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

彭继升;杨晋翔;高彦彬;魏玥;安静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浊化瘀合剂, 脂肪变性, 抗氧化
摘要:目的:观察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2DM合并NAFL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降浊化瘀合剂、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蒸馏水灌胃并与正常组对照.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指数、肝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中药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中药组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ameliorate组(P<0.01),中药组肝匀浆中SOD、GSH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均<0.01).结论:降浊化瘀合剂可改善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探讨

    文章对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运用要点进行了探讨,强调肝硬化腹水的根本病机是脾虚.在治疗方面以健脾益气、分清化浊为主,佐以清利湿热、化湿醒脾、理气散郁、活血祛瘀等法,并始终顾护肝脾肾之阴.

    作者:张智伟;周雨;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从调肝理脾论治慢性肾病

    临床上慢性肾病为常见疾病,其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几年由于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效果愈发理想.曾有学者指出,慢性肾病与肝、脾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从慢性肾病与调肝、慢性肾病与理脾、调肝疗法对肾病的治疗、健脾疗法对肾病的治疗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作者:张冰;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张锡纯运用桂枝经验的探讨

    探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桂枝的论述及临证运用,从遣药善甄“桂”之别、发皇本经古义用桂枝、师仲景心法妙用桂枝以及桂枝的运用禁忌等4个方面介绍了张锡纯运用桂枝的经验,希冀对临床的辨证用药有所裨益.

    作者:吴皓萌;徐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方剂的复杂性科学特性及其研究探讨

    在对中药方剂中药物作用之“非线性”与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中药方剂研究应该转变科学观念,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重视整体作用特点,在处方关系中研究药物;“初始条件”不容忽视,在应用中研究方剂;“动态性变化”不可或缺,在实际中研究方剂;物质与关系相结合,促进方剂创新.

    作者:罗超应;罗磐真;郑继方;谢家声;罗永江;李锦宇;辛蕊华;王贵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纽77.78%,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惠儿治疗过程中1例(2.78%)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1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2个月复发2例(5.56%)少于对照组7例(19.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3个月复发4例(5.56%)少于对照组11例(30.56%,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外洗法可有效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效果优于单一中药外洗法,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资;宋迎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宗气内虚辨治要点

    关于宗气的论述源于《内经》,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本文阐述了病机特点、辨证和治疗要点.

    作者:李录花;谷小丽;许萍花;方玉红;李辉;袁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从《素问·刺疟》看《内经》中足六经辨证

    分析《素问·刺疟》中足六经疟的相关记载,并与《灵枢·经脉》和《黄帝明堂经辑校》中有关内容进行比较,总结出足六经辨证的特点.足六经辨证不同于传统的十二经脉辨证体系,不以经脉循行和经脉病候为辨证基础,是以阴阳为总纲以疾病由外向内、由浅入深的传变模式为基础;在足六经辨证中,随着感邪深浅、病程长短和病邪的传变,辨证模式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十二经脉体系所体现的病位空间概念,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内经》中“经脉辨证理论”的多样性.

    作者:王璇;刘炜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药有效成分对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CD4+CD25+Foxp3+Treg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党参及其组方对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Foxp3+Treg)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复制C57BL/6小鼠Lewis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动态观察黄芪、党参及其组方对抑瘤率、荷瘤转移抑制率、荷瘤小鼠体质量的影响.接种5、10、15、20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脾CD4+CD25+ Foxp3+ Treg的表达,20d采集小鼠血清,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p70、IFN-γ水平.结果:20d黄芪组和黄芪+党参组小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20d黄芪组和黄芪+党参组小鼠瘤重低于对照组(P<0.05),15d黄芪+党参组小鼠瘤重低于对照组(P<0.05);在抑瘤率方面黄芪组和黄芪+党参组明显高于党参组(P<0.01);黄芪+党参组肿瘤转移抑制率为46.61%;对照组小鼠CD4+ CD25+ Foxp3+ Treg表达随荷瘤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3个中药组则呈下调趋势;3个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下调IL-10水平(P<0.05)并上调IL-2和IFN-γ的水平(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组方黄芪+党参可通过调控荷瘤小鼠CD4+ CD25+ Foxp3+ Treg的表达显著改善其体内存在的免疫耐受状态,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味中药.

