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护皮膜在股骨中上段手术血液回收中的应用

符继荣

关键词:股骨中上段手术, 脑外护皮膜, 自体血液回收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将股骨中上段手术术野出血大量的回收再利用.方法:380例股骨中上段手术患者应用脑外护皮膜联合AT-2000型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液回收.结果:380例中370例术野出血量几乎全部被回收,满足了患者术中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持和生命体征的稳定.结论:脑外护皮膜联合AT-2000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应用到股骨中上段手术中进行自体血液回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5只,参芎注射液治疗组25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法原位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72 hHE染色显示出典型梗死灶和神经元丢失,Nissl染色可见细胞尼氏体肿胀,消失,参芎注射液治疗可以减轻上述损害.模型组梗死灶明显,神经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增多(P<0.01),参芎注射液治疗可明显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P<0.05),及其神经细胞凋亡计数(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陈本阳;张智博;唐璇;唐璐;彭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联合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联合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前瞻性设置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及不加用反应停,观察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完成全部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11例,总有效率72.73%.对照组11例.总有效率36.36%(X2>=2.205,P<0.01).以不输血血红蛋白上升30 g/L为判断标准,治疗组8例有效者中.治疗4周内显效4例,4~8周显效3例,8~12周显效1例.对照组4例有效者中,1例治疗4周内显效,3例治疗12周后开始显效.反应停治疗的11例患者中,5例口干,2例皮疹,3例有嗜睡,5例便秘,转氨酶升高2例,水肿1例,均能耐受.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张桂芳;沙信山;缪韦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8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三踝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旋型15例,采用内外侧切口,同时显露内外后踝,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后、外、内踝和下胫腓联合.结果:全部获得随访,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满意临床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作者:伍正根;徐伟;吴振岭;丁茹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VEGF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肝组织TGF-β1及VEGF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TGF-β1及VEGF的表达.结果:随着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TGF-β1及VEGF表达逐渐增强(P<0.01).结论:肝组织中TGF-β1及VEGF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和治疗早期肝纤维化的重要指征.

    作者:郭艳萍;杨广英;王建君;姜黄;李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隙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为2.5~7 cm,平均4.2 cm,分别位于左肾5例、右肾6例,肾上极4例、肾下极5例、肾中极2例.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大体观察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呈淡黄或棕黄色,质地均匀,2例肿瘤中央可见白色星芒状瘢痕样病灶,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灶.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常易被误诊为肾癌.其CT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其预后良好,但应密切随访.

    作者:祝兴旺;金玮;宋永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口服药物自杀未遂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42例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的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口服药物自杀未遂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作者:杨河欣;黄永兰;万曦;魏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置管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与导管性茵血症相关的治疗与护理因素.方法:选择行中心置管的患者79例,观察年龄、性别、置管位置、放置时间、血流量情况、穿刺点的分泌物及血培养,与导管菌血症的关系.结果:导管性茵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置管位置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血流量、置管时间长短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血流量不好,置管时间2周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感染指征.

    作者:常淑莹;程巧玲;马灵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波姆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47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波姆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对照组73例采用微波治疗,根据情况辅以云南白药局部涂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症状及宫颈糜烂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波姆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

    作者:贾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同期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6/400),左侧4例,右侧2例.术后早期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均为截石体住手术,平均发生于术后第10 d;1例2年后发生;表现为下肢肿胀6例.均得到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早期用祛聚、抗凝和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作者:刘云贺;李永涛;刘学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甲状腺疾病的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本市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本市8990例医保人员应用彩超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进行甲状腺普查,细胞学诊断恶性或B超检查怀疑恶性者手术切除,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甲状腺肿大1534例,其中弥漫肿大者685例,占7.69%,结节性肿大者849例,占9.44%.结节性肿大者中良性病变771例,恶性病变78例.结论:甲状腺的普查是必要的,通过普查能够及时发现恶性肿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B超引导下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和早期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可靠方法.

