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对外针灸教育在国际交流中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晖;尹玉芳;魏立新

关键词:针灸教育, 针灸网络, 中医培训班
摘要:针灸是中医药学中先走向世界的,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至今,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一共举行了253期3个月的针灸培训班,发展为在全球享有盛誉的中医针灸交流培训机构.我们总结过去的交流经验,展望未来,有如下的体会:中医交流要以举办培训班项目为单元,以网络为平台,以发现问题为手段促进发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牵引、理疗、药物等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小针刀、推拿为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其治疗4周及6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中西医综合组总有效率96.7%,传统治疗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综合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治疗组6个月后疗效较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作者:田向东;方建国;谢国庆;王庆甫;杜春林;黄沪;李俊海;时宗庭;石鑫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略谈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文章从中医角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中医的“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脾气虚弱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少阳主骨”论、血瘀、外邪、饮食和运动与本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宋长恒;付小卫;张方珍;张治国;赵宏艳;刘梅洁;鞠大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82例冻结肩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患者82例(82肩),治疗隔日1次,先做关节松动术继而进行推拿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大约1个月,治疗开始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关节活动度、有无不良事件和进行美国加州大学(UCLA)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的UCLA评分:治疗前(17.23±2.08)分,治疗后1个月时为(33.14±192)分,3个月时为(34.27±0.32)分,6个月时均为(34.92±0.13)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82例患者中优51例(62.19%),良29例(35.37%),可2例(2.44%);治疗后3个月,优72例(87.80%),良10例(12.19%);治疗后6个月,优80例(97.56%),良2例(2.44%).结论: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在短期内(1个月时)有很好的疗效.在长期的随访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显示,疗效不但依然维持满意,并且还有进一步改善,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晓东;范肃;张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建立大鼠实验模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情况,测量溃疡指数及再生黏膜厚度,观察血浆ET-1的改变.结果:加味左金汤使胃溃疡指数降低,增加再生黏膜厚度,降低血浆ET-1.结论: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黏膜有修复、保护作用.

    作者:林洁;文颖娟;白璐;武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调理气血法辨证论治冠心病

    冠心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提高,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循环和治疗其并发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冠心病因其主要病变在心和血脉,一般认为其产生及发展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但与气血功能的紊乱和失调关系尤为密切.本文以调理气血法入手,对此病的临床常见证型分别进行理论和临床两方面的论述,以资临床经验交流.

    作者:王允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搜集有关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比较治疗广泛性焦虑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原则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评价.结果:纳入875名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显著提高[RR =4.43,95%CI(2.66,7.36)],HAMA评分显著减少[MD=2.10,95% CI(1.27,2.92)],不良反应少[RR =0.22,95% Cl(0.12,0.38)].结论:Meta分析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所纳入研究的质量普遍偏低,可能影响其可靠性.

    作者:杨敏;肖文;杨东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王晞星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

    慢性肺炎性结节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病变,西医往往抗感染治疗无效或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王晞星教授将苇茎汤与血府逐瘀汤巧妙结合,有效地应用于慢性肺炎性结节的治疗.该文从方剂溯源、理论阐发、典型病案、心得体会4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王晞星教授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经验.

    作者:姚洁琼;李宜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运气学说中的主客运概念探析

    五运之平气的定性依赖于一年五季,在时间范围上与主客运相对应;五运定性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一年中五季的常规气候变化.运气推演中不存在岁运之平气.主运在运气学说体系中仅作为一年中五季的替代名称存在,它代表的是一年中五季气候的正常年景,没有太过不及之别,并应改为以五行直接命名.客运代表的是因岁运太过不及引起,而变见于该年五季之中的气候异常变动.

    作者:宾炜;黎敬波;老膺荣;林嬿钊;吴弥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病机与疾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病机与疾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1、21天3个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差异.结果:中风病类诊断评分第0天痰证组分值高于非痰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第0、11、21天痰证组均低于非痰证组,改良的Rankin评分3个时间点痰证组均高于非痰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患者病情重、疗效差、预后不佳.