    作者:陈卓;于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TGF-β1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胶原,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刺激组、姜黄素组3组.MTT法检测药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率,ELISA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pSmad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1)及Ⅰ型胶原分泌,并明显下调pSmad2蛋白表达.结论:姜黄素能部分阻断TGF-β/ 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抑制Ⅰ型胶原分泌及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作者:李彧;李亚东;华颖;田芃;赵福建;牛建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虚实错杂、本虚标实的特点,病变以脾胃为中心,初期实多虚少、实证为主,后期以虚为主,寒热错杂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这为进一步防治胃癌前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

    作者:那坤;李亚楠;周盛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益肾康对UUO大鼠肾组织HGF、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康大剂量组、益肾康小剂量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纽外均建立UUO模型,术后21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GF、MCP-1的表达部位及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F和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大鼠肾间质MCP-1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MCP-1及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益肾康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HGF及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益肾康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益肾康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及其mRNA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MCP-1及其mRNA表达而实现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益肾康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作者:马继伟;刘浩飞;白继琼;王宏天;崔冰;王锁刚;秦中豪;张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对外针灸教育在国际交流中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针灸是中医药学中先走向世界的,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至今,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一共举行了253期3个月的针灸培训班,发展为在全球享有盛誉的中医针灸交流培训机构.我们总结过去的交流经验,展望未来,有如下的体会:中医交流要以举办培训班项目为单元,以网络为平台,以发现问题为手段促进发展.

    作者:黄晖;尹玉芳;魏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八珍汤配合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八珍汤配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以及免疫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珍汤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近期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实验组出现毒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其接受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0d其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时给予以八珍汤进行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高俊娈;范焕芳;孙春霞;王雪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药调控肿瘤血管生成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环节.以往研究表明,VEGF→ VE GFR→ PKC→M APK→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是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一些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显示出良好作用,但尚缺乏完整揭示中药如何调控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研究,深入探讨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和机制,不仅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而且有利于挖掘能够体现中药疗效特点的独特机制,丰富中医抗肿瘤理论,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作者:刘浩;张培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五运六气临床思路探讨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诊疗中担当重任,被誉为医之门径、审证之捷法,虽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但其临床思路不离知常、达变、融通三者.知常者,本于人与天地相应之理,理解五运六气格局推演,熟悉气候、物候、藏象、病证相关变化规律.达变者,掌握自然、生命、疾病的波动变化和自稳调节规律,应期合度为平,失衡或见胜而后有复,郁然后有发,升降失序,迁正、退位失时,弥补了干支格局推演的因循偏颇.融通者以四时为纲,注重四时变化的程度、性质、方向、时间、自稳调节等,强调客与主的加临权衡和虚实变化.

    作者:杨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方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纽及西药治疗组,给药2周后观察各组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心电图改变及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心肌细胞出现较大面积梗死,心电图可见ST段及T波明显改变,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经中药或西药治疗后,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心电图改变较模型组改善,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降低,而血清IL-10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且中药治疗组IL-6及TNF-α吸光度低于西药组,IL-10吸光度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调节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水平,改善其心肌损伤程度.

    作者: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动气针法在针灸治痛临床中的应用

    简要回顾动气针法的源流,重点阐述针推科门诊常见的几种疾病,如落枕、岔气、五十肩、背痛和急性腰扭伤的临床选穴及动气针法在其中的运用,以期为提高痛症的针灸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陈耀龙;陈荣钟;庄礼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回回药方》中络灸疗法的发展和运用

    回族医学的烙灸疗法是在古代阿拉伯医学熏、熨、灼、烫以及中医和印度医学粹刺、火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外治疗法,是用烙药或铁器烧灼直接烙烫于病痛体表部位,使局部发红发泡,促使“本体病根尽去”的一种治疗方法.《回回药方》第三十四卷《针灸门》对该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大小形式不等的器械烧热后直接置于经络穴位上烙灼肌肤、调疏经络,排出异常体液,促进四性、四液平衡,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就回族医学烙灸疗法的起源、适应证、操作特点、通络治疗策略作一分析.

    作者:石雨时;王巍;高焕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逍遥散加味防治三苯氧胺副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对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患者所产生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三苯氧胺加中药组)31例及对照组(三苯氧胺组)30例.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kupperman症状积分、雌激素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kupperman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对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逍遥散加味防治三苯氧胺的毒副作用效果较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孙士玲;张红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运气学说中的主客运概念探析

    五运之平气的定性依赖于一年五季,在时间范围上与主客运相对应;五运定性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一年中五季的常规气候变化.运气推演中不存在岁运之平气.主运在运气学说体系中仅作为一年中五季的替代名称存在,它代表的是一年中五季气候的正常年景,没有太过不及之别,并应改为以五行直接命名.客运代表的是因岁运太过不及引起,而变见于该年五季之中的气候异常变动.

    作者:宾炜;黎敬波;老膺荣;林嬿钊;吴弥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