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泉;陈冰;马广贞;马青松;解建军;周莉;王敏;白彬;曹振青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本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疾病筛查840例,采用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16、18型DNA检测后,420例采用传统涂片法,420例采用液基法.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3种筛查宫颈病变的方法,测定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同时对比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HPV16及HPV18感染的比率,评价HPVl6及HPVl8检测的意义.结果: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率.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级别的增加.HPVl6阳性率明显高于HPVl8阳性率.结论:HPV16及HPV18型检测,可浓缩宫颈癌高风险人群,可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率;可预测宫颈病变.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级别的增高,其HPV16感染的阳性率高于HPV18,说明HPV16致癌性高于HPV18型.
作者:伊玉萍;伊兰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同期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6/400),左侧4例,右侧2例.术后早期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均为截石体住手术,平均发生于术后第10 d;1例2年后发生;表现为下肢肿胀6例.均得到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早期用祛聚、抗凝和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作者:刘云贺;李永涛;刘学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住院死亡,2例出现合并症,主要为霍纳综合征和喉返神经麻痹.结论:多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为良性肿瘤,经X线胸片或CT可明确诊断.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完整切除术后较少复发,恶性神经源性肿瘤预后不良.
作者:陈武;魏健体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甲状腺内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良性甲状腺结节钙化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钙化发生率与鉴别依据.结果:1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者116例,20例结节内有钙化灶,占17%;恶性结节者10例,结节内有钙化者8例.占80%.超声检查发现:恶性结节中钙化多为针尖样、散在或局限性分布,直径约2 mm.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内结节钙化现象对区别结节性质有一定价值.
作者:牛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应用维脑路通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代永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按Evans-jensen分类.ⅡA型7例.ⅡB型9例,Ⅲ型6例.均为不稳定性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半髋关节置换16例.结果:21例随访3~18个月,患者术后1个月负重行走,无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下沉松动,无脱位,未出现髋内翻.1例行走髋关节疼痛.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1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等优点.
作者:王坤堂;李文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42例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的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口服药物自杀未遂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作者:杨河欣;黄永兰;万曦;魏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本市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本市8990例医保人员应用彩超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进行甲状腺普查,细胞学诊断恶性或B超检查怀疑恶性者手术切除,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甲状腺肿大1534例,其中弥漫肿大者685例,占7.69%,结节性肿大者849例,占9.44%.结节性肿大者中良性病变771例,恶性病变78例.结论:甲状腺的普查是必要的,通过普查能够及时发现恶性肿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B超引导下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和早期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可靠方法.
作者:梁凤泉;陈冰;马广贞;马青松;解建军;周莉;王敏;白彬;曹振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发生心室颤动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1993年3月-2008年6月10 082例冠脉造影,其中发生心室颤动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器械选择及预后情况.结果:10 082例冠脉造影发生心室颤动24例,发生率为0.23%,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略低于经桡动脉途径发生率(0.19%vs0.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颤动多发生于右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的痉挛.阻塞是导致心室颤动发生的主要因素,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术者经验相对不足,操作不够规范及对心电、动脉压力曲线观察、注意不够.经有效除颤一般均可恢复正常.结论:冠脉造影时经严格操作VF大多可以避免,发生后经及时心肺复苏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陈岩;高传玉;黄克钧;牛振民;杨宏辉;李牧蔚;陈保利;朱中玉;刘煜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3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均表现为眼球后软组织肿块,呈半月状或块状;28例伴有钙化,呈团块状、片状及斑点状,2例无钙化.眼球增大、突出11例,视神经增粗4例,颅内侵犯2例.增强扫描,瘤体未钙化部分中度强化.结论: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依据.
作者:闫庆栋;闫昆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IL-2、IL-6水平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卫益颗粒治疗有效患者36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IL-2、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后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L-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MP、cGMP、IL-2、IL-6等免疫学指标可以作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刘志昂;阳丽华;高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联合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前瞻性设置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及不加用反应停,观察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完成全部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11例,总有效率72.73%.对照组11例.总有效率36.36%(X2>=2.205,P<0.01).以不输血血红蛋白上升30 g/L为判断标准,治疗组8例有效者中.治疗4周内显效4例,4~8周显效3例,8~12周显效1例.对照组4例有效者中,1例治疗4周内显效,3例治疗12周后开始显效.反应停治疗的11例患者中,5例口干,2例皮疹,3例有嗜睡,5例便秘,转氨酶升高2例,水肿1例,均能耐受.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张桂芳;沙信山;缪韦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经皮Gamma钉内固定术.根据切口情况、全身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程度决定何时下床活动及负重量的大小.结果:随访3~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碗关节功能优良率94%.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退出,无锁钉及主钉断裂,但1例出现轻度的髋内翻.结论:经皮Gamma钉固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患者下床早等优点.Gamma固定钉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姬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扫描和肿瘤标记物在初诊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的意义.方法:对165例初诊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患者行99mTc-MDP骨扫描,并收集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标本,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4项指标的水平.结果:在初诊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腺癌发病率为42.27%,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35.9O%,鳞癌骨转移发生率为19.44%;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均值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肺鳞癌、肺腺癌和病理类型不明的患者中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在肺鳞癌灵敏度较高,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在肺腺癌的灵敏度较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清癌胚抗原在肺鳞腺癌中的灵敏度较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糖类抗原125在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较高,在组织类型不明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有较高的灵敏度.选择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肺鳞癌、肺腺癌、肺鳞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均>75%.结论: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腺癌发病率高,也易发生骨转移,鳞癌次之;4种肿瘤标记物的特异度均较高,但灵敏度各不同.联合检测4种肿瘤标记物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诊断更有价值.
作者:冯雪凤;许守林;施鸣;郭万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47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波姆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对照组73例采用微波治疗,根据情况辅以云南白药局部涂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症状及宫颈糜烂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波姆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
作者:贾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及早开展学龄前儿童弱视防治,加强视力保健.方法:采用分层组群的抽样方法对幼儿园2969名5~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进行筛查,视力异常者到本院眼视光科进一步确诊治疗.结果:2969名受检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率为42.5%,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下降(P<0.05),弱视患病率为17.4%.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高,应引起重视,对视力不良的学龄前儿童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吕万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与导管性茵血症相关的治疗与护理因素.方法:选择行中心置管的患者79例,观察年龄、性别、置管位置、放置时间、血流量情况、穿刺点的分泌物及血培养,与导管菌血症的关系.结果:导管性茵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置管位置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血流量、置管时间长短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血流量不好,置管时间2周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感染指征.
作者:常淑莹;程巧玲;马灵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原因.方法:将64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内科后明确诊断者64例,2例剖腹探查.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较为多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膝前外侧弧形切口辅以内侧髁直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得疗效例.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上端粉碎性骨折得临床资料38例.结果:疗效按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1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9%.结论:采用膝前外侧弧形切口辅以内侧髁直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不仅骨折复位固定效果好,利用双钢板可增加骨折稳定性,有利于恢复胫骨平台高度,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杨峰;吴利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MRI检查发现的脑灰质异住症患者11例,分析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行CT平扫为一异常的等密度脑回样或团块状病灶,伴随病沟向脑白质延伸,窄窗宽观察更为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6例行MR扫描,MRI可清晰显示病灶,T1WI和T2>WI显示病灶呈等皮质信号,并伴随异常延伸到脑白质深处.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病灶更为清晰.灰质异住好发于顶叶,其次为颞枕叶.结论:脑灰质异位症临床与影像学均有一定的特征性,CT能诊断灰质异位症,但MRI是诊断灰质异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作者:李晓红;赵凯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