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东;方建国;谢国庆;王庆甫;杜春林;黄沪;李俊海;时宗庭;石鑫超
目的:研究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全国88所中医医院12万余份出院患者中,根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TCD),选出8万余份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肝(系)病类中包含26种疾病,其中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中证候病例8125例,证候类型至少有22种.结论:对情志变化相关性肝系病患者建议对相关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心理调适.
作者: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文章从中医角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中医的“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脾气虚弱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少阳主骨”论、血瘀、外邪、饮食和运动与本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宋长恒;付小卫;张方珍;张治国;赵宏艳;刘梅洁;鞠大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2DM合并NAFL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降浊化瘀合剂、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蒸馏水灌胃并与正常组对照.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指数、肝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中药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中药组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ameliorate组(P<0.01),中药组肝匀浆中SOD、GSH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均<0.01).结论:降浊化瘀合剂可改善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作者:彭继升;杨晋翔;高彦彬;魏玥;安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简要回顾动气针法的源流,重点阐述针推科门诊常见的几种疾病,如落枕、岔气、五十肩、背痛和急性腰扭伤的临床选穴及动气针法在其中的运用,以期为提高痛症的针灸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陈耀龙;陈荣钟;庄礼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纽及西药治疗组,给药2周后观察各组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心电图改变及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心肌细胞出现较大面积梗死,心电图可见ST段及T波明显改变,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经中药或西药治疗后,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心电图改变较模型组改善,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降低,而血清IL-10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且中药治疗组IL-6及TNF-α吸光度低于西药组,IL-10吸光度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调节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水平,改善其心肌损伤程度.
作者: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此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普遍接受,对中医养生学渗透和影响较大,二是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中医养生学迅速发展;三是养生流派成为中医养生学发展的坚实力量.
作者:张玉辉;杜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常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熏蒸组,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药物及推拿联合治疗,熏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随访评分及改善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熏蒸组总有效率为9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腰痛、步态、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日常活动影响评分分别为21.4±5.3、17.6±2.5、20.4±4.1、19.4±4.1、18.9±3.5、17.0±3.6,与对照组评分为13.2±4.8、9.2±3.9、11.3±4.5、9.8±2.2、10.1±2.3、9.9±1.3相比较,各项指标毕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患者3个月随访评分为21.2±5.4,改善率为78%,6个月随访评分为21.8±6.4,改善率为81%;1年随访评分为22.3±5.6,改善率为83%;与对照组患者3个月随访评分为14.9±4.5,改善率为51%;6个月随访评分为15.3±4.8,改善率为56%;1年随访评分为15.1±4.0,改善率为55%相比较,各阶段随访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辅助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毛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热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方面的疗效,探讨治疗后腰痛体征积分变化率、寒湿证积分变化率与患者治疗前腰痛积分和寒湿证积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寒湿型腰痛病人使用电热砭石或艾盒灸进行温热治疗.选择在双侧肾俞和双侧委中放置4个电热砭石或相同大小的艾灸盒治疗20min,10次为1个疗程.采集治疗前后腰痛症状积分、寒湿证积分,计算腰痛体征积分和寒湿证积分的变化率,然后计算治疗前积分值与变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电热砭石与艾盒灸均可显著改善腰痛体征积分与寒湿证积分,2种疗法治疗后腰痛体征积分变化率和寒湿证积分变化率与治疗前的积分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电热砭石的疗效与治疗前寒湿证积分和寒湿证积分变化率均呈现正相关,而艾盒灸尚未显示此特点.将艾盒灸和电热砭石治疗作为温热疗法处理相关数据,发现治疗后腰痛体征积分变化率与治疗前寒湿证积分相关,与寒湿证积分变化率亦呈现高度相关.结论:电热砭石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与治疗前寒湿证积分高度相关,说明电热砭石治疗寒湿型腰痛的机理是通过温散寒湿这一机制来实现的.
