(P<0.05),15d黄芪+党参组小鼠瘤重低于对照组(P<0.05);在抑瘤率方面黄芪组和黄芪+党参组明显高于党参组(P<0.01);黄芪+党参组肿瘤转移抑制率为46.61%;对照组小鼠CD4+ CD25+ Foxp3+ Treg表达随荷瘤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3个中药组则呈下调趋势;3个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下调IL-10水平(P<0.05)并上调IL-2和IFN-γ的水平(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组方黄芪+党参可通过调控荷瘤小鼠CD4+ CD25+ Foxp3+ Treg的表达显著改善其体内存在的免疫耐受状态,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味中药.
作者:陈卓;于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从银杏中分离银杏多糖并研究其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ig,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分别给予银杏多糖(50、100、200mg.kg-1)和联苯双酯(100 mg·kg-1),连续给药14 d,每日1次,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电镜观察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中NO、TNF-α含量.结果:银杏多糖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下同),并能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能降低NO、TNF-α含量(P<0.01),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银杏多糖对CCl4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张福华;尹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针灸是中医药学中先走向世界的,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至今,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一共举行了253期3个月的针灸培训班,发展为在全球享有盛誉的中医针灸交流培训机构.我们总结过去的交流经验,展望未来,有如下的体会:中医交流要以举办培训班项目为单元,以网络为平台,以发现问题为手段促进发展.
作者:黄晖;尹玉芳;魏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回族医学的烙灸疗法是在古代阿拉伯医学熏、熨、灼、烫以及中医和印度医学粹刺、火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外治疗法,是用烙药或铁器烧灼直接烙烫于病痛体表部位,使局部发红发泡,促使“本体病根尽去”的一种治疗方法.《回回药方》第三十四卷《针灸门》对该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大小形式不等的器械烧热后直接置于经络穴位上烙灼肌肤、调疏经络,排出异常体液,促进四性、四液平衡,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就回族医学烙灸疗法的起源、适应证、操作特点、通络治疗策略作一分析.
作者:石雨时;王巍;高焕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肾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康大剂量组、益肾康小剂量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纽外均建立UUO模型,术后21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GF、MCP-1的表达部位及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F和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大鼠肾间质MCP-1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MCP-1及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益肾康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HGF及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益肾康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益肾康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及其mRNA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MCP-1及其mRNA表达而实现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益肾康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作者:马继伟;刘浩飞;白继琼;王宏天;崔冰;王锁刚;秦中豪;张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对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患者所产生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三苯氧胺加中药组)31例及对照组(三苯氧胺组)30例.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kupperman症状积分、雌激素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kupperman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对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逍遥散加味防治三苯氧胺的毒副作用效果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孙士玲;张红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对中药方剂中药物作用之“非线性”与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中药方剂研究应该转变科学观念,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重视整体作用特点,在处方关系中研究药物;“初始条件”不容忽视,在应用中研究方剂;“动态性变化”不可或缺,在实际中研究方剂;物质与关系相结合,促进方剂创新.
作者:罗超应;罗磐真;郑继方;谢家声;罗永江;李锦宇;辛蕊华;王贵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拟方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对其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水平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70名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采用自拟方配合黄体酮注射液和注射用绒促性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成功率,治疗后1周、2周及妊娠12周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成功率97.14%,对照组治疗成功率85.71%,2组治疗后均可以提高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雌二醇(E2)水平,但实验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固胎饮配合黄体酮注射液和注射用绒促性素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照;陈瑞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肺炎性结节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病变,西医往往抗感染治疗无效或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王晞星教授将苇茎汤与血府逐瘀汤巧妙结合,有效地应用于慢性肺炎性结节的治疗.该文从方剂溯源、理论阐发、典型病案、心得体会4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王晞星教授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经验.
作者:姚洁琼;李宜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搜集有关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比较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原则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评价.结果:纳入875名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显著提高[RR =4.43,95%CI(2.66,7.36)],HAMA评分显著减少[MD=2.10,95% CI(1.27,2.92)],不良反应少[RR =0.22,95% Cl(0.12,0.38)].结论:Meta分析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所纳入研究的质量普遍偏低,可能影响其可靠性.
作者:杨敏;肖文;杨东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泄泻多称为“下利”或“利”,从辨表里、明先后、标本论治和审虚实、明病性、温清通补以及别脏腑、明升降、调理气机等方面系统阐述下利的辨证论治,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泄泻病治疗原则和理法方药体系,涉及方剂达30余首,并首创“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泄泻病临床诊治的基本范式.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上慢性肾病为常见疾病,其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几年由于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效果愈发理想.曾有学者指出,慢性肾病与肝、脾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从慢性肾病与调肝、慢性肾病与理脾、调肝疗法对肾病的治疗、健脾疗法对肾病的治疗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作者:张冰;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此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普遍接受,对中医养生学渗透和影响较大,二是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中医养生学迅速发展;三是养生流派成为中医养生学发展的坚实力量.
作者:张玉辉;杜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