    作者:梁凤泉;陈冰;马广贞;马青松;解建军;周莉;王敏;白彬;曹振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波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甲状腺内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良性甲状腺结节钙化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钙化发生率与鉴别依据.结果:1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者116例,20例结节内有钙化灶,占17%;恶性结节者10例,结节内有钙化者8例.占80%.超声检查发现:恶性结节中钙化多为针尖样、散在或局限性分布,直径约2 mm.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内结节钙化现象对区别结节性质有一定价值.

    作者:牛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重度肾积水的预后因素评价

    目的:探讨预测重度肾积水肾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方法:对46例肾脏不同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重度肾积水肾脏行术前检测.结果:保肾手术33例,肾切除13例(25.5%),切除肾术前检测尿pH值7.4,经皮穿刺引流尿量第1周内平均<400mL/24 h;尿pH值7.4,引流观察无明显下降,经B超检查肾实质厚度<2 mm且肾盂穿刺引流后,B超动态观测肾实质厚度亦无明显增加.保肾者经6个月~2年随访32例,28例肾功能恢复到Ⅰ~Ⅱ级,4例手术切除无功能肾;切除肾病理检查肾皮质菲薄.大部分<2 mm,光镜下无正常肾小球及肾小管.结论:不能仅凭IVP或CT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梗阻肾脏有无功能,术前应综合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以判断肾功能的可复性.其中尿pH值、肾实质厚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惠肾动态1周以上测定的尿pH值7.4、肾实质厚度<2 mm、尿量平均<400 mL/24 h时,可作为患肾功能不可复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波;董文奎;高风雷;吴曦;曹立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腹腔镜下次全子官切除术50例,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50例,分析术后发热、残端出血、宫颈残腔脓肿、肠痉挛性腹痛、排气情况.结果: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肠痉挛性腹痛、发热与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相比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无病变、年轻患者可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避免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3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均表现为眼球后软组织肿块,呈半月状或块状;28例伴有钙化,呈团块状、片状及斑点状,2例无钙化.眼球增大、突出11例,视神经增粗4例,颅内侵犯2例.增强扫描,瘤体未钙化部分中度强化.结论: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依据.

    作者:闫庆栋;闫昆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99mTc-MDP骨扫描和肿瘤标记物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扫描和肿瘤标记物在初诊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的意义.方法:对165例初诊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患者行99mTc-MDP骨扫描,并收集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标本,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4项指标的水平.结果:在初诊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腺癌发病率为42.27%,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35.9O%,鳞癌骨转移发生率为19.44%;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均值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肺鳞癌、肺腺癌和病理类型不明的患者中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肺鳞癌灵敏度较高,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在肺腺癌的灵敏度较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清癌胚抗原在肺鳞腺癌中的灵敏度较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糖类抗原125在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较高,在组织类型不明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肺鳞癌、肺腺癌、肺鳞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均>75%.结论: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腺癌发病率高,也易发生骨转移,鳞癌次之;4种肿瘤标记物的特异度均较高,但灵敏度各不同.联合检测4种肿瘤标记物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冯雪凤;许守林;施鸣;郭万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原因.方法:将64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内科后明确诊断者64例,2例剖腹探查.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较为多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肺癌化疗中对肝肾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肺癌化疗中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100例肺癌患者,研究组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联用肌苷.研究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化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平均值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预防肺癌化疗引起的肝肾损伤作用.

    作者:师广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装置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二尖瓣置换术与保留后辫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过去二尖瓣置换术170例,其中传统二尖瓣置换术57例为A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13例为B组,观察围术期多巴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AD、LVEDD、LVESD、LVEF、LVFS等指标与术前对比改善情况.结果: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结论:二尖瓣置换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和长期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斌;梁巧茹;王立成;李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的应用至今已有38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在气管、肺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禁忌证范围亦日趋缩小,近年来更广泛的被应用于危重病监护病房中.它除了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外,更多地以治疗为目的,如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中的应用,吸除分泌物和黏液栓、解除肺不张等.

    作者:张骅;张民;徐鹏;苏仁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n=30,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n=30,UA组)患者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瘦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明显高于UA组(P<0.05).AMI患者瘦素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可能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损伤过程,血清瘦素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渠胜英;潘永瑜;姚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