    作者:李建香;过伟峰;王敬卿;赵杨;张兰坤;徐丹;王智强;杨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银杏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从银杏中分离银杏多糖并研究其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ig,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分别给予银杏多糖(50、100、200mg.kg-1)和联苯双酯(100 mg·kg-1),连续给药14 d,每日1次,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电镜观察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中NO、TNF-α含量.结果:银杏多糖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下同),并能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能降低NO、TNF-α含量(P<0.01),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银杏多糖对CCl4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张福华;尹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味逍遥胶囊治疗抑郁症及对HAMD量表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逍遥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对HAMD量表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共入组127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药组(加味逍遥胶囊+舍曲林安慰剂)65例,西药组(舍曲林+加味逍遥胶囊安慰剂)62例,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值及各因子症状比较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副反应量袁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于HAND抑郁量表总分差值评估,各访视时点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躯体性焦虑、胃肠道、偏执及强迫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脱落病例少于西药组,不良反应引起的痛苦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加味逍遥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舍曲林相当;在改善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偏执及强迫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引起的痛苦小,依从性好.

    作者:周杰;苏芮;李涛;曹欣冬;韩振蕴;韩经丹;富苏;郭荣娟;范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TGF-β1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胶原,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刺激组、姜黄素组3组.MTT法检测药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率,ELISA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pSmad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1)及Ⅰ型胶原分泌,并明显下调pSmad2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能部分阻断TGF-β/ 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抑制Ⅰ型胶原分泌及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作者:李彧;李亚东;华颖;田芃;赵福建;牛建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2DM合并NAFL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降浊化瘀合剂、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蒸馏水灌胃并与正常组对照.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指数、肝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中药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中药组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ameliorate组(P<0.01),中药组肝匀浆中SOD、GSH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均<0.01).结论:降浊化瘀合剂可改善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作者:彭继升;杨晋翔;高彦彬;魏玥;安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探讨

    文章对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运用要点进行了探讨,强调肝硬化腹水的根本病机是脾虚.在治疗方面以健脾益气、分清化浊为主,佐以清利湿热、化湿醒脾、理气散郁、活血祛瘀等法,并始终顾护肝脾肾之阴.

    作者:张智伟;周雨;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从《素问·刺疟》看《内经》中足六经辨证

    分析《素问·刺疟》中足六经疟的相关记载,并与《灵枢·经脉》和《黄帝明堂经辑校》中有关内容进行比较,总结出足六经辨证的特点.足六经辨证不同于传统的十二经脉辨证体系,不以经脉循行和经脉病候为辨证基础,是以阴阳为总纲以疾病由外向内、由浅入深的传变模式为基础;在足六经辨证中,随着感邪深浅、病程长短和病邪的传变,辨证模式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十二经脉体系所体现的病位空间概念,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内经》中“经脉辨证理论”的多样性.

    作者:王璇;刘炜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本院儿科确诊为哮喘的儿童300例,其中男163例,女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常规治疗,然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长期随访,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同时比较随访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纽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冶疗后随访期间,治疗组急性发作人数及严重发作人数均低于对照纽(P<0.05),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呼吸道感染后诱发哮喘发作人数占感染人数的18.4%,对照组为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标准疗程内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均显效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肿痛安胶囊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作者:安坤杰;刘淑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病案资料分析

    目的:研究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全国88所中医医院12万余份出院患者中,根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TCD),选出8万余份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肝(系)病类中包含26种疾病,其中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中证候病例8125例,证候类型至少有22种.结论:对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患者建议对相关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心理调适.

    作者: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材石菖蒲与其易混淆品的鉴别

    石菖蒲作为临床常用药,由于与其易混淆品水菖蒲和九节菖蒲存在一定差价,因此在市场上常有相互混杂或替代使用的现象出现.本文对中药材石菖蒲、水菖蒲、九节菖蒲的鉴别方法进行浅述,拟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作者:闻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纽77.78%,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惠儿治疗过程中1例(2.78%)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1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2个月复发2例(5.56%)少于对照组7例(1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3个月复发4例(5.56%)少于对照组11例(30.56%,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可有效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效果优于单一中药外洗法,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资;宋迎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