作者:韩彬;黄涛;陈卫衡;田宇瑛;王广军;贾术永;张维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患者82例(82肩),治疗隔日1次,先做关节松动术继而进行推拿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大约1个月,治疗开始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关节活动度、有无不良事件和进行美国加州大学(UCLA)评分.结果:治疗前后的UCLA评分:治疗前(17.23±2.08)分,治疗后1个月时为(33.14±192)分,3个月时为(34.27±0.32)分,6个月时均为(34.92±0.13)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82例患者中优51例(62.19%),良29例(35.37%),可2例(2.44%);治疗后3个月,优72例(87.80%),良10例(12.19%);治疗后6个月,优80例(97.56%),良2例(2.44%).结论: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冻结肩,在短期内(1个月时)有很好的疗效.在长期的随访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显示,疗效不但依然维持满意,并且还有进一步改善,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晓东;范肃;张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医外科起源久远.历代均有名家和著述,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对临床一些外科问题采用中医药内外方法治疗的学科.中医外科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核心是辨证施治,要辨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疮疡的发展分为初起、脓成、已溃、生肌4个阶段,用药也根据不同阶段结合不同病因分别治疗,同时要注意情志舒畅以及饮食合理.
作者:苗苗;刘治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对中药方剂中药物作用之“非线性”与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特点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中药方剂研究应该转变科学观念,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重视整体作用特点,在处方关系中研究药物;“初始条件”不容忽视,在应用中研究方剂;“动态性变化”不可或缺,在实际中研究方剂;物质与关系相结合,促进方剂创新.
作者:罗超应;罗磐真;郑继方;谢家声;罗永江;李锦宇;辛蕊华;王贵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加味逍遥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对HAMD量表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共入组127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药组(加味逍遥胶囊+舍曲林安慰剂)65例,西药组(舍曲林+加味逍遥胶囊安慰剂)62例,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值及各因子症状比较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副反应量袁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于HAND抑郁量表总分差值评估,各访视时点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躯体性焦虑、胃肠道、偏执及强迫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脱落病例少于西药组,不良反应引起的痛苦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加味逍遥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舍曲林相当;在改善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偏执及强迫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引起的痛苦小,依从性好.
作者:周杰;苏芮;李涛;曹欣冬;韩振蕴;韩经丹;富苏;郭荣娟;范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针灸是中医药学中先走向世界的,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至今,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一共举行了253期3个月的针灸培训班,发展为在全球享有盛誉的中医针灸交流培训机构.我们总结过去的交流经验,展望未来,有如下的体会:中医交流要以举办培训班项目为单元,以网络为平台,以发现问题为手段促进发展.
作者:黄晖;尹玉芳;魏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建立大鼠实验模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情况,测量溃疡指数及再生黏膜厚度,观察血浆ET-1的改变.结果:加味左金汤使胃溃疡指数降低,增加再生黏膜厚度,降低血浆ET-1.结论: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黏膜有修复、保护作用.
作者:林洁;文颖娟;白璐;武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肾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康大剂量组、益肾康小剂量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纽外均建立UUO模型,术后21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GF、MCP-1的表达部位及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F和MCP-1mRNA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大鼠肾间质MCP-1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MCP-1及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益肾康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HGF及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中益肾康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益肾康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及其mRNA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MCP-1及其mRNA表达而实现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益肾康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作者:马继伟;刘浩飞;白继琼;王宏天;崔冰;王锁刚;秦中豪;张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对鼠标手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以曲池、尺泽、手三里、阿是穴为主并随证加减;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辅以舒活止痛膏贴敷.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进行Ridit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2%和100%,对照组则分别为61.3%和83.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贴敷治疗鼠标手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留巧;吕沛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牵引、理疗、药物等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小针刀、推拿为中西医综合治疗.观察其治疗4周及6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中西医综合组总有效率96.7%,传统治疗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综合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治疗组6个月后疗效较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作者:田向东;方建国;谢国庆;王庆甫;杜春林;黄沪;李俊海;时宗庭;石鑫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从银杏中分离银杏多糖并研究其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对照)组、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ig,银杏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分别给予银杏多糖(50、100、200mg.kg-1)和联苯双酯(100 mg·kg-1),连续给药14 d,每日1次,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电镜观察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中NO、TNF-α含量.结果:银杏多糖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下同),并能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能降低NO、TNF-α含量(P<0.01),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银杏多糖对CCl4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张福华;尹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八珍汤配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以及免疫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珍汤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近期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实验组出现毒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其接受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0d其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时给予以八珍汤进行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高俊娈;范焕芳;孙春霞;王雪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肺炎性结节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良性病变,西医往往抗感染治疗无效或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王晞星教授将苇茎汤与血府逐瘀汤巧妙结合,有效地应用于慢性肺炎性结节的治疗.该文从方剂溯源、理论阐发、典型病案、心得体会4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王晞星教授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经验.
作者:姚洁琼;李宜放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